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人便秘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姜玉艳,毕海玲

住院精神病人便秘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姜玉艳,毕海玲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266034

精神科患者由于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其认知,情感,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同时对自身躯体不适缺乏相应的主诉。因此护士的观察在精神科临床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精神科临床重要的护理手段⑴。

由于环境的改变,住院时间长,服用抗精神病药等因素,患者很容易出现便秘情况,加之受病情影响,不能表述便秘带来的不适,未能及时解除便秘情况,不仅造成患者的痛苦,甚至有发生肠麻痹和肠梗阻的危险。因此必须对患者的便秘情况引起重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住院舒适感

1 便秘的原因分析

1.1 环境改变或排便习惯改变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自身固定的排便时间或使用某种固定便具,而住院后的环境改变导致这些习惯无法维持,影响了其正常的排便。

1.2 心理因素 精神科患者情绪抑郁,身体活动减少,导致肠蠕动减少而发生便秘。

1.3 饮食与运动 长期住院的患者,由于饮食品种相对减少或挑食,加之缺乏户外运动,也易导致便秘的发生。

1.4 重症或自理能力差的患者,缺乏正常的饮食需求,导致消耗过多,供应不足,容易发生便秘。

1.5 药物原因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阻断M1受体而产生便秘的副作用⑵;临床上为处理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常合并安坦等抗胆碱能药物,也可引起或加重便秘

2 便秘引起的后果

2.1 便秘会引起患者烦躁不安,加重病情。

2.2 患者排便困难,频繁进出卫生间而影响其夜间睡眠。

2.3 尤其是药物引起的便秘,会直接影响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产生藏药或拒绝治疗的行为。

2.4 长期的便秘,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更易发生肠梗阻的危险。

3 观察与护理

3.1 日常观察的重要性 精神科患者由于其特殊性,不能正确表述自身不适,易延误病情;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护士的日常观察非常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病人出现以下表现,如烦躁不安;频繁进出卫生间;夜间入睡困难等,,护士要耐心询问病人,引导病人表述自身不适,及时发现便秘情况,对症处理;对于重症患者,不仅要注意其进食情况,还要观察其排便情况,并做好记录和交接班;若发现病人多日未排便,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稀便甚至水样便等症状;应警惕肠梗阻的发生⑶。

3.2 便秘的预防和护理

3.2.1 健康教育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及饮食均衡的重 要性;向患者讲解精神药物的作用机理、副反应的具体表现,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在用药初期及加量的过程中应重点宜教,反复强调,告知患者,一旦出现排便不畅,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避免产生不良后果。特别对精神症状丰富者、用药量较大者、饮食差者,生活不能自理者、合并用药治疗的患者,临床上更应应引起注意。

3.2.2 做好基础护理 每日询问病人的排便次数并记录。对思维混乱或缄默不语者应检查其有无腹胀情况。

3.2.3 饮食上,鼓励病人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在病人的三餐中,护士要勤巡视,防止病人将饭菜倒掉;晨起空腹饮水也是治疗和预防便秘的有效方法之 一,护士在晨间应备好足量的温开水,利用服药时机,督促病人多饮水;

3.2.4 带领病人到户外活动,不宜外出者在室内组织广播操和简易健身活动。

3.2.5 指导病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并每天固定在此时间排便,不要依赖于使用缓泻剂。

3.2.6 指导病人做腹部环形按摩,以促进排便。

3.2.7 必要时根据医嘱口服缓泻剂,但不能长期服用,否则易产生依赖性,并导致慢性便秘的发生;也可使用外用药如开塞露,甘油栓等。

3.2.8若使用药物和其他方法仍不能解除便秘者,可遵医嘱给予灌肠。

3.2.9对于便秘引起的嵌塞时,先行灌肠,无效后再行人工取便,操作时安抚病人,消除其紧张,动作要轻柔。

总之,精神科患者由于其特殊性,加之没有家属的陪伴照顾,需要护士更加仔细地观察和细心的护理,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从而减少便秘的发生,减轻便秘带给患者的不适和痛苦,提高患者住院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凌江 精神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4

[2]王祖新等 临床精神药理学 北京医科大学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0.103

[3]余常红,杨海晨 抗精神病药引起肠梗阻回顾研究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10.(4)207

作者简介:姜玉艳 女,1972年出生,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主管护师 护理本科专业。

论文作者:姜玉艳,毕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  ;  ;  ;  ;  ;  ;  ;  

住院精神病人便秘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姜玉艳,毕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