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思路与措施分析论文_钱晓梅

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思路与措施分析论文_钱晓梅

内乡县抗旱服务队 河南南阳 474350

摘要:抗旱防汛工作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都是一个重大的研究项目,依照目前的国家形式来看,随着水利基础建设工程的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的技术也逐步的提升,而各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对抗旱防汛工作也表现出相当重视的态度并做出相关的政策对此大力支持。大自然的灾害是每个历史时期主要防御以及救助的主要问题,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也受到其重大的威胁,相对于现在旱灾的发生,除了少数偏远山区会受到迫害,基本上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水灾问题还是存在着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学会科学的做好防御措施,在救助方面有更宽更快的路径,使得国家经济建设可以稳定快速发展以及极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关键词:新时期;抗旱防汛

引言:水旱灾害是我国社会经济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要面对我国水旱灾害的特点,全面树立人水和谐的观念和意识,关注防汛抗旱工作的直接效用及其对水系统带来的影响,注重防汛抗旱工作的思路转变和工作模式转变,全面分析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现状,积极思考和探索防汛抗旱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对策,较好地提升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效果。

1. 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1.1缺乏水旱灾害的全面认知和理解

在长期以来的水旱灾害治理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精力集中于对水旱灾害的全力抵御方面,尤其是在水旱灾害严重的时候,尽一切所能,全面发动力量进行水旱灾害的抵御,这种模式耗时耗力,从长远来看还会因这种“严防死堵”的模式而贻害无穷,由于全力抵御式的水旱灾害并未触及水旱灾害的本质,只能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防汛抗旱模式和思路,不利于人水之间的和谐,极易引发人水之间矛盾的激化。

1.2缺乏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规划

在当前我国的防汛抗旱工作之中,大多是属于临时应急的防汛抗旱设施,主要是当灾情来临之时采用的应急性措施,重点应对汛期或旱季时节的防灾减灾工作,而对生态环境治理、蓄滞洪区建设、河道改造方面的重视度明显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规划和建设,存在较多的临时找寻水源、盲目打井取水的行为,这种行为缺乏科学合理的筹划和论证,使防汛抗旱工作出现次生性灾害的现象,不利于设施的长远使用,最终导致这些应急临时设施就地废弃,极大地浪费了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建设。

1.3缺乏人水系统的和谐整体意识和观念

我国长期以来的水旱灾害治理采用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开荒造田等运动方式,占用原有的自然水面,导致水体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较大地降低了蓄滞洪能力,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突显出重视防汛抗旱建设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问题,导致泥沙过度淤积而引发洪涝灾害不断增多的现象,同时,又因为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建设占用了行洪通道,迫使堤防高度不断增加,加大了堤防溃决时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超量用水而出现干旱和断流的现象,这就使我国的人水系统出现难以遏止的恶性循环现象和问题,显露出人们缺乏人水整体性系统的和谐意识和观念,将人与水系统割裂开来,缺乏人水和谐的活动规划和限制,违背了自然界水文变化规律,加剧了人与水系统之间的对立,这就难以充分显示出防汛抗旱治理工作的效果。

2.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思路与措施

2.1灾前全面预防

灾前的预防工作是减少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做好灾前准备工作,就应加大各级政府对于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各级政府积极履行相应的职责,提高相关人员预防洪灾、旱灾的意识及应对灾害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召开防汛抗旱的工作会议,增加灾害预防的投入,购置救灾需要的设备,落实各项预防灾害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抗旱防汛管理部门的职能也需要提高,要做好灾情的检测与预警工作,及时分析雨情和水情,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地协调各流域的水利单位,保证水利工程系统正常运作[1]。

2.2灾时团结合作,科学调度

发生灾害时,各系统需要团结合作,科学调度。抗旱防汛管理部门需做好灾情的监视和预警工作,一旦发现灾情,要立即派出专业队伍进行调查,判断灾情的严重程度,根据灾害的具体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抗灾抢险的措施。除此之外,还需建立良好的管理服务系统,加大救灾资金的投入,保证救灾款项能够及时到位,安排人员购置救灾物资,保证抗旱防汛一线有充足的物资。在洪灾中,要全力解救被困人员,及时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工作、防汛抢险工作等,谨慎转移危险地区的民众,尽量保证人员安全。在旱灾中,需积极解决饮水困难问题,紧急运送救灾物资,做好水资源调配工作。此外,还需加大信息宣传,通过召开会议或组织记者通报灾情,及时报道灾害的处理进度,积极宣传救灾过程中的感人事件,提高民众团结度,维持社会的稳定。

2.3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的质量是抗旱防洪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影响着灾害的严重程度与救灾难度,对于减轻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要严格把控水利工程的质量,在冬春水位较低时,检测与整修水利工程。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水利工程,要及时返修和加固,保证工程的质量,确保其防御能力。此外,在建设新的水利工程时,需重点考虑当地的人文与地域特点,建立良好的工程体系,做好水资源的输送和分流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相关建设单位的监管,确保施工质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严厉追责[2]。

2.4保护水资源

保护林木和水资源是从源头抵御自然灾害的一种措施。我国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水资源储备与水利工程质量都各不相同,导致各地区民众对于水资源的态度也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破坏的恶果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国家加大了抗旱防汛工作的投入和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但是污染水源、浪费水资源、大量砍伐树木的情况依然存在,一部分地区出现了水利工程被破坏的情况,这对于抗旱防汛工作的发展极为不利。若河流自然形态遭到破坏,污染严重,旱灾到来时即使有水也无法取用,无形中会进一步加重旱情。

2.5合理调控人类活动,实现合理的生态改造

在促进人水和谐的视角和思想引领下,防汛抗旱工作要注重对人类活动的合理调控,具体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充分考虑当地的防汛抗旱要求,做好城市扩张规划、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等活动,将城市建设与分洪区、蓄滞洪区建设相结合,预留洪水的存在空间,增强城市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实现城市建设与防洪建设的有机协调。另外,要转变原先全面防御的防汛抗旱工作理念,应当注重对洪水的引导和互动,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良性改造方式,寻求人文系统与水系统的和谐共生,通过抗灾工程、生态工程并重的改造措施,较好地缓解人水矛盾。如:水沙调度、退耕还林、平垸行洪、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河道整治、蓄滞洪区建设等,可以较好地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共生。

结论

简而言之,我国国土宽广,气候复杂,旱涝灾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国对抗旱防汛工作的投入力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相关工作的需要,抗旱防汛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关人员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新时期,抗旱防汛应以人与水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不断变更和创新抗旱防汛工作的思路[3]。

参考文献:

[1]王岩.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的相关探讨[J].黑龙江水利,2018(06).

[2]徐慧娟,李益敏.基于GIS的怒江州泸水县水库布局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03).

[3]张旭,冯琳,李云鹤.2011年冬麦区抗旱反思[J].中国水利,2019(13).

论文作者:钱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思路与措施分析论文_钱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