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明显好于干预前,观察组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无缝隙护理;急诊内科;应用效果
急诊内科的质量能够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护理质量的高低也就反应了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呈正比,护理质量在急诊内科中非常重要,优质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实施全方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稳定病情,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在22-74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48.25±1.34)岁,疾病类型:心力衰竭患者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例、急性腹痛患者9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6例、休克患者5例;观察组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22-74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48.35±1.14)岁,疾病类型:心力衰竭患者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急性腹痛患者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7例、休克患者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急诊内科患者。排除标准:①言语障碍患者;②理解功能丧失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给予病情监护、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无缝隙护理,措施为:①组建无缝隙护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组员,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加强护患沟通,合理应用医疗资源。②无缝隙排班,根据患者的人数与护理人员的人员等基本资料,进行合理排班。③无缝隙抢救,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开通绿色通道,抢救患者生命为主。④质量监控,由组长和院领导进行监督,严格实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情况。焦虑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内容共20项,总分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反之,表示焦虑症状越轻。抑郁评分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内容共20项,总分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反之,表示抑郁症状越轻。依从性评分应用依从性量化测量,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依从性越高,反之,表示依从性越低。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各项指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明显好于干预前,观察组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科室,该科室的任务非常重,也非常的重要,其中,急诊内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医院收治的内科急诊患者均在急诊内科,急诊内科的急诊质量不仅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还与医院的医疗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急诊内科的护理质量,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针对急诊内科的患者,如何提升护理质量非常的重要[2]。
优质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属于优质护理的一种,但是更详细,主要目的是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通过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无缝隙排班,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安全性,应用效果显著[3]。本文中,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明显好于干预前,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与邹小芬等[4]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表明,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极高。
综上所述,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靳艳,杜蕾.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有效性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23):4663-4665
[2]苏琴,顾琴,黄华.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提高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满意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39-141.
[3]刘国蓉,刘红艳.全程无缝隙优质服务在骨科疾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105-106.
[4]邹小芬,邹小琼.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15-17.
论文作者:盛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内科论文; 缝隙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