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病因分析与治疗进展论文_唐冬

眩晕症的病因分析与治疗进展论文_唐冬

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省 仁寿县 620500

摘要:眩晕属于大脑及前庭神经病变性疾病,指的是机体在空间关系平衡或定向方面存在感觉障碍问题的病症。眩晕症病因呈现多样化特点,且临床表现形式会因不同体征及症状发生变化。临床治疗以药物、推拿、针灸、吊带牵引等治疗手段为主,严重时需进行手术治疗。本文对眩晕症的病因与治疗方法两方面内容进行了探究,发现眩晕症病因主要包括中枢性、周围性及其他如药物性、全身性、眼源性、精神性等因素,为了促进患者恢复,必须分析病因、对症下药,以此收获理想疗效。

关键词:眩晕;病因;治疗方法

眩晕症会使机体产生运动幻觉,患者会感觉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呈旋转状,或存在头重脚轻、周身晃动、摇摆不稳等感受。眩晕症具有发病率高、分布年龄广泛、病因复杂、体征及症状形式本多样化、临床学科涵盖面广、病因复杂的显著特点。有报道显示,我国眩晕症发病率达到了0.5%,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眩晕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因此受到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1]。本文就眩晕症的病因与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眩晕症防治提供可参考。

1 眩晕症病因

1.1周围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病因主要包括良性阵发性、梅尼埃病、听神经瘤以及耳毒性药物等因素。其中,良性阵发性眩晕主要是由机体头部位置变化所引发的短暂眩晕症状,属于前庭系统病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据相关资料显示,患者终身患病率约在2.4%左右,但治疗中具备起效快、治疗显著的特点[2]。其次,梅尼埃病属于内耳类特发性疾病,此病症主要由膜迷路积水引发所致。陈颖等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耳鸣、听力呈波动性下降趋势、旋转性眩晕等形式[3]。而听神经瘤则属于神经肿瘤病例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类型,且患者首发症状主要包括眩晕、耳鸣、耳聋、言语识别率差等内容。另外耳毒性药物指的是会对机体内耳结构造成损伤的药品,经临床实践证明,此类损伤通常为不可逆损伤,患者或将出现听力永久性缺失情况,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平衡失调、恶心、眩晕等症状[3]。

1.2中枢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病因主要包括颈源性眩晕、多发性硬化症、椎-基底动脉供血缺失、中枢神经性药物等因素。其中,颈源性眩晕主要由颅底畸形、颈部肿瘤、颈部软组织病变、颈椎退行性改变等因素引发所致,机体受上述因素干扰通常存在动脉受压缺血现象,致使患者出现眩晕症状。临床中与头部突然转向关联密切,患者通常伴有共济失调、呕吐、恶心症状。而多发性硬化症属于慢性神经系统病变,致残率较高。此病症临床体征包括共济失调、感觉异常、视力障碍、肢体瘫痪等典型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缺失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多因机体内部动脉粥硬化、椎动脉痉挛、脑组织缺血等因素引发所致,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眩晕等症状。高凤兰等发现,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耳聋、胸闷、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腰膝无力等体征表现形式[4]。此外中枢神经性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一旦出现服用过量情况,则会对中枢神经产生不可逆损害。采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病症中一旦剂量过大,则会导致患者发生小脑区域前庭功能失衡情况,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复视以及眼球震颤等症状。因此临床用药必须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以防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其他因素

除上述常见病因外,眩晕症病因还包括全身性、眼源性行、精神性等因素。其中全身性主要包含贫血、代谢性疾病、低血压、高血压等病症类型,这些病症患者在临床中常伴有眩晕、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而眼源性因素主要指的是患者在注视时间较差或用眼过度后出现的眩晕症状,多数患者在经过闭目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眼源性眩晕多由机体视力减退、眼肌麻痹及屈光不正等因素引发所致。另外在精神性眩晕症中,患者多受抑郁症、失眠症等疾病困扰,从而产生眩晕感。

2 眩晕症治疗方法

2.1对症诊治

眩晕症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而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从西药治疗角度出发,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氟桂利嗪胶囊、倍他司汀、东茛菪碱等药物。李志刚等发现氟桂利嗪在治疗轩眩晕症病例方面疗效显著[5]。同时还需借助现代化设备提高眩晕症治疗有效率,例如高压氧可有效提升患者血氧分压,缓解患者缺氧状况,促使血供恢复,在颈椎病型眩晕症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从中药治疗角度出发,在眩晕症治疗方面需四诊合参、辩证分析,充分发挥中医博大精深特点,对症治疗,以此收获理想的临床疗效。据临床实践证明,天麻钩藤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眩晕症患者血脂,从而改善病患眩晕症状。有学者研究发现二陈汤可有效缓解眩晕症患者临床症状。

2.2病因诊治

在眩晕症临床治疗中除对症诊治外还需对病因进行深入了解,以此为基础展开针对性治疗,提升临床疗效。经临床实践表明,采用显微切除术治疗听神经瘤眩晕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6]。而在低血压或高血压因素所引发的眩晕症病例治疗中,则需调整患者血压,此时患者眩晕症状即可消失。对于贫血病例则需帮助患者补充血容量,促使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眩晕症的目的。因此为了改善预后,确保疗效,在眩晕症治疗中必须对病因加以判断,以此收获理想疗效。在此基础上还可实施调养治疗,使患者调畅情绪,正确认知眩晕症的相关疾病知识,保持舒坦、乐观、轻松的心态迎接疾病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忌辛辣刺激性事物,宜食青清淡、营养丰富类食物,如蔬果、蛋、鱼等食品。并且还需加强锻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锻炼方案,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眩晕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涉猎学科广泛,内涵丰富。为了提升临床疗效,医护人员需做到分析病因、对症治疗,从而确保临床疗效。与此同时患者需做到积极防控,通过调节心理情绪、户外锻炼、饮食搭配等方式增强自身体质,改善病况,以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建芳. 探讨眩晕症的病因及治疗[J]. 当代医学, 2015, 21(35):99-100.

[2]常刚, 韩建龙, 邱思强,等. 颈性眩晕病因及其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6, 22(20):4036-4039.

[3]陈颖,杨军,黄琦,等.梅尼埃病的手术疗效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1):52-55.

[4]高凤兰, 陈淑华.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19(12):294-295.

[5]李志刚. 眩晕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现状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2(35):47-48.

[6]喻军华,黄锦峰,王璨,等.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 5): 295-296.

论文作者:唐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眩晕症的病因分析与治疗进展论文_唐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