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电力行业发电形式也有很大的改变。现阶段,分布式发电作为我国电力行业常见的发电技术,在保证发电顺利进行的同时提升电能整体质量。但是分布式发电在并网之后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电力行业发电的顺利性。本文就分布式发电技术分析其自身特点和优势,明确并网后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分布式发电技术在电力行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发展状况;并网;问题处理
引言
分布式发电指利用高功率模块式和环保能源进行发电的一种模式,这也从侧面说明分布式发电能够实现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目的。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研究对象,对国有能源结构进行有效调整能够避免发电过程消耗大量能源,确保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分布式发电还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有效改善电力行业能源结构。对于分布式发电技术来说,在实施这项技术时还要对电网进行并网处理,控制电能流失现象发生。对于分布式发电并网来说,应采取形式有效的技术手段解决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提升发电质量。
一、分布式发电的优势
与传统发电技术相比,分布式发电具有诸多优势,不仅仅能够减少能源物质消耗,还能提升电力行业发电速度和质量,以下笔者就针对于分布式发电技术优势进行综合论述。
1、与用户距离近
传统发电技术实施四点和用户用电区域存在较大的距离,导致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电能质量下降,为用户用电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而目前电力行业实施的分布式发电技术能够缩短发电实施地点和用户使用区域之间的距离,能够及时解决因为距离过大而出现供电困难的问题。
2、装机容量较小
分布式发电技术中使用的设备装机容量较小,这种设备能够避免在发电过程中出现内部系统紊乱的现象,有效提升发电速度和质量,降低分布式发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而且分布式发电技术还能实现分网并行的目的,大大提升电力传输效率。
3、经济优势较为突出
电力企业在发电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影响电力行业整体经济效益。而且传统发电厂的建设规模较大,建设时间也比较长,影响发电技术的顺利实施。目前电力行业实施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由于其建设规模比较小,能够大大缩短发电厂建设时间,降低资金投入量,对提升电力行业整体经济效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4、电能质量符合电力行业发展需求
电能质量作为电网运行的主要依据,保证电能质量,对于促使电力行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采取分布式发电技术能够从根本的角度上提升电能生产质量,避免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出现停电现象。另外,在出现电网漏电现象时,相应设备能够及时将电网隔离开来,确保电网供电的连续性。
5、环保性强
分布式发电技术利用自然能源物质进行发电,大大减少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实现环保性发电。
二、目前我国电网并入的服务意见简介与分析
1、主动为此项技术的发展提供便利,给予分布式发电系统介入整个电网的渠道,并且支持其纳入电网内。
2、对于用电者自己所建立的分布式电站,电力产能可以自己分配,可以接入电网、自用或兼有。电力产能不能满足用户需要可以由由国家电网补充;用户多余电力产能传入国家电网也有专门政策补贴。
3、分布式电源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网点的电能质量应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4、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项目不收取系统备用容量费,其他分布式电源项目执行国家有关政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会对原有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网络潮流产生影响,并使整个网络的运行、控制和继电保护更加复杂。因此上述问题是分布式发电系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随着近些年来电力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采用逆变器接入电网成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主要手段,相比传统的通过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接入电网,采用逆变器入网方式的电力系统受浪涌传播影响要大的多。那些由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会产生大量的谐波,严重影响电能质量,因此在安装分布式电源装置之前需要估算其产生的谐波多少,以安装相应的谐波过滤装置,保证电能质量。
作为一个系统,局部改变必然导致整体变化,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入整个电网后也会影响继电保护,但整体影响不大。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曾做过关于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络之间的交互影响的研究表明:结果表明当发生单相和三相故障时,以逆变器方式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对短路电流的贡献很小,一般短路是发生在主网的,分布式电站的短路影响比较小。孤岛效应在这里指分布式发电由于缺乏合理调配可能出现供需不平衡现象,且孤岛电网没有电压频率控制,其特性是不可预知的。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当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只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发生孤岛的概率是很低的,因此孤岛问题不会成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一个技术障碍。
四、提升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运行效果的应对措施
1、健全新技术的标准与规范
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建立健全,是需要长期研究与实践后,通过有效的参数与反应出的控制特性,以及其他各类实践体现的物理实际情况作为支撑的、一个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必然要以一个温和地符合现有具体实际的情况下逐步采用。所以,对于新技术的电压稳定性、电力质量等一系列指标,都需要检验后才能接入电网使用,以保证电网稳定。
2、对电压波动作有效分析计算
一般情况是,并入的电网功率较小时,并网点的选择就要慎重,电压也要控制。电网电压的波动情况,一般是电站功率的波动引起的。然而这类波动对于并网有着重大影响,所以要有一个科学的计算方法,这就需要区分电压波动来源于电网的哪一部分等情况,并采用全网频域分析法,通过各类收集的实时可用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并得出结论。
3、重视监控并升级软件
新技术的使用由于其并网的负面影响需要有效控制,所以有效的监控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所接入的电网由于单体结构较简单,电网信息的收集也十分容易。但是分布式电站的接入使得电网变得复杂,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增加。相应地需要监控的内容也增加了不少,需要协调的情况也会变多。不仅是电网反映的信息复杂多变,而且由于电网的电流流向可能因为不同分布式电站的接入以及其电能的流向有进有出,变为了双向电流。这就使得电能的计量变得更加复杂,整个计量系统都需要改进。
4、更新计量方式,保证双向电流流量的准确计量
分布式电站的接入使得电网从单向的输送变为有输送有接受,电网的功率、电流流量都会变为双向性。一般体现在,当用户采用的分布式电站电能产量不足以满足使用实际时,就需要电网供给补缺;而电能充裕时则可能会将多余电能输送给电网,以避免浪费。这种实际就使得电网与分布式电站的电能产生了双向流动。新型电力模式想要普及就必然要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已有双向的计量装置,对于流入流出的电量都有分别的统计。一旦大规模应用有利于新供电模式的普及。
五、结束语
总体来看,分布式发电技术作为新一代发电技术,发展空间还有很大,为此完善配电网的设计,做出合理的规划营运和控制措施适应分布式发电的发展是主要任务。分布式电源所具有的节能、环保、投资少、占地小的特点使其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系统的比较中占据巨大优势,虽然目前我国主要还以集中式供电为主,但随着能源的短缺和环境压力的增加,这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电方式势必会在电网中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文军.基于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1).
[2]谷峰.基于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研究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3(36).
[3]陈小梅.分布式发电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4(06).
论文作者:张红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分布式论文; 电网论文; 电能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行业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