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壮文对于我们壮乡的孩子来说,确实有它的优势。在小学汉语文教学中,我经常把壮语引到语文课堂上来,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汉语文教学中,利用壮文可以帮助学生识记字词,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教学生初写作文时,壮文在学生表述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讲读课文时,对一些费解的词义,难想象的场景,利用壮文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趣;教学中,适当利用一些壮语的幽默力量,不仅能让老师激动的内心平静下来,而且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调节学生情趣,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壮汉双语教学;学习汉语文;以壮促汉;提高识字能力;激发作文兴趣;活跃气氛;调节情趣;提高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31-01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人口近2000万。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广西境内使用壮语的人数超过1800万人。壮族的学生历来都习惯于用母语进行思维,在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上往往要经过‘转译’等加于理解。我是壮族人,我的母语是壮文,从一出生听到的就是壮话,我上小学时教我的老师在课堂上大多是用壮话来讲解。中师毕业后,我在家乡的壮汉双语教学点任教。在二十多年的小学教学中,我发现壮文对于我们壮乡的孩子学习汉语文来说,的确有它的优势。在汉语文教学中,我经常把壮语引到汉语文课堂上来,进行壮汉双语教学,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汉语文教学中,利用壮文可以帮助学生识记字词,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在汉字中,有许多同音字,给学生识记汉字带来混淆。教学时,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同音字,我经常提醒和启发学生用壮语的对应意思来识记字词,辩记字形,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比如“实事求是”这个词中,“事”和“是”的普通话读音都是“shì”,学生经常因读音相同而互用、误写这两个字,写错成“实是求事”,后来我灵机一动,“事”和“是”的壮文读音根本不一样,“事”的壮语读“saeh”,“是”的壮语读“dwg”,“实事求是”这个词的壮语应读作“saed saeh gouzdwg ”,而不是“saed dwg gouzsaeh (实是求事)”,在写这个词时,我叫经常写错这个词的学生先在心里用壮语默读一下再写,这样,学生自然就不再混淆了。再比如,学生经常把“精兵简政”写成“精兵减政”,“可见一斑”写成“可见一般”,我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说,“简”的壮语是“genj”,”“减”的壮语是“gemj”,“精兵简政”壮语是“cinghbingh genjcwng”,而不是“cinghbingh gemjcwng”。“斑”的壮语是“baez”,”般”的壮语是“buen”,“可见一斑”用壮语读作“ Goj raen baez ndeu ”而不是“goj raen buen ndeu ”,并用壮语解释:“Goj raen diemj raiz ndeu”dih “raiz” dwg diemj raiz dih raiz(“可见一斑”的 “斑”是“斑点”的“斑”),在写这些同音字词时,如果一下子记不清,就用壮语想一下意思再写。后来,我发现,这样引导,学生很容易掌握,很少有学生再写错这些字词。语文识字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此我不再一一列举了。总之,利用壮语辅助识字,对于熟悉壮语的壮乡学生来说,效果很不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汉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初写作文时,壮文对学生表述方面不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讲壮话的孩子平时用壮话和伙伴交流时很畅通,说得头头是道,可叫用普通话表述写作时却写不出几句。作文最初的表述就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既然有话可说为什么就写不出作文呢?我想,因为学生是壮族的,他们习惯用母语的表达方式进行思维,壮族学生讲普通话会碰到很多困难,所以写作也一样。初写作文时,为了让学生先有话可写,我启发学生先用母语的意思来思考自己要写的内容,再用汉语言文字写出来,如果想到的,不会用汉语言表述,就按壮文的表达顺序来表述,然后再对着用壮文写出的句子以相应的汉语言文字来表述,再进行修改。这样,尽管学生作文带有一些壮话的语句,但学生首先有作文内容可写,学生才不怕写作文无话可说了,从而就不怕作文而喜欢作文,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等到认识更多的汉语言文字,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学生的作文自然而然表述得更加规范流畅,语句更加通顺,语言更加生动。刚教学生写作文时,我这样启发,学生每次作文都有话可说,对作文有很大的兴趣。这让我又一次体会到壮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很大。
三、讲读课文时,对一些费解的词义,难想象的场景,利用壮文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趣
如上到《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文中有许多难理解的词语,如:猹、獾猪、刺猬、鹁鸪等,问学生知道这些动物吗?学生一脸的茫然。于是,我说,“猹”,我们壮语叫“duzca”,“獾猪”壮语叫“duzmoundoeng”,“刺猬”壮语叫“duzcenh ”,“鹁鸪”壮语叫“roegboz guh”,学生一听,瞪大眼睛“哦---哦---”点头,表现很兴奋。还有,对于“竹匾、秕谷”等词,问学生是什么东西?还是摇头,我解释说,“竹匾”就是我们壮语说的“ndoengj”,“秕谷”就是我们壮语说的“haeuxreb”。这样一解释,不用费太多的口舌,学生一听就懂。上到《别饿坏了那匹马》,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推枯焉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马草。“枯焉焦黄”用汉文字解释是:干枯萎缩,黄而干枯的颜色 。学生听了还是有点难以想象,我再用壮语补充解释说:“就是yozret henjndaem 。” 学生一听,很快就想像到生活中常看到的那些干草。的确,利用壮语辅助理解一些难理解的词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利用一些壮语的幽默力量,不仅能让老师“激动”的内心平静下来,而且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调节学生情趣,学习效果更好
比如,在课堂上,有的学生经常是老师刚讲完一个问题,再提问又说不出来,真气人!这时,我用壮语说:“你这叫Raemx gvaq laeng bit (水过鸭背)。”学生们笑了,我的气也消了。再比如,在课堂上,有些问题很多同学都说过几遍了,可一些学生上课不听,我有意提问他,当然是说不出,于是我用壮语说:“Vunz gangj mbwn yaek dek,mwngz aeu rek gaeb rwz(别人说得天都要裂了,你却要锅盖耳朵)。”刚刚是用普通话讲课,突然来一句有意思的壮语,学生一听,可乐了,都呵呵地笑了,此时,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有精神了,我马上讲关键问题,学生自然会记住了。就是这样,课堂上恰当地插入一些幽默的,有意思的壮语,既让学生明白道理,又调节课堂愉快的氛围,学生这么一笑,精神倍增,学习精力更充沛,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果更好。
总之,在汉语文教学中,对于习惯于用母语进行思维的壮族学生来说,壮文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促进作用,是提高壮乡农村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汉语文教学中,适当适时地利用一些壮文,以壮促汉,壮汉兼通,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在壮族人口众多的地区,壮汉双语教学对学生学习汉语文确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备注
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2017年度壮汉双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壮汉双语教学对学习汉语文的影响研究》(2017ZMJ007)。
论文作者:韦洁菡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壮语论文; 学生论文; 汉语论文; 壮汉论文; 壮族论文; 学中论文; 效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