新疆伊犁库克苏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在严峻的能源压力下,光伏并网发电发展迅速,本文主要集中研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模,逆变器故障及保护方案等方面,以期在实际建设中体现其实用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光伏并网
引言
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发展绿色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随着不断的尝试与开发,利用太阳能来进行光伏发电显现出了诸多优势。不但能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又环保无污染,有效的改善了能源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光伏发电的现状
以中国为例,2016年在发电的能源消耗方面,化石能源的消耗仍然占了很大比重,其中煤炭的消耗占到70.1%,石油占到17.8%,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结构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具体对比如下图1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图。
图1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图
为了响应环保目标,实现低碳发展,积极开发其他可再生能源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里太阳能发电就显示出了非常大的优势。根据EPIA(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的预测,新世纪能源供应的主体将会是太阳能,具体能源结构如图2(世界能源结构预测)所示,
图2(世界能源结构预测)
在全球,各地政府为了更好的发展光伏发电,出台了很多政策来进行支持。在国外,过去的二十年是光伏发电高速发展的时期。截止到2016年初的统计调查发现,光伏电站安装量已达30GW,其中欧洲的发达国家的安装量达到了20GW,占世界总发电量的67%左右。通过比较发现,光伏并网发电变的越来越重要,在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已成为太阳能使用的主要方向。由此可见,其在将来能源利用中的地位将会愈发的重要。自1997年美总统克林顿颁布了“百万屋顶计划”(太阳能),已于2010年圆满实现。而日本在1974年的时候就提出了阳光计划,以期用太阳能来替代化石能源,到了1993年又再一次将该计划更新为“新阳光计划”,来进一步扶持其发展。德国政府发展较晚,于两千年才发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但是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又推出了上网电价政策,使得其后来者居上,成为世界光伏并网发电的NO.1。其他国家如韩国,葡萄牙,多西利亚等国纷纷建立了10MW以上的大型光伏并网电站,有效的推广了光伏并网技术,使其成为电力产业的中流砥柱。
相对于国外的迅猛发展,我国起步较晚,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和发达国家合作(德国,日本,加拿大),主要在偏远地区来扶持建设光伏发电站。主要工程项目有“光明工程”,“送电下乡”,丝绸之路照明计划以及内蒙古新能源通电计划等。迄今为止,我国的主要光伏发电工程有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1MW的光伏并网发电站,西藏羊八井的100KV光伏示范电站,首都博物馆300KV屋顶光伏并网系统,锦江国际酒店太阳能幕墙发电。从以上数据可知,虽然我国对于光伏并网电站逐渐开始重视,但是仍然远远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相较于2009年的装机容量,到2016年已经增长了300MW,新增量位于世界第五,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总而言之,对于未来太阳能的使用来说,光伏并网占据着主流地位,将成为可广泛推广使用的绿色能源。
二、光伏并网系统的技术
就目前而言,不管是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在国内,光伏并网系统的技术都是主要研究方向。一般多分为两个方面:1.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2.注入高质量的正弦电流。光伏阵列的核心为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具有继电保护功能,需要配备孤岛检测来保证其正常工作与并网状态。为更好的了解其工作,本文将其分为了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2.1如何跟踪光伏阵列
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会随光照,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会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为了尽最大可能来提高光能的输出功率,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使其能长时间维持下去。目前已取得成效的有电导增量法,滞环比较法,恒电压法,扰动观察法,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最优梯度法……这些方法都有效的提高了发电效率,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仍出现了不少问题,所以下一步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更高效便捷的方式。
2.2如何控制光伏并网
目前的控制策略主要有滞环,重复,双环,无差拍以及智能控制这几种控制手段。滞环通过比较器来检测所输入的指令信号与实际工作中的差别。该方式可实时控制,且可滤除不含有特定频率的谐波,然而频率不固定导致系统参数存在一定误差。重复控制包含内膜和补偿器,以消除由于规律性干扰而引发的稳态性误差。无差拍控制是用来推算下一个周期的开关控制量,在一个周期内将被控对象的偏差进行修正,从而达到跟踪输入量的目的。双环控制主要是针对并网电流,通过电压和电流两个环来实现,有效的抑制了电流扰动。模糊和神经网络都属于系统鲁棒性高的智能控制,适应于线性负载情况。
三、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可有效的分析工作过程中的并网情况,进行建模分析,应用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器(正弦脉宽调制)和滤波器(具有LCL)作为电网接口,结合电流控制技术来实现光伏并网。
3.1光伏并电建模
光伏并电主要有基于物理机制和外特征而建立的两种仿真模型。由于串并联电池的数目众多,导致容量大,用物理机制模型虽然仿真度高,但是建立过程过于复杂。所以现在多采用外特征等效仿真模型,通过输入光伏并网的实际参数,来计算最大功率点电流,电压,来得到其精度较高的数学模型。经过建模,发现不同的环境温度和光照,都会使输出状态发生改变。经实验证明输出功率会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变大,随光照强度的减小而减小,基本成正比例关系。而对于环境温度来说,却与之相反,呈现负温度特性。
3.2扰动观察法的改进
光伏并网电站的输出并不是呈线性关系,上文已提到会受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受到负载容量及特性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发生改变时,输出功率变的不稳定,从而降低了光伏发电效率。所以为提高其工作效率,使得光伏并网发电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稳定输出,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1.开发新型材料,这种材料要在价格低,能批量生产的同时,提高光电的转换效率。2.通过逆变器控制,始终保持最大输出功率。合理的逆变器技术可以在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都能有效的改进光变转换效率,尽最大可能节约成本。
3.3并网滤波器设置
滤波器可有效避免电磁干扰,防止对敏感设备造成损害,这种电磁干扰主要是由于逆变器开关频率引发的高频谐波电流。常用的主要有三种:1.L型滤波器,该种型号结构简单,因此对于抑制谐波方面的不太理想,通常需要较大的电感量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2.LC型,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在逆变器独立工作时,因为截止频率比开关频率小,所以在抑制高次谐波上很有成效,然而当逆变器在并网模式下工作,其作用效果与L型相似,可以忽略不计。3.LCL型,为了改进L和LC型滤波器只能应用于小容量独立运行的光伏系统,现在在大容量光伏并网系统中多使用LCL型滤波器,可有效降低L和LC因电感值高,体积大而造成的成本高等问题。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标准,通过挑选适合的阻尼电阻避免谐振问题。
四、结论
光伏并网发电在中国由于初起步,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也只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进行了试点,大部分城市所使用的仍是传统发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普及开来,使用电生活更加的便利与环保。
参考文献:
[1]张兴,曹仁贤.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及其逆变器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5-05-06.
[2]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4-20.
[3]赵争鸣,刘建政,孙晓瑛,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0-20.
论文作者:王凡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光伏论文; 并网发电论文; 逆变器论文; 能源论文; 太阳能论文; 滤波器论文; 电流论文; 《北方建筑》2016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