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300)
摘要:现浇混凝土工艺是现代建筑主体工程建设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工艺技术,具有施工迅速、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其施工质量备关注。在现浇混凝土施工中,一旦其质量存在问题,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整体的稳定和安全。本文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以及混凝土养护三个不同的阶段,对现浇混凝土工艺的质量控制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
前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需要具备原本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还必须兼具美观性与独特性。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成本低、强度高、施工快等优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与安全,但是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合格,同样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加强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1施工前准备
在建筑工程领域,良好的施工准备工作是确保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质量进度,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1.1材料准备
施工材料无疑是对现浇混凝土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而考虑到当前建材市场的发展情况,应该重视对于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对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时,应该通过招标的方式,对所需材料的性能、规格等进行明确,选择信誉良好、物美价廉、能够确保材料及时供应的生产厂家。同时,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该做好必要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材料质量达标。对于材料的存放,应该分类进行,避免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
1.2技术准备
技术人员应该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明确工程的施工目标。在交底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结合设计方案,对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进行阐述,确保施工的针对性和安全性。同时,在混凝土浇筑前,监管人员应该通过口头交底的方式,引导施工人员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并对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时间进行明确。
1.3设备准备
在现浇混凝土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设备,如串筒、振捣器、搅拌机等,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设备的准备,保证其数量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1.4安全准备
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一是应该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制度,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二是应该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帽、防护网等;三是应该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提升其安全意识。
2施工过程管理
2.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尽可能避免集中布料的情况,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进行连续分层浇筑。而在对剪力墙或者梁柱进行浇筑时,需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避免出现混凝土分层离析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还必须对相应的浇筑高度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混凝土是由料斗直接卸出浇筑,则应该确保混合料下落的高度在2m以内,而如果是在竖向结构中进行浇筑,这个高度也不能超过3m。如果由于特殊情况,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应该采用斜槽、串筒等进行下料。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随时关注钢筋垫块的位置,如果发现其出现偏离,则应该立即进行修正,以确保其保护功能的充分发挥,然后才能继续进行浇筑施工。不仅如此,还应该对模板、支架、脚手架等的松紧度和位置进行经常检查,如果发现松动或者偏移变形,则应该立即停止施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然后进行加固,在保证模板和支架稳定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施工作业。
2.2混凝土振捣
在该工程中,采用的是分层连续浇筑振捣的施工方式,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厚度后,就需要进行振捣作业。从目前来看,比较常见的混凝土振捣方式包括垂直振捣和斜向振捣两种,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操作振动棒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该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通过快插,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与下层的分层离析,通过慢拔,则能够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时间,对振动棒拔出时形成的空洞进行填补。另外,在混凝土振捣施工的工程中,应该确保浇筑和振捣的连续性,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振捣。
2.3具体部位控制
(1)在浇筑梁板混凝土时,若施工缝已经发生初凝,则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对梁板进行浇筑前,需要凿去其表面的水泥薄弱和软弱混凝土土层,将杂物清理干净,同时用水进行冲洗,但是应该注意,施工面不能存在积水。另外,在浇筑梁板混凝土前,如果必要,可以采用相同的配合比,在施工缝上铺设相应的水泥砂浆层,厚度约为10~15mm。
(2)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该确保钢筋以及混凝土保护层位置的准确性,避免对钢筋的踩踏,定期进行测量和检查,如果发现其存在位移或者偏差的情况,则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校正,以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3)对于主次梁交叉位置以及梁柱的浇筑,考虑到钢筋的设置相对密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不影响钢筋结构稳定性,保持钢筋位置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解决混凝土下料困难的问题,如有必要,对于这些位置的浇筑,可以更换为细石混凝土,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在对核心筒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楼梯和板上的混凝土流入墙内,可以首先对剪力墙混凝土进行浇筑,待其高度达到板底后,在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对于楼梯与墙体对接的部位,应该设置相应的钢丝网,不仅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拦截,还可以对该部位进行强化,在墙体混凝土初凝后直接浇筑楼梯混凝土。同时,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对钢筋的位置进行检查,避免其出现位移和变形的情况。在浇筑完成后,可以使用木抹子进行抹平处理,以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同时,应该以同等条件下浇筑养护的试块为参考,在其强度没有达到相应数值之前,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对于其最终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养护不当,可能会出现早期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和安全。通常来讲,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其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就应该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工作,洒水的量和次数应该结合混凝土的实际情况确定,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干燥。洒水养护的过程一般需要持续7d以上。而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数值后,才能允许施工人员的走动以及模板和支架的架设。对于已经完成入模工艺以及振捣工作的现浇混凝土,应该进行相应的保护,设置隔离标志或者警示标语,避免在其上随意堆放杂物,并做好相应的防潮工作。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需要进行拆模,拆模时需要对力度进行控制,避免用力过猛损坏混凝土结构。应该注意对于边角位置的保护,避免模板与边角的触碰。
4结语
总而言之,影响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该立足工程的实际情况,完善施工准备,落实技术交底,强化施工管理,注重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切实做好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使得建筑主体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保证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周江.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4(04)
[2]王晓楠.探析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及其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4(12)
[3]王希昌,张雪伟.关于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9)
[4]贺立国.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
论文作者:陈俊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现浇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主体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