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良性肿瘤在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_向东,周檎

(什邡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四川 什邡 618400)

【摘要】 目的:针对胃良性肿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胃局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胃良性肿瘤患者8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进行镜进行胃局部切除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切除术,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学检查(C反应蛋白、癌胚抗原)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但两组的C反应蛋白指标与癌胚抗原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良性肿瘤采用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胃局部切除术;腹腔镜;胃良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113-03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benign gastric tumor with laparoscopic local section

Xiang Dong,Zhou Qin.

People’s Hospital of Shifang City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Shifang Sichuan 6184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benign gastric tumor with laparoscopic local section. Methods 82 cases with benign gastric tumor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42 cases in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aparoscopic local section and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pen hepatectomy. Compare the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surgery time, blood loss, hospital stay, serological examination (C-reactive protein、CEA)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Surgery time, blood loss, hospital sta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reactive protein and CEA of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local section in treating benign gastric tumor is safe and effect, it can low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lighten patients ' suffering.

【Keywords】Local resection of the stomach;Laparoscope; Benign gastric tumor

胃良性肿瘤在胃体发病率高,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病情已经恶化,经临床确诊后必须采用手术治疗,根据胃的大小可以把手术分为三个部分(胃大部位切除术、半部分切除术、胃窦切除术)[1]。传统的开腹术创伤大给患者增加手术痛苦及经济负担,更有甚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腹腔镜手术在胃良性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备受患者喜爱,避免漏诊率及误诊率,因此,传统的开腹术已被腹腔镜取代。本次研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胃良性肿瘤患者8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最低年龄29岁,最高年龄64岁,平均年龄(48.23±3.14)岁;其中胃窦部11例、胃体部12例、胃底部18例;对照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最低年龄31岁,最高年龄65岁,平均年龄(47.23±3.14)岁;其中胃窦部13例、胃体部12例、胃底部1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等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胃良性肿瘤临床诊断标准;(2)伴有消化道出血、体重减轻、胃部不适等;(3)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胃纤维瘤、平滑肌瘤、胃腺肌瘤;(4)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恶性肿瘤;(2)B超检查结果显示胃附近器官被侵入,伴淋巴结转移;(3)同时进行其他腹部手术;(4)其他原因造成恶心呕吐等症状;(5)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障碍;(6)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胃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10小时,在硬脊膜外麻醉下取仰卧位,位于上腹部中点进行切口,手术操作过程由经验丰富医师执行,肿瘤切除后,用不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10小时,给予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取头低盆高且两腿分开仰卧位,利于手术视野观察,手术操作医师站在两腿之间,在脐中点建立气腹,腹腔镜气压保持在14mmHg,在右侧放入10mm穿刺锥当作观察孔,在左侧脐上2cm位置放入10mm穿刺锥当作操作孔,在右侧对应地方放入5mm穿刺锥与肠钳,角度30°腹腔镜探查十二指肠、肝脏、脾脏、盆腔等部位,在胃镜结合下对肿瘤直径、位置、形状、活动范围等进行仔细探查,选择适合患者手术方法。若病灶部位被粘膜完全包裹,应将粘膜剥离后在进行切除肿瘤,当发现胃部边缘出现病灶时,应对胃壁层一起切除,肿瘤切除后,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切除后的肿瘤放入标本袋内进行相关检查。两组患者术后禁食并进行持续胃肠道减压2~3天,给予适量的抗生素抗感染,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便于及时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等对比,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参考值小于10mg/L、癌胚抗原参考值小于5.9g/L。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6.5统计学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58.45±12.42)分、术中出血量(173.81±23.40)ml、住院时间(8.25±0.82)天;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171.56±11.72)分、术中出血量(184.54±24.71)ml、住院时间(10.33±0.55)天;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中治愈人数为27(67.5%)例、好转人数为11(27.5%)例、无效人数为2(5.0%)例,临床总有效率38例(95%);对照组中治愈人数为18(43.0%)例、好转人数为14(33.3%)例、无效人数为10(24.0%)例,临床总有效率32例(76.1%),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腹腔感染1例,并发生率(2.5%);对照组发生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胃排空障碍1例,并发生率(1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胃良性肿瘤发病机制有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胃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胃痛、消化道出血、食欲差等,传统的开腹术对病人伤害大、不利于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高[2]。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为胃局部切除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患者能耐受气腹条件下,常规手术的适应症也能使用于腹腔镜手术。鉴于腹腔镜手术不像开腹手术能轻易按照术中的冰冻切片检查结果扩大手术区域或者改变手术方式,所以在术前准备应正确判断肿瘤性质,对病理活检质料不完善的患者,在术前应确定为良性肿瘤的指标:没有反复消化道出血病史,近期内未出现进行性消瘦情况,胃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超声镜内检查提示肿瘤有完整包膜,肿瘤实质回声均匀。以上指标仅为术前初步判断,全部病例应在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在本次研究中医生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部位给予不同的切除方法,对在前壁或者大小弯边缘的良性肿瘤,对于充分暴露的肿瘤,应选择切开浆膜进行切除,确保黏膜完整。对于肿瘤基地部宽大或者黏连密集,应进行全层局部切除并缝合胃壁。位于在胃底边缘的肿瘤,尽量选取剥离切除法,鉴于要对脾胃韧带分离,且手术视野有局限性,应选择资深医师进行镜下分离与缝合操作技术。对生长在腔内的肿瘤,将进行病灶前面胃壁切开,经胃腔确定肿瘤位置后取出胃腔再给予切除,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位于胃窦及胃底喷门部的肿瘤,切除肿瘤后应预防食管通道过于窄小,避免术后因食管通道过于窄小再次进行开腹术,增加患者痛苦。但在操作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患者对手术耐受能力,术前对患者肿瘤性质再次分析,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达到手术标准后再进行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2)在手术过程中对肿瘤部位定位要准确,利用腹腔镜的优势对肿瘤部位及粘连组织进行分析与切除。(3)按照肿瘤生长的类型选择适合的切除方式,避免胃黏膜受到破坏。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冷冻切片病例进行检查,避免手术过后与手术前的诊断不同,导致患者再次手术的可能,在整个手术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理,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若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发生出血量过多、切除有一定困难等,应采取开腹切除术治疗,避免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3]-[4]。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158.45±12.42)分、术中出血量(173.81±23.40)mL、住院时间(8.25±0.82)天;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的手术时间(171.56±11.72)分钟、术中出血量(184.54±24.71)mL、住院时间(10.33±0.55)天,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都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切除术对比更有临床应用价值。腹腔镜切除术对患者预后有很大帮助,有效降低血清学中的C反应蛋白指标、癌胚抗原指标,由于腹腔镜切除术视野清楚、创伤小、术后粘连发生率低,减轻胃部组织损伤,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文章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发生腹腔感染1例,并发生率2.43%;对照组术后发生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胃排空障碍1例,并发症生率1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罗吉辉[5]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胃良性肿瘤采用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取得满意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被各大医院广泛使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阳平华.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治疗胃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277-278.

[2]庄金福,叶建新,杨树钢.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98-99.

[3]关莉莉,李秀红.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治疗胃肠道良性肿瘤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166-167.

[4]黄汉涛,张蓓,杨勇,等.内镜辅助腹腔镜胃肠道良性肿瘤切除术29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5):335-337.

[5]罗吉辉,郭仪,刘晓飞.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治疗胃良性肿瘤疗效评价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5(33):336-337.

论文作者:向东,周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胃良性肿瘤在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_向东,周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