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分析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的一般关系,提出BIM技术应用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优势,把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纳入BIM技术应用范围,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以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结合,形成适应当前造价形势的管理流程,实现真正的精细化造价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1 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一般关系
1.1 BIM技术基本内涵
BIM的技术基础是运用计算机三维数字技术,将建筑实体的数字化、信息化在计算机上得到充分的表达,并准确的体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和数据。BIM作为建筑工程领域革新式的三维模型工具,强大的数据积累与处理功能将为工程项目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优势将推动工业水平进一步的提升,很好的弥补了传统工程造价的缺陷,它的优势不止局限在预算与结算工作上,更多将工程造价深入到项目工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为各参建各方提供一个全新的沟通与合作方式。
BIM模型是对工程项目完整的、全过程的描述,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完整性、相关性、统一性,贯通了工程项目生命期内各个时期的数据、过程和资源,可方便给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普遍应用。BIM数据化技术,可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更正、处理与交流,可实现工程项目中分布式、异构数据彼此间的协调和共享。
1.2 BIM技术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之所以说BIM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的各个阶段。一是估算阶段:可以得到工程量大约数值,得出工程项目的估算值。二是概算阶段:可获得项目工程各个构件的指标以及工程量,得出工程项目的概算值。三是施工图预算阶段:BIM模型数据更为详细,为预算提供准确信息数据。四是招投标阶段:可以获得完整的工程量清单,为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五是施工阶段:BIM模型涵盖各种变更以及构件信息,一旦有变更就会被BIM立刻记录下来。六是结算阶段:BIM模型包含全过程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并进行了分类处理,与工程实际保持一致,有利于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工程造价决策和设计的BIM技术应用
在工程造价的投资决策上,造价管理一般很少受到关注,但其重要性决定着设计和投资的矛盾缓和程度,如果能够做好决策,那么在后续的设计和投入中效果会更好。
2.1 投资估算和方案选择
以BIM为基础的造价管理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其模型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工程信息,包括资金、手段、物资材料等,而且这些工程的历史数据十分清晰明了,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投资预算可以在BIM数据库中找到具有相同类型的历史工程,其详细数据也可以被提取出来,适当根据当前工程的特点,对具有相同特征的历史数据进行修改,以获取对当下工程有利的信息。我们可以依据这些指标对工程价格进行快速估算。整个BIM模式可以使我们查找和运用信息更加便利。
通过建立企业本身以及造价咨询行业的工程BIM数据库,造价咨询企业可对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进而获取较大的价值。BIM模型本身具有的构造建设数据、技术数据、工程量数据、成本数据、进度数据、应用数据可以在投资方案比较与选择时进行还原,并且可以三维的模式展示出来。依据新项目的方案特征,可以对具有相似历史的项目模型进行抽离、更改、创新,并且马上生产不同方案的模型,软件依据修改内容,对几种造价方案的造价成本、工程总量进行运算,更加清晰地分析不同方案的优良。
2.2 设计方法和碰撞检查
设计人员可以在引入BIM技术理念后,通过从模型数据库中提取一些有关的设计指标进行较为快速的限额设计,达到设计经济、合理的最终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对设计指标的合理性进行核实,并结合价值工程方法基于项目全周期角度对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目的,以便于对投资总额进行控制。BIM模型对成本费用的实时模拟和核算可以作为设计人员和造价工程师的依据,对所设计单元的工程造价进行实时并且同步的计算与分析,从而做到依据获取的信息来优化设计方案每个细节的目的,进而可以很好地实现限额设计。
同时,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建成相应的三维模型,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可以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找出设计中的碰撞矛盾,设计图纸中的谬误、遗漏和各专业间的冲突问题可以在施工之前准确、全方位并且较快的被检查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减少由此产生的工程协商与设计变更,对于施工现场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带来良好的效果:返工率减少、建筑质量的提高、成本节约、缩短建设时间以及降低风险。
3 工程造价招投标及施工的BIM技术应用
3.1 工程算量应用
BIM的算量功能对比传统的手段有着更多的优点,可以减少工程量计算工作受人为的影响,进而得到更为真实的数据。对于统计分析、工程量统计等工作,BIM模型可以帮助造价人员更好的掌握招标工程总量,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对招标控制造价的精确编制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为建设单位提高了招标工作的效率和精确性,为以后的工程造价咨询和操作提供了基础信息。设计方案经过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和碰撞检查后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可行性更强。
3.2 施工阶段应用
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方面,BIM技术主要运用于以下几个管理方面:一是5D计划管理。能够进一步实现资金管理和优化,在模型构建中更加容易实现进度控制和资源利用的,把施工过程动态化管理起来。二是进度计量和支付管理。BIM技术能偶把工程人员的工作联系起来,形成计量整合的程序化程式,特别是BIM-25D把时间和模型联系起来,在工程进度计量和造价数据提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三是工程变更管理。以BIM为基础的施工管理软件可以把建筑的整体体现出来,实现计划制定全面涵盖工材设备采选、施工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法等,实现严格控制。四是分包管理。可以实现BIM模式下的派工单管理和分包单位工程款的结算和分包工程款管理,有效减少重复派工的错误,进一步强化施工单位和供应商之间角色的转变。
4 工程竣工结算中的BIM技术应用
最终结算工作中,由于涉及到造价管理方面具有大量的资料,资料过多不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会致使资料的丢失。因此,充分改正工程量的计算方式并提高结算数据的规范性和完整程度,对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4.1 进度报量应用
利用 BIM 技术,可以根据已完成构件自动统计工程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变了传统模式需依靠手工或电子表格辅助的方法,效率高效,避免了因票据不全以及工作人员水平而造成计算不准确情况的发生。
4.2 审核对量应用
利用BIM技术可以很好的进行工程量的对比,通过将审核工程与选审工程的工程量对比,可以及时发现工程量计算中的问题,便于结算审核。
结语:目前,我国造价公司项目较单一,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控制,把工作的重心都投入在影响投资最小的工作当中,对于高回报率的决策阶段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BIM在造价工程中的应用,有助于造价公司在各个阶段的工作展开与控制,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宏志等.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推进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6(9).
[2]李奋龙,房静.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价值工程2016(8).
[3]张荷叶.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5).
论文作者:宋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阶段论文; 数据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