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1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予以回顾分析,患者在入院之后,就实施了包含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基础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沟通交流,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297-02
临床上也将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称之为嗜酸性胃肠炎(EG),该种疾病在临床上是比较少见的,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局部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或者是弥散性浸润,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特殊食物过敏史、发热、呕吐、恶心等,有很大一部分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含量非常的大[2]。EG于1937年首先有Kaijser报道,迄今世界文献报道不足300例。为探究嗜酸性胃肠炎的护理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反复腹痛、腹胀、腹泻3年入院,患者于2010年9月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腹痛,为下腹间断性胀痛,程度中等,无他处放射,在当地医院未系统诊治,病情时好时坏.。在门诊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后于2010年9月6日入院。查血常规WBC13.8×109/L中性粒细胞10.1×109/L,嗜酸性粒细胞1.33×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8.92%。胃肠镜检查病理切片化验: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嗜酸性胃肠炎,给予强的松40mg/d,清晨顿服,腹痛症状好转,于2010年9月9日出院。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医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的简单介绍,与患者交谈,要控制语速、轻声细语、仔细聆听。患者因反复腹痛、腹胀导致对疾病的预后失去信心,存在烦躁、焦虑、恐惧的心理,情绪极不稳定,对外界刺激也易常敏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心理辅导,耐心解释病情,与患者交谈感受,以缓解焦虑、恐惧的情绪,是患者放松,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波动,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沟通,告诉颅内血管介入治疗的目的、方式、必要性和安全性、客观分析介入治疗术的预后。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可以和家属配合,多告诉成功案例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基础护理
术后患者尽量安排在单人的小房间,疾病发作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在一周。病房保持安静整洁,每天早晨通风30mim,严格限制陪护以及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以及避免不良刺激使患者精神紧张、血管痉挛。室温保持在24~26℃,温度过低会阻碍血管循环,过高会加速组织耗氧代谢。湿度在60~70%,湿度过低会使诱发和加重呼吸道疾病,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湿度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做好对病室的消毒隔离措施,如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地面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禁止患者及其他人员吸烟,注意保暖、保证睡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可下床活动时,注意防止滑倒、跌倒。
2.3 药物护理
嗜酸性胃肠炎的治疗原则是去除过敏原、抑制变态反应[3]。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嗜酸性胃肠炎的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在用药两周内症状可明显改善得到改善。对于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与聚集现象,通过为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开展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导致出现水盐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容易出现痤疮、向心性肥胖、水牛背、满月脸、低血钾、浮肿等一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症状,那么在为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为患者讲明,这是药物的副作用,并且其能够在停药之后自行消失,患者不必恐慌。本文所选患者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会电解质等处于正常水平。
2.4 饮食护理
肠鸣音恢复正常后可进食少渣、易消化、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生冷、油腻及刺激性的食物,根据病情逐渐恢复从全流食-半流食-普食顺序逐步过渡。嘱患者进食、饮水不可过快防止发生呛咳。保持二便通畅,嘱患者多饮水、饮食以低热量、低盐、低脂 、含纤维素多、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不可用力排便、咳嗽,严重便秘时给予开塞露或口服缓泻剂。
2.5 消化道症状的观察
每日3次检测并记录肠鸣音的次数及腹痛、腹泻、腹胀
症状缓解情况。观察大便颜色及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2.6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出院后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精神,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疾病,并告知家属给予适当的鼓励,心理支持。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指导患者学会控制饮食,对确定或可疑的过敏的食物或药物应立即停止使用,没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者,可采取序贯法进行排除,如牛奶、蛋肉类、海鲜等。告知患者正确的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直至停药的方法,用药期间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来医院就诊,以免加重病情。
3.小结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是指胃壁和肠壁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胃肠道症状为主[4]。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部分学者认为与外源性或内源性物质引起的机体变态反应有关,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与其他消化道疾病引起的症状相同,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梗阻、出血等表现[5]。嗜酸性胃肠炎的治疗原则是去除过敏原、抑制变态反应,稳定肥大细胞,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入院后为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如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药物护理、消化道症状观察、饮食护理及疾病相关的知识宣教,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沟通,最大程度消除患者心理压力、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并主动介绍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正确的用药指导,并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副反应,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调节,嘱患者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一些可能致敏的食物药物,使患者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杨堤,常晓燕,姜虹,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9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11(2):94-96.
[2]黄焕军,刘瑶,刘南植,等.20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0,25(6):413-415.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12-1914.
[4]张安忠,杨崇美,崔屹,等.1例嗜酸性胃肠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2013,13(6):602-604.
[5]曹珊,王晶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6例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1,23(1):86-88.
论文作者:刘燕燕,郭娟(通讯作者),阎荣华,殷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患者论文; 酸性论文; 胃肠炎论文; 粒细胞论文; 症状论文; 疾病论文; 药物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