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石油开采工作中,对相关的技术进行研究是现阶段工作发展的要点,石油开采的效率及质量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国家及政府对相关技术的发展也是十分的关注。注水采油中注入水与产层配伍性分析在未来注水采油工作中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相关工作的研究,能够保证油田平稳的生产作业工作。注水采油是在石油开采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采油模式。在石油的开采当中,黏土运移、水化膨胀、油水乳化等问题会对油层造成严重损害,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注入水和产层配伍性出现了问题。本文通过实例研究注水采油中注入水与产层配伍性,提出相应优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注水采油;产层;配伍性
当水压驱动成为石油生产中的常用模式时,必须要实现油层压力的保障。通过向注水井注水的方式,能够很好的保障其压力符合石油生产的标准要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在一个快速而且平稳的状态之中,石油等能源物质的开采就是一项十分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对我国时下的石油生产工作进行分析,注水采油作为一种常见的石油生产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有着操作简捷、成本低廉、采油效率较高等等方面的优势。但是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是油田开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当注入水与产层之间配伍性出现问题时,由此引发的吸水能力降低问题更为严重,而且也是油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1注入水与产层配伍性方面工作的研究
这项研究工作是在一种特定的试验架上完成的,这种特定的试验架与实际的工作环境极其相似,在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调试后,能够达到极高的仿真要求。在一般的情况下,都能够进行模拟实际的生产作业情况。在该项研究工作进展的过程中,实际的数据配比情况如下:在注水压差的控制方面,试验员为了更加的接近实际的工作情况,将注水的压差控制在了小于等于1.5兆帕的环境之中;在注水温度的调试工作中,相关的失业人员,通过对实际环境的考察,发现将温度控制在25度到30度之间,最符合实体施工环境的要求;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工作上,由于受到本次试验规模的限制,研究人员将用到的研究对象对比实际情况,运用了等比例缩小的方法,选用的直径为3厘米,实际长度为9厘米的岩石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本次研究工作进展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水源,以模拟实际的地下水环境。在以上的准备工作全都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本次的实验研究工作,在试验进展的过程中,就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对实际的研究数据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记录。通过对本次试验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不管是何种成分的水源,随着注水量的不断增加,都会使岩心渗透率下降。
2 水源水与地层水配伍试验
2.1 研究样本的选择
在对地层水的水源水进行选择时,首先要分析其成分,通过试验可知其水型为NaHC02,硬度为208.19,镁离子19.94,矿化度为543.54,钙离子50.5,铁离子0.61。
在选取注入水时,要控制其成分与上述水源水一致开展试验,在进行流动试验分析时,岩心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保障试验的有效进行。在开展试验的过程中,试验流程与操作过程都应该按照相关规范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2 试验仪器的选择
在开展水源水与地层水配伍试验的过程中,用到的主要试验仪器有751-WG分光光度仪、LSY-流动试验仪以及NP-O1豁土膨胀仪。在开展试验的过程中,岩心的排列要按照一定矩阵进行排列,在分析配伍性时,采取的评价方法主要依据是砂岩储存层敏感性。
2.3 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试验能够发现,岩心遭受的损害程度会因为注入水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水中悬浮颗粒会造成机械型堵塞,这是对储层造成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地下流体、储层矿物和注入水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也是造成储层形态破坏的重要原因。
悬浮颗粒经常存在于注入水中,其大于储层平均喉道,这就使得在流经喉道的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堵塞的现象。除此之外,滤膜系数不达标也会造成堵塞,造成岩心损害。
速敏伤害也是对岩心造成伤害的主要来源。在石油的生产中,会有大量砾石存在,在孔隙中薄片含量较高时就会在产油中出现脱落,速敏伤害会随着注水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试验中,4.2mL/min的注水速度已经对岩心渗透率造成了影响。并且,水敏伤害也是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来源。产生水敏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水和地层水的矿化度存在差异。
2.4 优化建议
为了尽可能降低水敏伤害对于储层造成的伤害,在选择注入水的过程当中,应该对地层水矿化度进行严格检测,保障注入水的矿化度与地层水一致。此外,梯度注水法也是降低水敏伤害的一种重要方法。
为了避免出现堵塞现象对储层造成损害,应该对注入水的质量进行提升。可以设置先进的过滤装置对悬浮颗粒进行有效控制。结垢现象也会出现在注入水与地层水的混合过程中,所以,在进行注水采油的过程中,对于地层的压力、温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就能够降低结垢现象出现的几率。
为了降低速敏伤害对储层造成的损害,应该注重注水排量的有效控制。此外,为了防止出现铁质沉淀,需要在酸化处理的过程中考虑实际生产状况,进行合理选择。
结束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国家及政府对相关技术的发展也是十分的关注。注水采油中注入水与产层配伍性分析在未来注水采油工作中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相关工作的研究,能够保证油田平稳的生产作业工作。注水采油是目前石油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在注水采油中出现的注水井压力下降问题会严重影响石油生产,究其原因主要是注入水与产层配伍出现了问题,造成储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有悬浮颗粒的伤害、速敏伤害与水敏伤害。所以,应该在控制注入水矿化度、悬浮颗粒过滤、降低盐垢、控制注水排量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提升注入水与产层的配伍性,保障石油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兵,班航,韦超,等.注水采油中注入水与产层配伍性分析[J].化工管理,2018(12):204-205.
[2] 毛吉峰,李登运,唐思颖.注水采油中注入水与产层配伍性研究[J].化工管理,2016(21):69.
论文作者:王亚军1,李东辉2,孙敬涛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岩心论文; 地层论文; 石油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矿化度论文; 工作论文; 水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