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模式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岱

李 岱

湖北省江汉油田总医院急诊科 湖北 江汉 433124【摘要】 目的 探讨在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急诊外科模式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4年02月~2015年03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患者9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救治护理,观察组主要按照急诊外科模式进行救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救治结果.结果 经过两组患者救治护理,在患者救治成功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死亡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创伤患者来说,应用急诊外科模式进行救治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明显提升创伤患者救治率,还能明显降低患者救治死亡率和后期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急诊外科模式; 创伤患者; 救治; 效果; 对比

【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41-02

为了研究急诊外科模式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参与人员进行相关研究和相关分析,具体研究过程和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本研究相关信息和相关资料主要来自于2014年02月~2015年03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患者90例,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5 例.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1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0)岁;对照组男性患者例数为26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9例,患者年龄范围都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2.2)岁.根据患者受创原因来说,主要有凶器致伤、车祸致伤、坠落致伤以及其他原因致伤,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20例、30例和10例. 1.2 方法针对对照组来说,主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救治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救治前准备、常规用药护理、常规护送护理以及后期病房护理等.针对观察组患者来说, 主要按照急诊外科模式进行系统化的急救护理.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1)患者急诊救治有效率(%);(2)患者死亡率(%);(3)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SPSS20.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而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2.1 两组在患者急诊救治有效率上的比较在患者急诊救治有效率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具体信息见下表1. 表1 两组在患者急诊救治有效率上的比较

3 讨论随着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不断提升,创伤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当患者出现创伤性问题之后,必须及时进行急救护理.大量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在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进行急诊外科模式应用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八大急诊救治内容. 3.1针对创伤患者来说,在接到通知之后,医护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发现场,要及时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还要加强对患者相关指标的监测,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伤患情况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等,避免患者出现大出血问题以及一系列致命体征,护理人员还要加大对患者神经系统情况的监测力度. 要保证患者伤患部位彻底显露,必要时采取保暖等相关措施[1].

3.2要加强对创伤患者的给氧护理,要及时进行给氧操作,防止患者缺氧问题出现,避免患者呼吸道堵塞,还要加大对病人气道通畅情况的监测力度,严格控制实际给氧浓度[2]. 3.3 要及时为患者创建静脉通道,从而把患者血管血容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具体的静脉通道创建过程中,要避开病人伤患部位. 3.4要加强对创伤患者的心肺复苏护理,要严密观察病人心肺指标变化情况, 在发现病人气管异常之后,采取相应有效的异物清除措施,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在患者入院之后,进行电击复苏操作[3]. 3.5 对于那些创伤面相对较小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采取结扎措施,针对那些创伤面相对较大的患者来说,要及时采取无菌化覆盖措施,防止创面感染,进而采取加压包扎措施. 3.6 对于创伤患者来说,要及时搬运到医院,在搬运过程中,要保证平托平放,要严格按照专业指挥者的要求,保证放置平稳,另外要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在病人腰部垫上软垫,保证患者身体舒适度[4]. 3.7 对于创伤患者来说,往往会出现体温降低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及时采取保暖措施,改善患者体温,对于休克创伤患者来说,要及时增加衣服,避免患者皮肤受损问题产生[5]. 3.8 在患者运送到医院之后,医护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抽血化验,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掌握患者实际病情以及肝功能情况,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救治方案[6].

参考文献[1] 许臻晔,陆一鸣.急诊外科模式在创伤救治中的实践[J].创伤外科杂志,[ 2014,23(1):71-74. 2] (杨晓丽.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07 [ 11):128-129. 3] 邓小燕.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护理要求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22(10):4041-4041. 4] 许敏.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延边医学,2015,16(11):[ 110-110. 5] 秦卫东,刘明华,王松等.重视急诊外科专业发展,提高创伤急救水平[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228-2229. [6]  耿欣.提高急诊外科创伤急救水平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 (15):115-116

论文作者:李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急诊外科模式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