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由于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调整,高中课程的改革也随之更加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的物理教学,关注程度有所提升,但许多学校对其教学方法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进,而是依旧沿用以往传统的方式,对学科的创新实验设计缺乏深刻的认识。本文以设计的意义为切入点,对高中物理优化教学过程中创新实验的相关策略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希望为以后的物理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有利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设计;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84-01
物理在高中的学习中非常关键,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实验内容。这一学科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非常难以理解,因此实验的辅助作用和积极意义更加凸显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形成更加良好的物理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在创新性教学实践中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形成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并且要对实践教学进行更进一步地创新。
一、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实验实践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完整地认识到实践教学对高中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各项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物理学科教学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实践,更能使学生受益匪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实践过程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进行有趣的互动,作为教学的引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发展趋势,提出猜想和疑问,并促进学生以合理的方式,对心中的疑惑进行探究,最终对科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领悟。是其在实践的过程中和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够学会不对外界和他人产生依赖,养成更加独立的习惯。物理实验的创新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个体情况,对适宜的问题进行设计,并围绕相关的主题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环境中更加开放的对知识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不再对物理形成一种枯燥厌恶的心理,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果。
二、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实验的相关策略
1.提升对教学实践的关注,打造趣味性课程
为应对当前时代的迅猛发展,当前时期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做出调整。高中教学不再是完全以成绩和录取率为主要的关注点,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对学生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创新性实践设计的出现一改从前非常枯燥的教学方法,对其主要的教学手段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例如,在进行《力学》相关的知识教学时,以往的课堂形式就是通过单一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的知识,但是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一些型学生感兴趣的影片,来使重力加速度相关作用效果对学生形成更直观的视觉感受,并且通过相应的道具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学习中,蕴含的乐趣和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本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学生将实践与书本内容的学习相互结合,同时也使学生将书本所学的知识与应用形式相结合,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从哪儿来”最终又会“到哪儿去”。
2.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实践技能
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始终围绕学生来进行知识的教授,教学本身并不是一种转移的过程,也不是复制粘贴的过程,而是一种感染、体验、认知的过程。就是要学会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接受知识到想要探索,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学会对课堂的整体氛围进行渲染、烘托和营造,使学生发生学习思维的积极转变。例如在进行《电学》相关实验时,教师不要只对一些理论工程进行过多的描述和讲解要将实践教学和理论相互穿插。将实践活动作为引出知识内容的“序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理论知识这一实践结果,最后还可以通过对教学实践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根据自己得出的理论内容进行更加创新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学会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获得更加丰富的收获。
3.针对性实践设计,促进全面提升
对于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制定知识的拓展实验,接受能力不是特别强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自身水平和学习情况,对学习难度进行选择夯实自己的基础。这种教学也极大的展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同时,教学的开展要依赖于全部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效果最大化。例如,在教学演示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角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演示的认知也存在着相应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演示时,要考虑到不同个体的理解需求,根据所面向的学生群体的不同,做到对演示形式进行调整和改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种创新性实践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不再对教师课堂进度进行循规蹈矩地追随,给学生制定自己学习计划的空间,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教师要提升对创新性实践教学的关注,了解学生的兴趣点,通过根据学生知识认知程度,综合实践过程的趣味性对实践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感染和引导为教学主要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更具有探索精神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知识的“转移”和课本的“复制粘贴”,要致力于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文超.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1):157+159.
[2]陈小平.创新实验设计,培养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J].课程教学研究,2016(10):67-71.
[3]韦叶平.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渗透创新实验的实践与策略[J].物理教师,2013,34(03):20-22.
[4]欧阳国梁.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创新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169.
论文作者:曹明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课堂论文; 物理论文; 过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