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娜[1]2015年在《创造现实的现实主义者——重读巴尔扎克》文中提出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是卓越的。然而在他身后,人们对其作品的研究和批评从未停止,对巴尔扎克文艺思想中的某些问题还阐释得不够清楚。本文拟在现实主义的框架外,对巴尔扎克的文艺思想进行一些研究,以期勾勒出一个徜徉在文学创作中的巴尔扎克,领悟其伟大之所在。
李景刚[2]2003年在《重读巴尔扎克》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作家的文艺思想是其创作经验和审美理想的凝聚,对于作家文艺思想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作家的伟大之处。巴尔扎克作为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他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是卓越的,然而我们国内对巴尔扎克文艺思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巴尔扎克文艺思想中的某些问题还阐释的不够清楚。本文拟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巴尔扎克的文艺思想进行一些研究,以期揭开缠绕在巴尔扎克身上的很多理论问题的谜团。 本文的写作旨在以巴尔扎克的文学评论和作品序跋为基本点,结合作家的艺术实践,以巴尔扎克对文学本质认识为红线,采取一般理论原则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巴尔扎克的文艺思想进行概括和阐释。 全文分为四部分: 一、引言。该部分是巴尔扎克文艺思想研究的概说,指出引起研究巴尔扎克文艺思想兴趣的原因。 二、心路历程:巴尔扎克文艺思想的发展过程。这部分主要探讨了巴尔扎克是如何从一个莽撞学步的文学青年成长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巴尔扎克文艺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在经历了古典主义、世俗文学、浪漫主义等文学观念后,他认识到了这些文学形式存在的弊端,便开始寻找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来表现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在他面前也充分暴露了“丑”的一面。种种因素的合力,使巴尔扎克逐渐形成了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叁、理论的辉光:巴尔扎克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巴尔扎克的文艺思想主要集中在作品的序跋和文学评论里面,虽然他的文艺思想在形式上是零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的零散。文中从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主体、文学家的使命和文学大厦的基石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巴尔扎克的文艺思想。 巴本人交大也尽风研见 四、时代的回响:巴尔扎克文艺思想的现代意义。在这部分中将历史与现实结合 起来,研究了巴尔扎克文艺思想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巴尔扎克对自山审美境界的 追求,对现实的关注,以及继承创新等艺术思想,都是值得当下作家借鉴的。在学理 阐发的过程中,我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巴尔扎克的现代意义。
彭冬林[3]2013年在《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美学向度》文中指出巴尔扎克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文学大师之一。在他身后,人们对其作品的研究和批评从未间断,对于其作品流派归属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主流批评认为他是现实主义的,抑或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这主要因为他以“典型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这一被现实主义奉为圭臬的手法去描写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并声称自己是法国社会的“秘书”。然而,西方很多评论家把他与后来的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相区别,列入浪漫主义作家的队伍,或是具有浪漫色彩的写实作家。巴尔扎克作品的基调是写实的,但他的写实并非复制和记录。他描写现实,但更看重本质上的“真实”。观察是其作为小说家的杰出能力,但这并非他的主要优点,更不是他的全部能力。他相信思想具有物质存在形态,不同世界之间存在应和关系,力图通过象征意涵从可知的表面现象去揭示隐秘的、不可知的社会本质。这一思想正是后来的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内涵。他是观察家,更是洞观者,但同时代的评论家们并未注意到这一点。直到1859年,象征主义先驱诗人波德莱尔看到了巴尔扎克“洞观者”的价值,并在《论泰奥菲尔·戈蒂耶》中作出了相应的评价。不过,这一“发现”长期以来并未影响西方主流批评的视线,现实主义的标签依然牢固地贴在巴尔扎克身上。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相继有贝古安、毕贡、巴贝利斯等批评家重新挖掘这一话题。在中国,关于巴尔扎克是观察者还是洞观者的话题最早由郭宏安提出。此后,沈大力、田庆生等人先后论及巴氏作品中的象征美学色彩。虽然巴尔扎克创作总体上并不属于象征主义,更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象征主义文学运动无涉,但本文试图从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象征修辞学视角研究其作品,发掘其中超越时代的丰富内涵和文学现代性。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重读一个完整的巴尔扎克。主要梳理我国对巴尔扎克译介、传播和评论的线索,提出研究这个话题的现实意义;第二章:象征与象征主义文学。主要从象征概念的理论建构着手,阐述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修辞学特点,特别是挖掘巴尔扎克对波德莱尔象征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叁章: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体系。笔者并不着力研究作家某部具体作品,而是把《人间戏剧》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其象征美学体系,因为它是作者“统一论”思想的实践,各部作品环环相扣,是作者“写出思想的物质表现”的有机整体。他所表现的社会真实,哲性成分要远超过史实价值;第四章: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神话象征。《人间戏剧》的作者视神话为象征的“语言”,神话是现实世界与鬼魅世界的触点。在以《驴皮记》为代表的“哲理研究”部分的“奇幻小说”中他以神话象征揭示被隐藏的人类命运的“真实”;第五章,巴尔扎克象征美学思想来源。本章从巴尔扎克接受斯威登堡、傅立叶、拉瓦特、圣伊莱尔等人的思想以及在创作中的影响出发,分析形成巴尔扎克象征美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巴尔扎克是一位思想深邃而复杂的作家。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作品的写实性基调,但如果只以“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的标签简单地概括这位巨匠,会减损我们对其作品文学性和现代性的理解。他对社会的观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不像常人那样以肉眼观察社会,而是以“精神的眼睛”逼近事物的本质。我们对他表现的社会真实,不仅要做历史的把握,更应该予以哲性和诗性的领悟。他在“普遍类似论”思想的烛照下寻求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超验世界之间的“应和”,这与后来的象征主义文学在美学趣旨上有着某种契合。以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象征修辞学手段解读其作品加大了我们对巴尔扎克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叶青[4]2014年在《巴尔扎克小说中的道德形象研究》文中提出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创作是世界文学史中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我国于1984年首次出版的《人间喜剧》收录了作家一生创作的大部分小说,大约有2400多个人物形象。长久以来,我国对于其小说中人物的否定性方面研究颇多,但却较少关注他们中间那些承载作家理想的人物和行为。本文以巴尔扎克小说中的典型道德形象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其“善”的一面,对渗透在这些道德形象身上的神学与人学因素进行深入探究,试图从中提炼出作家创作的道德理想。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组成。绪论简要概括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的道德书写和国内外对其研究状况,并阐明论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正文在结构上分为叁章:第一章从时代背景与作家生平出发,将作家的个人经历置于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探析作家的道德观基础,并得出作家的道德感来自西方传统宗教文化的浸润、近代人文理性和启蒙精神的影响以及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社会空想气息的感染。第二章重点梳理《人间喜剧》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形象,并按他们道德品质所属伦理范畴分为叁类:一是个体道德形象,通过剖析这些健全人格的成因发现作家寓于形象之中的精神追求,即彰显人类向善的本能与期望人性之美的复归;二是家庭伦理方面,从作家笔下践行传统家庭伦理的道德形象诠释作家对传统亲情的向往;叁是在社会交际伦理中,借不同信仰、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超越功利的交往的书写,折射作者别样的人道主义关怀与结社以行善的道德建议。第叁章选取了在道德行为上发生巨大变动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艺术形象,他们通过自我救赎从道德沦丧的沼泽地中重新站起,主要以贝纳西医生与格拉斯兰夫人为例,从宗教救赎与乌托邦倾向两方面来分析作家寄托在这类形象身上的道德取向,以及作家期望通过塑造这些形象传达的社会理想。结语通过联系实际,指出其对现世的警示意义。
和建伟[5]2016年在《马克思与西方经典作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终生喜爱文学。不论是西方古典文学,还是同时代的作品,马克思都十分熟悉并有精辟见解。不仅如此,在阅读大量文学书籍之余,马克思还创作过许多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马克思对文学主要秉持实用主义观点,文学作品是其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马克思善于将阅读过的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运用到新闻通讯、政治评论与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例如《资本论》就不仅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其理论叙事同时也呈现了一个内涵丰富而色彩鲜明的文学世界。马克思十分青睐现实主义文学。马克思赞同以"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来观察和评价作家与作品,兼顾了文学的社会历史属性与审美属性。马克思理想中的作家既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又要洞察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对现实具有深刻理解。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巴尔扎克就是马克思心仪的经典作家,他们不仅为马克思所熟悉,更直接参与了他几乎所有的重要着述。马克思或引用他们辅助说理,增强论战,或改善文风,表露情感,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文艺和美学观点,也造就了他具有鲜明文学特质的政治经济学叙事。马克思的着述因大量文学因素而洋溢人文精神。熊彼得曾称赞《资本论》将经济理论冰冷的事实"用大量热气腾腾的言辞表达出来",而读者感受最为强烈的或许也正是那些"充满热情的语言、和对'剥削'与'贫困化'的强烈控诉"。"热气腾腾"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言,文学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的明显特征之一在于:"它还有表现情意的一面";它不仅陈述客观事项,而且要影响读者的态度,"要劝说读者并期望改变他的想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工人身心畸形的关注,到《资本论》中对残酷剥削工人的资本家的批判,马克思的语言始终"热气腾腾",其经济学论着始终蕴含饱满的人文情怀。经典作家是马克思人文精神的重要来源。马克思的人文情怀自然与其人生际遇、哲学素养以及思维方式有关,然而,它更与文学经典的滋养密不可分。长期以来,人们津津乐道于从哲学视角对马克思的精神世界进行观照,却往往忽视文学经典也是其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本论文认为,但丁为马克思提供了地狱般的恐怖黑色,以及"下地狱"的激情红色,莎士比亚帮助马克思勾勒出从自耕农到旧贵族人文精神衰落的线条,歌德增添了"女英雄"甘泪卿与浮士德精神的温暖色调,巴尔扎克则以《农民》和《玄妙的杰作》为马克思构筑了贵族道德与艺术家精神的背景。四位经典作家之于马克思,在阅读的愉悦之外,更有心灵的沟通、情志的激励。马克思在文学经典中深化了对当代社会人文精神沦丧的体会与感悟,文学因此提升了他的批判激情,丰富了他的批判内涵。马克思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乃至其共产主义理想中人文精神世界的构想,都与文学经典的滋养密切相关。文学经典不啻马克思人文精神的最重要来源之一。
丁帆[6]2017年在《从五四“人的文学”到“文学是人学”——重读钱谷融先生的《论“文学是人学”》》文中提出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大纛。这个以个性解放为目标的口号,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并主张"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就成为五四文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指导"为人生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潮的核心观念。其实,
沈大力[7]2017年在《巴尔扎克《人间戏剧》的美学向度》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时任法国驻华大使彼埃尔·毛磊约见我,希望能在北京为法国文豪举办一个大型纪念会。为此,我们特邀了法国“巴尔扎克博物馆”馆长伊夫·卡涅和诗人让-克洛德·雷维等访华,盛况空前。彼时,毛磊大使情不自禁地赞叹:“像今天这样的时日
狄其骢[8]1982年在《倾向 真实 典型——读恩格斯的两封信》文中指出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给敏·考茨基和玛·哈克奈斯写的两封着名的信中,着重论到了文艺的倾向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等重要文艺问题。这些问题不只在当时,就在今天也还是我们文艺实践中未能完善解决的重要问题。重读恩格斯的这些经典性论述,有所感触和启发,写出来供大家讨论。文艺都要有鲜明的倾向性吗?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会没有自己的倾向性;艺术家在作品中流露出自己的倾向性,这在艺术创作中也是自然的事。反对文艺作品有倾向性,这是违反艺术常规的,那么,提倡文艺作品都要有鲜明的倾向性是不是符合艺术常规呢?这是个为大多数人肯定
徐普[9]1980年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为什么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文中指出重读恩格斯在《自然辩法》里的一段话:“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自然辩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61页)再次感到革命导师对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所产生的巨人的评价是精辟的。但是多少年来,在我们编写的教
陈伯海[10]1980年在《破人性之禁域 探艺术之奥区——重读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文中指出一九五七年五月,钱谷融先生在《文艺月报》上发表了《论“文学是人学”》(以下简称《人学》)一文。这篇文章依据高尔基关于“文学是人学”的见解,努力冲破“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对文艺的特点和规律作了重要探索。它一发表,立即引起广泛的兴趣和热烈的讨论。可是,讨论很快转成批判,随即发展为一场持续数年之久的
参考文献:
[1]. 创造现实的现实主义者——重读巴尔扎克[J]. 梁娜. 英语广场. 2015
[2]. 重读巴尔扎克[D]. 李景刚.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3]. 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美学向度[D]. 彭冬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4]. 巴尔扎克小说中的道德形象研究[D]. 叶青. 江南大学. 2014
[5]. 马克思与西方经典作家关系研究[D]. 和建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6]. 从五四“人的文学”到“文学是人学”——重读钱谷融先生的《论“文学是人学”》[J]. 丁帆. 文艺争鸣. 2017
[7]. 巴尔扎克《人间戏剧》的美学向度[N]. 沈大力. 文艺报. 2017
[8]. 倾向 真实 典型——读恩格斯的两封信[J]. 狄其骢. 文史哲. 1982
[9].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为什么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J]. 徐普. 社会科学研究. 1980
[10]. 破人性之禁域 探艺术之奥区——重读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J]. 陈伯海. 上海文学. 1980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巴尔扎克论文; 文艺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法国作家论文; 文化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象征手法论文; 资本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