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探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与实现_英语论文

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探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与实现_英语论文

中学英语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融合与达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有效性论文,中学英语论文,目标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环节,课堂讲授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既是提升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对此,本文拟从英语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视角,对提升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学指的是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程度。直接促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能够既时显现;间接促进则是着眼于长远的。[1]4

其次,从教学效益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者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1]26尤其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课堂教学和学习,学生是否获得自己满意的学习结果和积极的学习体验,这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再次,从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角度看,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在教学理念上,教师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因为有效的教学必然是以关注学生的进步或者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的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1]27同时,有效的教学必然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这个效益不是取决于教师教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在一定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另外,有效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具备对自己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意识,逐渐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

2.在课堂教学有效性内容的构成上,主要应包括: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等等。其中对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集中体现了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最核心的内容;而后者则体现了学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以及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要求。

因此,从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来看,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优质教学的基础,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提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二、提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融合与达成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外语教学不仅应当培养学生具有语言的交际能力,而且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高尚品德,并且具有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其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英语课程目标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素养,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就是建立在这五个方面整合发展基础之上的。从三维目标各要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融合与达成,则集中体现了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各项要求。具体而言: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属于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范畴,所谓知识技能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该目标具有外显性、可规定性以及可量化的特点。从英语课程改革目的的角度看,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己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6是要使每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英语的基本素养,也就是具备共同的语言能力基础,使他们不论升学还是就业,都具有终身学习所具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一共同的语言能力基础应该成为普通高中教育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所创设的平台和机会。因此,高中英语课程要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就是说,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包含的这五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可是,在当前中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仍过分注重对语言知识的系统讲解,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功能和技能的机械训练,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采用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难以形成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从而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呈低效,这对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笔者认为,对于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能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内容上,必须具有新颖性、针对性,必须符合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并有利于促进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比如英语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建构阅读的知识和能力,更是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建构的是整合的三维目标,而这整合的三维目标正是心理建构的基础,它们对学生的阅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见,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三维目标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具体而言,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不要重复讲授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因为这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疲倦,从而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呈低效、甚至无效。同时,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因为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注意力的,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而教学的最高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3]947因此,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这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过程性目标,它追求“实践理性”,旨在回答“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等问题。外语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流程,也是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探究,最后获得知识和能力、最终形成个性化行为习惯的过程。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看,过程与方法本身既是目标也是手段。说它是目标,因为在过程与方法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说它是手段,是因为完成课程目标必须借助某些方法或方法论。过程与方法又称为程序性目标,它由三个活动过程构成整个学习周期,就新知识的学习来说,一般经过“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三个学习活动过程。以往大多数教师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中做”这一个活动过程之中,而对于“做中学”却做得有名无实,以至于“反思调控”更是形同虚设。其实,对于“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而言,它们三者共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与方法”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这一结果性目标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它指导学生学、学会发展、学会创新,它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没有“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整体学科素质就很难生成与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的过程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教学活动还是学生主体建构的过程,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是靠教师采取灌输的方式来实现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利用情景、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展学生运用于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思考策略,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以便更有效地主动建构三维目标。[4]73-74

可是,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仍然仅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学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内容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主线;教学活动单一,课堂气氛封闭沉闷,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者,偶尔会参与那些枯燥、脱离实际的句型操练。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学习的自主能力、学生的人格发展等几乎都被忽视。对此,笔者认为,促进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实现的有效教学策略为: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其差异在于前者以交际活动为核心,注重信息的沟通,学习活动具有真实性。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正是由于任务型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在当前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运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最关键的、最有效的措施。英语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特别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实践。英语教学应侧重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用英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学生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使英语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任务型”的教学,这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又一重要的教学策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体验性目标。具体来说,情感不仅是指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兴趣,更是指学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是指积极的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务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和通过英语课程学习使学生增强的爱国主义意识、拓展的国际视野;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而且强调科学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康上进的人生观、世界观等。虽然情感态度属于非智力因素,但它却是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情绪智力(EI),是指个体对情绪的认识、评价、调控、适应和表现等多方面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综合的情绪能力。[5]199具体而言,它是人认识、控制、调节自我情感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能力。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强化或者弱化个体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成为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情绪智力是人重要的心理品质,它既能促进、也能阻碍人智商(IQ)的发展,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和内驱力,将影响人一生的成长,它与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社会生活、事业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是,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却存在着重视智力因素的教学,轻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或者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的情境,采用讲解知识要点的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孤立而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只能是一种知识或技能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不可能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对此,笔者认为,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是:注重学生非智力领域的教育,即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智力的教学,就是要学生学会体验,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实现体验性目标,首先就是要学生学会体验,因为只有学会了体验,才能学会学习;学会了体验,才能学会探究;学会了体验,才能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对学生而言,有兴趣才愿学,才能主动学;愿学、主动学才能学好学会;你有了学好学会的体验,才能产生更大的兴趣。体验性目标对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两者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学的方法方式切莫简单生硬,应该多种多样,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体现了新课程既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因此,既要关注学生认知领域智能的发展,又要关注情绪智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一切教学都必须以如何促进学生能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为出发点,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愉快体验。这是提高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教学有效性的最有力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知识、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这三个层面的目标不是简单的叠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发挥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融为一体。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1]75三维目标各要素之间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它们统一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因此,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只有实现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标签:;  ;  ;  ;  ;  ;  

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探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与实现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