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孕激素用于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童超

(峨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41200)

【摘要】目的: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予以不同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8月进入我院问诊并治疗的93例月经不调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经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采用孕激素作为治疗药物,根据用药量的差异,将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各31例,评估三个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三个组的患者总有效率、持续时间长短、月经出血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低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显著(P<0.05)。结论: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给予低、中、高3档剂量分别为100mg、200mg、及400mg的孕激素,都能取得明显的药效,但低剂量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无排卵性月经不调;孕激素;不同剂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158-02

实际生活中,女性的身体素质、心理稳定性、生活环境、内分泌等等多种原因都会对月经周期和出血量带来影响,甚至会进一步影响正常排卵。无排卵型的月经不调的发病机制和患者体内孕激素缺乏具有一定相关性[1]。一旦女性体内出现雌激素分泌的异常现象,发生月经不调的几率也就随之大大增加,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孕激素治疗月经不调的效果,以便更加科学的选择用药方案,本文选取了本院收治的93例无排卵性月经不调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量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共3组),在完成相同疗程的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评价,现报告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8月进入我院问诊并治疗的93例月经不调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经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根据用药量差异分为低、中、高三组,低剂量组31例:年龄16~38岁,平均年龄(27.00±7.12)岁,病程3个月~2年,病程平均(7.35.±3.44)个月。中剂量组31例,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7.56±6.83)岁,病程4个月~2.2年,平均病程(7.20±3.25)个月。高剂量组31例,年龄15~41岁,平均年龄(28.00±8.28)岁,病程5个月~2.5年,平均病程(7.30±2.83)个月。三组病例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对经统计学检验提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可信。

1.2 方法

患者入院确诊后,首先采取黄体酮常规治疗,三组患者用法用量无差异,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患者每天夜间口服100mg孕激素口服;中剂量组患者每天早晚总计口服200mg孕激素;高剂量组患者每天早晚总计口服400mg孕激素口服,用药12d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指标为症状是否缓解,并记录用药后患者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2]

用药12d以后,将疗效大致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三个等级,具体标准为若患者的月经量趋于正常,且子宫内膜的厚度也恢复正常为显效。若患者的月经出量尚未达到正常,而子宫内膜的厚度有所减小,但没有恢复正常状态为有效。若患者在停止用药以后仍没有恢复月经,且子宫内膜已脱落为无效。

2.结果

2.1 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

治疗结束后,明显可见三组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三组疗效的组间比对提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对

低剂量组共1例不良反应的病例,占比3.33%;中剂量组共有4例不良反应病例,占比16.36%;高剂量组共有9例不良反应病例,占比33.3%,三组比较,低剂量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中剂量与高剂量组(P<0.05)。

3.讨论

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机体功能的紊乱造成,故而在治疗过程中,调节机体生殖系统神经的内分泌功能是重中之重,使月经恢复正常是治疗的首要目标。由于这种病症在妇科中较为常见,且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影响极大,因此临床医师对此研究非常重视。从病理依据出发,无排卵是生殖神经的内分泌功能出现混乱的典型病理,对患者的月经甚至是身体机能产生巨大的影响[3]。

当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时,子宫内膜含中溶酶体膜将会逐渐变得通透,并排除水解酶,加快子宫内膜剥落的速度;当患者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升高时,会减缓子宫内膜的剥落速度,出血时间将会延长,而子宫内膜内的螺旋动脉想要获得充足的营养也就基本不可能,子宫内膜出现发育迟缓的迹象,破裂之后也难以快速恢复,使子宫流血量增多。目前,针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大多采用服用孕激素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目的是调节患者的月经周期,使月经来潮的期间得以顺利排卵,促使子宫内膜厚度的减少[4]。在孕激素褪去之后,月经随即来潮,基于此,补给孕激素就能够使月经得以有效的恢复[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结束后,明显可见三组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有效率分别为低剂量组(96.69%),中剂量组(96.69%),高剂量组(100%),对比三组患者的月经出血量、持续时间等等指标,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该疗程内,未观察到三组患者出现任何强烈的不良反应,但就常见的不良反应看,低剂量组最少。

综上所述,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给予低剂量(100mg)、中剂量(200mg)、高剂量(400mg)的孕激素,都能取得明显的药效,但低剂量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温丽文.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04-106.

[2][2]王志平.低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7):103-104.

[3]郑声秀.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4):132-133.

[4][4]吴金萍.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疗效对比[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234-3235.

[5]骆川莉,雷莉.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应用孕激素治疗的剂量选择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0):99.

论文作者:童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1

标签:;  ;  ;  ;  ;  ;  ;  ;  

不同剂量孕激素用于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童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