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为了缓解生态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相处,我国逐渐重视起林业发展。林业发展是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能够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林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完善管理措施,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营林工作是林业经济建设重点环节,需要重视营林整地工作的完善,制定科学合理规划措施,使播种造林能力提升,从而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营林整地;播种造林;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林业资源需求量呈现激增趋势,为了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同时促进林业生产量提升,需要改善林业经营与管理制度,实现营林质量与数量的提高,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开展营林整地工作,使营林立地条件得到提升。有效的营林整地工作方式与播种造林管理方式能够促进林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是保证林业资源具有较高利用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对林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能够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使林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1清理营地造林地
在营林造林环节前,需要清理造林地,为营林未来发展提供较好环境条件,因此要对造林地进行仔细清理,将表面杂物以及采伐后遗留下的树枝等及时清除,始终保持造林地的干净整洁,从而为营林提供较好发展条件。在清理工作中主要以人工操作机器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所清理区域的控制,为提升清理效果,可以利用化学药物或者火烧方式进行进一步清理。对造林地的清理能够为整地工作水平提升奠定基础,具有较好促进作用。
2整地方式
整地方式根据范围不同通常分为局部整地与全面整地两种方式。经过长期实践应用证明,这两种方式都具有较好整地效果。在应用中需要根据营林整地实际情况以及计划不同进行选择。局部整地通常应用于营林局部翻垦,根据其整地方式不同还可将其分为带状与块状两种,其中带状方式是指在营林整地过程中使地形呈现带状,一般出现在山地营林整地中;块状整地指在整地过程中使林地呈现块状,同样属于山地整地中常见整地方式。当处于地势平坦区域时,局部整地方式中的块状整地形式较多,会出现高台。当进行全面翻垦时,可应用全面整地方式,通常用于具有较大面积营林整地,且地势相对平坦的情况下。
3人工播种
3.1处理种子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影响着播种工作进程,因此要重视其准备工作,对种子处理方式的选择需要以实际播种环境相结合,全面考虑种子状态、类型、土壤条件、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等。通过种子与种植环境的选择能够促进种子处理方式选择的合理性、科学性提升,使种子发芽效率得到提升,缩短生长周期,促使种子免疫水平得到提高,减少病虫害,使种子具有较好发育质量。降低补苗工作量,促进了种子的良好发育和成长。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季节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种子对于季节差异要求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通常在雨季选择种子时,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干种子进行种植,因为降雨量较多的地方,如果种子过湿,很可能造成种子的腐烂,从而不能够很好的成长。当然选择在雨季种植时,如果当地的降雨量比较有规律,也可以在降雨量适当的情况下选择浸种方式。而在秋季选择播种时,则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条件和环境问题,能够避免选择浸种或者是催芽的方式。当然对于一些干旱地进行种子处理过程中,由于其土壤长期缺少,因此整体气候比较寒冷,气温比较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选择浸种处理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播种方式
3.2.1散播
在种子播种过程中,散播方式投资成本较小,从整体上来看,这种播种方式的收益率较高,在播种过程中也不需要大量的投入人力,散播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不需要在后期进行覆土处理。但是在散播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比如采用散播方式后,其播种不均匀,需要后期对其种子播种位置等进行调整,这样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影响了播种效率。在散播过程中,散播种子都是在土层表面,因此一旦出现大风大雨天气后,种子容易被吹走,也有可能被一些鸟兽等吞食。因此散播方式通常选择在一些劳动力缺乏、绿化破坏严重等地方加以利用,主要是通过散播后能够以一种简单的绿化方式来实现土地面貌的恢复。
3.2.2条播
条播方式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机械播种方式,通常条播被应用到大面积的播种过程中,在条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但是在条播过程中,由于是机械操作,因此对于其间距可以进行有效的选择,选择单行间距或者是多行间距都可以通过机械设备进行自动调整。但是这种方式在播种后,需要在播种结束后,进行覆土处理,通常条播方式被应用到大面积播种和次生林中,在选择树种过程中通常选择乔木、灌木等树种进行播种。
3.2.3穴播
穴播在播种过程中,对于立地条件的要求不高,在具体播种过程中,当然也会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比如对于行间距和穴距需要进行很好的选择和控制。在穴播过程中不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这也是穴播的重要优势,其操作方式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在实施穴播过程中,对于种子的直径必须要良好的控制,在每一个穴位中放入的树种数量必须要实现有效控制,将其控制在几粒到几十粒中,等到播种完成后,需要在其种子上进行覆土处理。
4造林方式
4.1播种造林法
这种造林方式就是将树种播种在造林地上进行种植的一种方式,这种造林方式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处理方式。在播种造林过程中,需要选择在土壤水分充足的地方,这样在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播种造林方式,比如局部营林整地和全面营林整地方式来进行种植。当然在播种之前必须要对种子进行有效的出料口,通过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操作,能够提高种子及其成长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种子发芽。
4.2植苗造林法
这种方式也被叫做是栽植造林法。主要在播种造林过程中通过利用根系完整的苗木进行造林处理的一种方式。在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这种造林方式有很强的适应不良环境的优势,因此在造林过程中,这种处理方式能够保证幼苗具有较强的生长稳定特性。但是这种造林方式对于栽植技术要求较高,在造林过程中需要严格做好苗木的保护,避免苗木的根系遭到损伤和破坏,因此这种造林方式在当前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4.3分殖造林法
这种造林方式比较简便,操作也比较容易,在选择此类造林方式时主要是要考虑选取树木的干、根等,这样节省育苗培养时间,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5结语
营林整地与播种造林措施的选择有利于促进营林整地工作水平提升,提高播种效率,使林业资源增多,在保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应用合理的播种造林措施、加强后期抚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林业发展水平,促近林业经济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玉善.完善营林整地及播种造林的措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5(3):278.
[2]王钧.完善营林整地及播种造林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262.
[3]王迎.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邢宇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方式论文; 过程中论文; 种子论文; 营林论文; 林业论文; 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