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工程是建筑工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只有保障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为后期的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文章具体措施的实施去使上述两方面工作的效果能够得到保证,这样才能够使地基达到更加稳固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地质情况;岩土结构
一、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特点
1、区域性
部分岩土性质及性能参数与所在场地的地理环境有关,会随着所处区域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改变。由此可见,不同区域的岩土,其工程设计参数、抗剪强度标准和压缩性标准、工程处理目的以及施工的方法都会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区域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会发生变化。
2、隐蔽性
从建筑工程的工作方式上看,岩土勘察属于前期地下施工,包括岩土取样、桩基施工、地基开挖等,都需要通过地下岩土施工来完成。与后期的建筑框架搭建、混凝土填充、墙面抹灰等工程操作相比,岩土勘察和岩土施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也间接地增加了岩土施工的难度系数。除此之外,由于岩土工程属于建筑前期施工,因此如果施工中留下了安全隐患或质量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即使是在建筑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往往由于工程进度的需要而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3、不确定性
岩土本身的结构特点、土体性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种自然因素和建筑施工因素的影响下,岩土性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从现有的建筑技术和岩土勘察技术来看,对岩土性质的变化很难做到准确预测,因此也就不能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的施工参考依据。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岩土性质变化给建筑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要加强岩土勘察和岩土成分分析,并结合施工经验,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程度。
二、工程岩土勘察主要任务
1、划分岩土和场地类型,进行地震效应评价
岩土地震等级评估是岩土勘察的重要任务,在勘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建筑区域所涉及的地震设防区内的土地类型、地质条件进行相应的类别区分,结合行业内制定的地质对照标准,确定地震效应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建筑工程的设计抗震能力在6级以上,本身的抗震和抗形变能力较强,则在岩土勘察时只需要完成正常的地质勘查工作即可;如果建筑工程本身的抗震能力较弱,那么在岩土勘察的基础上,还应做好地基加固和弹性防震等施工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勘查地下水的基本情况
不同岩土结构和岩土类型对地下水的渗透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在建筑施工之前没有做好地下水的勘测工作,很有可能在后期出现地基渗水,进而出现地基沉降、建筑物不稳等问题。因此,岩土勘察要将地下水的渗透与变化考虑在内,根据建筑区域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探寻地下水岩土结构的渗透等级、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成分等内容,从而能够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措施,保证建筑工程地基的安全。
3、进行深基坑支护参数计算
根据地基勘察的结果,做好深基坑开挖之前的各种技术参数的准备,为建筑物深基坑的开挖提供准确的计算和支护技术参数调查,进而能够为基坑开挖对周边工程的影响予以准确的评价和论证。通过对工程承载力和形变的参数计算,结合计算结果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
三、建筑工程中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
1、选择合适的试验区域
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而言,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施工现场区域,以完成地基的预压试验,在进行此项作用时,施工人员应对竖向变形工程、侧向位移工程及空隙水压力进行试验,然后按照预压试验所得到的信息,仔细分析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结果,和施工前的预测值比较,之后对地基处理的方案实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施工阶段进行相应的指导。而且施工人员在实施强夯施工前,要先进行试验性施工,确保工程中地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好工程管线具体的位置及分布情况,及早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尽量避免因建筑施工导致地基下面的管线遭到损坏。若因强夯施工所产生振动对周围环境、建筑物等造成影响的时候,施工单位应使用要防振的对策隔绝振动,以便缓解因振动所造成的破坏。此外,设计人员在设计深层的搅拌前,应先对室内地基进行加固试验,并按照地基土质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化剂与搅拌剂,以便为深层地基的搅拌设计提供比较准确的配比参数。而且施工人员在分析利用高压喷射来进行注浆时,还需更加深入地了解施工场地的性质、周边环境、施工材料等,对搜集一些和原有施工建设有关的资料。
2、强夯法和碎石桩法结合使用
此项地基处理技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在填土层把碎石的桩体做相应的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地基的基土挤密与排水的固结,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强夯点,经过巨大冲击可把碎石的桩体击散,以便把碎石经桩径直接挤入周边护土层,使得其在地基上形成比较密实的碎石与土互相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硬壳层,进而增强地基的强度。而且在施工时,强夯法在施工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此方法的地基处理技术最大的难点是夯击次数及深度,若没有较好的把握,则会影响夯击效果。同时夯击量应充分考虑地基上土壤结构、形式、承载力大小及夯击深度等,对夯击次数而言,与地基上的土壤性质有直接关系,但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可先夯击2~3遍,之后再夯击一次,但夯击的时候,每两段夯击间,应间隔一段时间,以确保夯击效果。
3、垫层换填技术
施工人员在处理软地基时,可应用垫层换填法,此方法主要应用在处理一些浅层的软土或是不均匀分布的土层,应用此方法通常有两种工具:①人工的方式;②将机器当作辅助的方式。垫层换填法的原理主要是依赖机器或人工的力量将浅层的泥土抽离出,之后将碎石直接填到浅层中,以达到垫层换填的目的。施工人员在实施换填时,要注意观察填埋的深度,当填埋深度超过1m时,为实现地基的功能化,应再加一层土工材料,加大扩散角的压力,这样有助于上部荷载的扩散,进而降低地基垫层底面的压力,调整地基不均匀的沉降,进而提高地基的稳固性。
4、化学加固技术
化学加固法是利用化学浆液以及胶结剂等在压力或者电渗基础上完成使用灌注、压入、高压喷射或拌合把浆液与土粒进行胶结来增强地基上的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地基中产生加固体来实现地基处理,较常使用的浆液有水泥浆液、以水玻璃为主的浆液、以丙烯酰胺为主的浆液、以木质素为主的浆液等。方法主要由灌浆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目的是实现在地质深处与原本的软土层处加固地基,实现两者的充分硬结,增强土质的坚固性,进而提高岩土的承载力和牢固度。
结束语
岩土勘察不仅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建筑工程地基安全的必要前提。当前的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仍然有很大的进步和优化空间,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视,引进新的勘测设备和管理理念,加强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提高岩土勘察的准确性,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为建筑行业的高效、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满足我国城市建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葛振宽.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6).
[2]周亚明,吕才能.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1,(3).
[3]红柱,周永升.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
论文作者:周杨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岩土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浆液论文; 建筑论文; 地下水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