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炼狱”笔记(上)(论文文献综述)
李杨[1](2021)在《鲁迅的传记写作与史料考证研究——朱正先生访谈录》文中认为时间:2020年4月10日—15日受访者:朱正采访者:李杨朱正先生在鲁迅传记写作与史料考证方面成就颇大,多年来出版有《鲁迅传略》《鲁迅传》《鲁迅的人脉》《鲁迅回忆录正误》《鲁迅手稿管窥》《鲁迅史料考证》《鲁迅的一世纪:朱正谈鲁迅》等,写有杂文集《人和书》《留一点谜语给你猜》《思想的风景》等,参与1981年版《鲁迅全集》第6卷注释工作,并担任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编委,可以说为鲁迅研究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笔者经朱晓老师介绍与帮助,通过电话和邮件的方式采访朱正先生,求教于先生,得到了先生的解答与关怀。现将经朱正先生与朱晓老师审定的访谈纪录,呈现给对朱正先生的学术研究感兴趣的朋友们。
周立民[2](2021)在《巴金“文革”期间学习鲁迅着作的笔记》文中研究说明巴金遗存的文献资料中有一册"文革"期间的读书笔记,笔记是用蓝色的圆珠笔记在上海纸品五厂印制的72开40页牛皮纸封面的小笔记本上,学习的内容以鲁迅着作和马列着作为主,所记主要是篇目名称、备注页码、原文摘抄和一些名词解释等,没有巴金自己的心得体会。然而,就此也能看出特殊时期他阅读的内容、关注点甚至透露出的一些心迹。
陈音竹[3](2021)在《统编版初中语文西南联大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长期博弈下,语文学科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渗透略显疲软。学生在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文化素养等方面发展较弱,更难以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强烈的家国情怀,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人文学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之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融入至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人文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因此,今天我们再谈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就具有了特殊的时代意义。纵观当下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几个不足:第一,囿于单篇精致地讲解;第二,专题阅读教学视角较为固定;第三,专题阅读教学任务较为单一,甚至存在套路化、模式化等问题;第四,脱离文本,纯粹灌输“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不重视挖掘经典文本对学生情感熏陶的作用,与政治课无异。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另辟蹊径,聚焦“西南联大”新视角,分类整理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西南联大作家作品”,即实用类文本、散文和诗歌三类,并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1+X”群文阅读、专题阅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回望西南联大的光辉历史,描摹一代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群体画像,探究西南联大作家作品的价值,让西南联大精神得以更好的传承,并伴随学生走过自己未来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岳燕[4](2021)在《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命题。城市老年人不但有物质养老保障的诉求,还有精神文化的渴求,老年教育机构“一座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年团队学习作为一种老年人自我教育与学习、自主组织与管理、灵活弹性的老年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教育机构的这一困境。老年学习团队的核心人物——“带领人”不仅是老年学习者一员,更担负着组建与管理团队、帮教团员等重要使命。为此,从社会学的视角,理解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是如何构建角色认同的,其角色认同的特征是什么,进而探究优秀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成为”团队领袖历程中的角色认同机制,探究其在退休后角色再造中所体现的人的终身发展的主体性,以及从中升华的退休精神,是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斯特赖克(Stryker)的角色认同理论被用来解释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象征符号及与之相关的意义诠释。角色认同显着性(Identity Salience)也是Stryker的关注焦点。本文以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为视野,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收集所甄选的六位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个案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编码,从身份承诺、他人支持、内外奖赏、角色投入四个维度叙事带领人建构“老年教育者”角色认同显着性的图景,再结合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分析框架即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个层面跨个例诠释不同带领人角色认同的特征,形塑老年教育者、终身学习者、组织活动者、团队管理者、志愿服务者、智慧长者等多重角色身份,形成带领人自我标定内在化即自我角色认同与社会角色认同的一致,回应了带领人通过角色认同占据某一社会位置的角色认知、角色扮演、角色执行过程。由此进一步揭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与本质。基于个案叙事和跨个案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和特征。主要概括为个体角色认知、“工作”角色情感、角色行为与互动三个层面。带领人从中形成了共通的角色认同特征:即协调团队成员,注重情感交汇;乐于奉献,具有志愿精神;上情下达,成为沟通桥梁;技艺见长,成长为老年教育者;处事见强,形成智慧积淀;各异的角色认同风格:强技艺专业特色型、强兴趣共同爱好型、强运营重视制度安排型三种。形成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主要表现为带领人价值观社会化构建社会认同,带领人组建团队学习活动强化社区(机构)认同,带领人终身学习促动自我角色认同三方面。带领人角色社会化体现为(PSPCLM)角色集合,它是带领人构建社会认同的依据;带领人的人际关系社会化表现为其自身与个体、团队、团队管理方、指导教师、赞助者、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形成的多元互动体,它是带领人强化社区(机构)认同的依据;带领人作为团队发展的“粘合剂”,争取外援的“主心骨”是其促动自我角色认同的依据。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者的互动整合。其中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终身学习、彰显人的全面发展、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主要表现为对老年教育的启示: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在带领人实现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过程中则酝酿、沉淀、生成了智慧,它外显于为人处事、对待得失的超然态度,内修于涵泳道德,润泽文明的内心平静。由此重新诠释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和退休精神的内涵。本研究拓展了角色认同理论跨学科应用的场域,展示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退休精神,对老年教育的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探究,提出了培育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建议。
陈建华[5](2021)在《论张爱玲晚期风格(中)》文中指出《小团圆》中九莉对性事的细腻感受皆触及人性深处,包括她自己难以驾驭的"神秘与恐怖"。九莉与她母亲感同身受,从情欲层面反映现代娜拉的困境,某种意义上比经济上更为深刻,含有对现代女性命运的反思。张爱玲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好似在记忆的迷宫里搜寻她的真实生活的碎片,在辨别、聆听它们的"金石声"。
李曼[6](2020)在《铭牌之外》文中提出会场,一块铭牌上写着"陆薇",铭牌对着一盆绿萝,绿萝遮住一个女子大半个脸,露出一只眼。这是一张照片,又像一道判断题,容易出错的判断题:叶子遮住的是陆薇?好姐妹的陆薇?不是!我相信我的判断。我熟悉的陆薇是一个容貌出众的女子,高挑个儿,身材好。第一次见她,
廉宙贤[7](2020)在《关于《讲真话:人生箴言录》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讲真话:人生箴言录》记载了季羡林先生百年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人生的感悟。主要叙述他的家人和友情之间的关系,表现对社会的冷静观察和深入思考,同时记述了治学的方法和部分成果。韩国有很多中国着名人士作品译本。但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讲真话:人生箴言录》却找不到译本。这本书是学问和人生相结合的非常有意义的作品。暂时还没有韩文译本所以笔者选此作品来翻译给大家。《讲真话:人生箴言录》已经在中国出版过但是没有韩文翻译本。《讲真话:人生箴言录》大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共281页,约24万字。译者的翻译目标为5万字左右,负责翻译本书的第一部分“人生卷”。经过与导师的讨论考虑到笔者的阅读经历,翻译能力,译本的难度,最终决定翻译这本书。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阐述了《讲真话:人生箴言录》之《人生卷》的翻译过程。译者以《信,达,雅》为指导思想具体运动用意译,分译,减译等方法选择较具翻译难度的例句进行案例分析。本报告共分5个章节。第一张序言部分叙述了本实践报告。第二章由翻译作品介绍和翻译作家介绍以及选择本作品的目的及意义组成。第三章简要的叙述了翻译前分析和准备而且简单的叙述了选择这部作品的目的及意义。第四章是案例分析,以翻译中比较难翻译的题目翻译或诗句翻译以及各种翻译方法的实例进行了举例分析。第五章简述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翻译过程中领悟的一些翻译心得体会。这次翻译是体验平时所学到的翻译理论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能够提升本人翻译水平的有益的一次体验,它将有助于今后本人的翻译工作。
林浩超[8](2019)在《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宗教批判必然要指向人的解放这一任务并通过人的解放来完成,因为宗教是人在现实生活中陷入奴役状态的表现,并且通过建立虚妄的超越性来为现实的不幸辩护;人的解放必然要立足于对现实关系及其否定性发展做出深入说明的唯物史观,因为人是现实的存在物,他的解放只有在现实关系中并且通过改变现实关系才能实现。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唯物史观统一于人的解放这一主题:唯物史观是宗教批判的基本方法,宗教批判是与人的自我解放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建基于对启蒙哲学的批判继承,后者确立了宗教批判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方法:卢梭克服了原罪论的神学倾向,在社会生活和现代文明中探求人间苦难和渴求宗教的原因,以社会批判为重心把人的解放与宗教问题联系起来;无神论者继承了经验主义与天赋观念论的斗争成果,用人的情感——因欺诈和无知产生的恐惧来说明宗教的根源,使宗教问题从理论问题转变为一个与人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与17世纪受神学支配的形而上学作斗争,推动人们走向法国唯物主义,它把人与自然物质统一起来进行考察,彻底否定一切超验世界的可能性。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全面展开黑格尔宗教哲学中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催生了把主体性推向极端以取代神性的自我意识哲学,深刻地塑造了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主题——人的解放。但是,青年黑格尔派局限于思辨哲学的范式,因此遭到费尔巴哈的批判,后者立足于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唯物主义,指出了思辨哲学与宗教神学的一致性:试图通过设定超验实体摆脱经验生活。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启示下,揭穿自我意识哲学的神学前提:以思想领域的理论批判和精神解放取代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的重视和实际斗争。人的解放这一思想主题,推动马克思把宗教批判与国家批判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完成于他与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的争论中。鲍威尔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认为人的自由只有通过废除宗教的统治并建立无神论的真正国家才能完成,从而把国家本身视为现实的自由。与之相对,马克思则指出,国家与宗教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不能实现人的解放,其原因在于:国家与宗教一样,都是通过建立一个与现实苦难相分离的独立领域回避真正的问题,这种独立性正是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国家与宗教从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转变为与剥削关系分离开来并为其提供保障的外在要素。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争论,马克思把宗教批判深入到市民社会批判中,用经济生活的时代特征说明金钱崇拜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现实基础,并且指出:犹太教的狭隘性根源于金钱在前现代社会中的从属地位;金钱在现代社会的支配作用则使得基督教能够突破各种界限并成为世界性的主流宗教。与此同时,马克思提出“商品拜物教”的概念,以宗教信仰的特征说明市民社会的缺陷:人的创造物——神圣形象、商品、金钱具有与人分离开来的独立性质,并且反过来支配人的意志和行动。市民社会处于金钱的统治下,现代确立的信仰自由原则与人的自由无关,不过是经济生活中自由竞争机制在精神生活上的反映。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从根本上说明了宗教在现代社会长盛不衰的原因:作为社会分工的历史产物,货币扭曲和颠倒了生产生活的社会性质,阻碍人们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理解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为宗教提供可能性的土壤;雇佣劳动制度、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以及资本的无限扩张造成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分离、生产过程受资本的支配,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危机和失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苦难并迫使他们向宗教寻求慰藉,从而为宗教创造现实需求。因此,宗教消亡只有通过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才有可能,这场运动消除必要劳动和自由发展的冲突,意味着人能够在社会生活而非彼岸世界中实现自我解放。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论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不断发展:工人政党与宗教保守派势力的政治斗争要求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阐述清楚科学社会主义与宗教运动之间表面相似背后的根本差异:阶级差异、所代表的不同的生产方式、对革命行动的不同态度;资本主义给整个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灾难、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这使得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宗教的世俗倾向和意识形态功能时,不断在宗教信仰那里寻求理想性、超越性的精神力量;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霸权体系造成民族国家的冲突,并且以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要求我们汲取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原则和方法,摆脱局限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讨论宗教问题的理论框架,戳穿文明冲突论的骗局,立足于第三世界,站在超越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回应和反思宗教冲突及其背后的问题。
袁娜[9](2019)在《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象棋既是游戏,又是艺术,也是西方文学频繁描写的对象。在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不止是小说故事内容的组成成分,更是与不断革新的小说叙事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叙事特色和审美体验。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20世纪西方与国际象棋相关的小说进行研究,分析国际象棋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以揭示国际象棋与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国际象棋对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的几个核心要素都有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进程和空间等几个方面。作为一种战争游戏,国际象棋是分兵种游戏。棋子各有身份,形成了一个微缩的人类阶级社会的结构模型。国际象棋的这一特征,影响了小说的人物塑造。就个体人物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中的人物起到定位及定性的作用;就人物系统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多个角色的设置具有结构上的意义。在叙事进程方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的文本和读者的双重动力。在文本动力层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发展的基础,体现在小说对棋局的显性模仿或将棋局作为文本的深层结构。在读者动力层面,国际象棋形成的特殊信息引导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做出判断和相关反应。国际象棋也参与建构小说的叙事空间,重点是故事空间和文本的空间形式。由国际象棋所建构的隐喻性质的故事空间,成为人物性格的表征,与人物一起为小说的题旨服务。而国际象棋的形式及规则,则成为20世纪西方叙事艺术借鉴的对象,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本空间形式。在20世纪西方相关小说中,国际象棋具有叙述功能,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国际象棋对小说叙事核心要素的影响,既有直观的形式层面的影响,也有内在的游戏精神层面的影响,更有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层面的影响。通过参与叙事,国际象棋及其被赋予的文化意义也就影响了小说的意义建构。
付晓[10](2019)在《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至1984年间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是二战后香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是推动香港电影第二次转型的主体力量,深刻影响了香港电影的本土化和现代化。本文以现代性作为对“香港电影新浪潮”进行整体研究的基本视角,同时运用文化身份探寻、性别政治分析和版本流变考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将“新浪潮”置于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宏观脉络中,考察它的界定、发生、创新和影响。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说明选题意义。其次,在梳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已有成果存在下列问题:对新浪潮的整体性研究欠缺,缺少界定新浪潮导演和作品的标准,对新浪潮创新性的阐释流于表面而未深入到价值内核,漠视对影片的版本考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研究构想并概述了可取得的创新和突破。第一章,重绘新浪潮创作图谱。界定新浪潮电影的导演、作品和版本,明确研究对象,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学界并未对新浪潮的导演和作品做出清晰的界定,缺乏一套学理性的评价和甄选标准,造成新浪潮的创作图谱虚焦化。对此,本章要解决三个问题:如何界定新浪潮导演?如何甄选新浪潮作品?以及如何考证新浪潮作品的原作版本?由对以上问题的解答,绘制出清晰的新浪潮创作图谱。第二章,新浪潮兴起的背景分析。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电影新浪潮脱胎于电视新浪潮,此观点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传承性,但同时它又忽视了电影工业内部在新浪潮之前的先锋探索。正是电影工业自身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才给了新浪潮主流导演从“电视”跨界进入“电影”的时代契机。新浪潮的兴起,其背景应从电影和电视两方面进行分析。据此,笔者分别阐释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先锋探索潮与电视新浪潮的探索价值,指出前者在探索路径上为后者及电影新浪潮提供了参照和导向,电视新浪潮亦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电影新浪潮的创作风格。第三章,新浪潮电影的现代价值阐释。过往的研究强调新浪潮之“新”在于“电影技巧的翻新”,这种表面的现象判断未能深入到价值内涵的发掘。新浪潮电影在“现代化”的物质外壳包裹下,还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它是“人”的“主体性”的电影,其“主体性”的现代价值通过“弑父”和“宿命”这两个既不同又相互关联的主题传达出来。其中,“弑父”指向忤逆“父权”的主体意识,包括追求个体命运自主和社会主体性自由;“宿命”指向欲“弑”不能的主体困境,有“困兽之境”和“无根之惑”两种体现。第四章,新浪潮电影的形式探索。新浪潮电影在审美表现上将现代化的西方电影语言本土化,形成主体性的“新浪潮美学”,它的创新体现在“半纪录”的写实新风格,“暴戾剪辑”的动作情感表现以及色彩美学的先锋实验等方面。形式上的“新浪潮美学”与新浪潮的现代价值内涵交相辉映,共同体现“人”的“主体性”。第五章,新浪潮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研究。在制作上,阐述新浪潮首创的“美术指导”职务对推动香港电影专业化的贡献;在创作精神上,以“后新浪潮”部分核心导演的创作为例,阐释新浪潮精神的影响和传承;在类型进化上,以“卧底片”的历史嬗变为核心,论述新浪潮对主流电影类型的新拓展。结语部分,总结新浪潮的历史贡献、创新价值和启示意义。同时反思其不足:首先,在形式审美表征上,相对于“大陆第五代”和“台湾新浪潮”,缺少统一的“视觉标签”;其次,新浪潮融入主流后,强化了电影工业的商业化,使原本就式微的艺术类电影创作,处境更为艰辛。最后,期待当下香港电影“新的新浪潮”能继承并发扬“新浪潮”当年叛逆的青春本色,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再掀起一场壮阔的青春风暴!
二、“炼狱”笔记(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狱”笔记(上)(论文提纲范文)
(3)统编版初中语文西南联大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五、研究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概况 |
第一节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分布情况 |
第二节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特点 |
一、承载多元学习任务 |
二、提供多维学习内容 |
第二章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教学分析 |
第一节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教学价值 |
一、言语内容层面的教学价值 |
二、言语形式层面的教学价值 |
第二节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教学原则 |
一、内在逻辑是起点 |
二、语言品鉴是根基 |
三、资源整合是关键 |
四、活动创设是突破 |
第三章 西南联大实用类文本专题阅读教学 |
第一节 西南联大实用类文本专题的教学内容确定 |
一、西南联大的烽火岁月 |
二、西南联大的志士风骨 |
第二节 西南联大实用类文本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
一、专题名称 |
二、教学目标 |
三、学习资源 |
四、任务框架 |
五、教学过程 |
第四章 汪曾祺西南联大散文的群文阅读教学 |
第一节 汪曾祺西南联大散文的教学内容确定 |
一、汪曾祺散文中的西南联大 |
二、汪曾祺散文中的昆明书写 |
三、汪曾祺昆明散文创作特点 |
第二节 《昆明的雨》“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一、确定议题 |
二、教学文本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过程 |
第五章 西南联大“九叶派”专题阅读教学 |
第一节 西南联大“九叶派”专题的教学内容确定 |
一、西南联大“九叶派”诗人概要 |
二、西南联大“九叶派”诗歌创作 |
第二节 西南联大“九叶派”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
一、专题名称 |
二、教学目标 |
三、学习资源 |
四、任务框架 |
五、教学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现实背景:我国已呈现快速老龄化趋势 |
二、个人感情:老年阶段是必经的人生历程 |
三、工作实践:老年群体是主要的服务对象 |
四、专业使命: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角色认同研究的基础 |
二、角色认同研究的三种取向 |
三、角色认同应用的相关研究 |
四、基于文献综述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老年学习团队 |
二、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 |
三、角色认同 |
四、社会认同 |
五、退休精神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多元化视角的角色认同研究 |
一、结构功能论与角色认同 |
二、批判论与角色认同 |
三、符号互动论与角色认同 |
第二节 斯特赖克(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 |
一、个体与社会 |
二、相关理论统合 |
第三节 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分析框架 |
一、带领人的老年学习团队认同 |
二、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第四节 多个案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个案选定依据 |
二、个案情况概览 |
三、资料收集方法 |
四、研究调研实况 |
五、调研资料编码 |
第三章 个案一: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禀赋和爱好滋生终身学习瓷刻的土壤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毕生精研瓷刻技艺 |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建团队传承非遗文化 |
三、内外奖赏——团队成员互助,肯定学习价值 |
第二节 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工作层面 |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社区学校互动 |
第四章 个案二: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学习是福命的根源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心灵舞者的乐园 |
三、他人支持——交口称赞,情感融洽 |
第二节 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角色自尊与幸福感 |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家庭、社区互动 |
第五章 个案三: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做老年学习的宣传者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学习带动他人学习 |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织运行虚拟网上学习团队 |
三、内外奖赏——内外力驱动团队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工作使命感与责任感 |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机构互动 |
第六章 个案四: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编织退休的学习生活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团员拥戴,担任领头雁 |
三、他人支持——组团得法,调和矛盾 |
第二节 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信感 |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机构互动 |
第七章 个案五: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丹青挥墨述人生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坚持学习书画 |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无私奉献,服务团队 |
三、他人支持——分组学习,书画协调共进步 |
第二节 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尊感 |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社区互动 |
第八章 个案六: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合唱团的起伏全记录 |
一、角色投入——一波三折,坚持学习 |
二、身份承诺——教学齐鸣 |
三、他人支持与内外奖赏——合唱业绩推动团队持续发展 |
第二节 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角色使命与责任感 |
三、角色互动:与机构互动及意义协商 |
第九章 跨个案分析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知 |
一、带领人学习力分析 |
二、带领人性别分析 |
三、带领人退休前职业分析 |
第二节 带领人“工作”角色情感 |
一、带领人“工作领导力”分析 |
二、带领人领导力管理风格分析 |
三、带领人团队管理力分析 |
第三节 带领人角色互动 |
一、夫妻关系更趋于和睦 |
二、代际关系更趋于互补 |
三、增进社区参与的黏合力 |
四、增加个体对社区的认同度 |
第十章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本质 |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
一、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 |
二、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 |
三、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 |
第二节 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 |
一、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的终身学习 |
二、角色认同彰显人的全面发展 |
三、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 |
第三节 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 |
一、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 |
二、角色认同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 |
三、角色认同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 |
一、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
二、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共通性特征与各异性特色风格 |
三、形成带领人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 |
四、挖掘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
五、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 |
六、诠释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 |
七、重释退休精神的内涵 |
第二节 实践启示 |
一、政府推动与老年学习团队自我发展相协同 |
二、培育老年学习团队与培训带领人相同步 |
三、知识技能与老年学习者资源化主张相互补 |
四、老年学习团队与全年龄段学习团队相融合 |
第三节 论文突破与反思 |
一、论文突破点 |
二、论文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受访对象的研究事项说明 |
访谈提纲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论张爱玲晚期风格(中)(论文提纲范文)
四、“我不能与半个人类为敌” |
五、“人生往往是如此——不彻底” |
六、“含蓄的中国写实小说传统” |
(7)关于《讲真话:人生箴言录》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8)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重新理解宗教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
二、重新恢复宗教批判理论的激进态度 |
三、本文的主线与结构 |
第一章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启蒙哲学传统及其形成 |
第一节 从原罪到解放 |
第二节 从经验主义到无神论 |
第三节 从物理学到唯物主义 |
第二章 宗教批判与思辨哲学批判 |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 |
第二节 鲍威尔的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的影响 |
第三节 思辨哲学与宗教神学的内在契合 |
第三章 宗教批判与国家批判 |
第一节 鲍威尔对犹太人问题的提出和回答 |
第二节 马克思对鲍威尔方案的批判——宗教与国家的和平共处 |
第三节 国家与宗教的独立性的现实基础 |
第四章 宗教批判与市民社会批判 |
第一节 犹太-基督教与市民社会中的经济生活 |
1.犹太教与犹太人在市民社会的生活方式 |
2.基督教对犹太精神的实现及其内容 |
第二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与宗教 |
1.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与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辨析 |
2.对商品拜物教的历史唯物主义运用 |
第三节 “信仰自由”作为“自由竞争”的产物 |
第五章 宗教批判与生产方式批判 |
第一节 生产劳动的社会性及其与个人的关系 |
第二节 物化的生产关系与宗教的可能性基础 |
第三节 失控的生产关系与宗教的现实性基础 |
第四节 实现宗教消亡的途径 |
1.宗教消亡与无产阶级革命 |
2.社会存在与自我发展相统一意义上的宗教消亡 |
第六章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发展和当代意义 |
第一节 19世纪的宗教批判:革命与宗教的抉择 |
第二节 20世纪的宗教批判:解放与神学的结盟 |
第三节 21世纪对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呼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研究综述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外研究现状 |
0.2.1 国际象棋相关研究 |
0.2.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
0.3 国内研究现状 |
0.3.1 国际象棋文化研究 |
0.3.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
0.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3 创新之处 |
第1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人物塑造 |
1.1 棋对人物的定位及定性 |
1.1.1 棋与人物的特征符码 |
1.1.2 棋与人物的文化定型 |
1.2 棋与人物的逻辑性设置 |
1.2.1 棋与人物自身发展的逻辑性 |
1.2.2 棋与人物组合模式的逻辑性 |
1.3 棋与人物的功能和系统 |
1.3.1 棋与小说人物的功能 |
1.3.2 棋与小说的人物系统 |
第2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进程 |
2.1 棋与文本动力 |
2.1.1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显性显现 |
2.1.2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隐性存在 |
2.2 棋与读者动力 |
2.2.1 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 |
2.2.2 棋与读者的再编码过程 |
2.3 棋与叙事隐性进程 |
2.3.1 小说中的叙事隐性进程 |
2.3.2 棋在叙事隐性进程中的功能 |
第3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空间和视角 |
3.1 棋与小说的故事空间 |
3.1.1 国际象棋的空间表征 |
3.1.2 异质空间的交互和冲突 |
3.1.3 可能世界的空间 |
3.2 棋与文本的空间形式 |
3.2.1 《爱达》: 对数螺旋 |
3.2.2 《人生拼图版》: 马的巡游 |
3.2.3 《看不见的城市》: 数列和征子 |
3.3 棋与小说的场景及视角 |
3.3.1 棋与小说的场景功能 |
3.3.2 棋与小说的叙述视角 |
3.3.3 棋与交流的立场 |
第4章 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意义 |
4.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与叙事的审美价值 |
4.1.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 |
4.1.2 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价值 |
4.2 西方文学中国际象棋叙事的传统与创新 |
4.2.1 西方文学中的国际象棋叙事传统 |
4.2.2 20世纪小说中的国际象棋叙事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理论创新 第一章 |
重绘新浪潮创作图谱 第一节 |
新浪潮导演的界定 第二节 |
新浪潮作品的甄选 第三节 |
新浪潮电影版本考证 第二章 |
新浪潮兴起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
电影先锋探索潮(1970-1979) 第二节 |
电视新浪潮(1975-1980) 第三章 |
新浪潮电影的现代价值阐释 第一节 |
“弑父”:忤逆“父权”的主体意识 第二节 |
“宿命”:欲“弑”不能的主体困境 第四章 |
新浪潮电影的形式探索 第一节 |
“半纪录”风格的新写实 第二节 |
“暴戾剪辑”的动作创新 第三节 |
超越类型的先锋实验 第五章 |
新浪潮对香港电影的影响 第一节 |
制作专业化 第二节 |
创作精神的传承 第三节 |
主流类型的新拓展 结语对新浪潮的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炼狱”笔记(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迅的传记写作与史料考证研究——朱正先生访谈录[J]. 李杨. 现代中文学刊, 2021(04)
- [2]巴金“文革”期间学习鲁迅着作的笔记[J]. 周立民. 现代中文学刊, 2021(04)
- [3]统编版初中语文西南联大作家作品专题研究[D]. 陈音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D]. 岳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5]论张爱玲晚期风格(中)[J]. 陈建华. 现代中文学刊, 2021(01)
- [6]铭牌之外[J]. 李曼. 散文选刊(原创版), 2020(11)
- [7]关于《讲真话:人生箴言录》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D]. 廉宙贤. 延边大学, 2020(05)
- [8]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林浩超. 武汉大学, 2019(03)
- [9]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D]. 袁娜. 湘潭大学, 2019(12)
- [10]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D]. 付晓. 南京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