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取舍之间把握课堂论文_魏铭宇

于取舍之间把握课堂论文_魏铭宇

—记《Unit1 Does it eat meat》 磨课历程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一中 魏铭宇

2013年3月8日,瓯海区初中英语团体赛课课堂展示活动在梧田二中举行,我们仙岩一中团队的上课代表参与本次课堂展示,执教的内容是外研社Module6 Unit1 Does it eat meat。回顾整个磨课的过程,可能每一次的设计、上课、修改、磨合都是在取舍之间挣扎、徘徊。

初始设计遭遇课堂的尴尬

磨课总要从教学设计开始,翻阅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浏览了诸多课件,经过初次缺乏经验的讨论,最后定位:词汇——听力——说话——阅读。

1、对于新教材的束手无策

此次上课的内容来自于外研社的教材,乍一接触,心里没底,束手无策。一是对于这教材只闻其名,未睹其真身;二是内容较多,取舍困难,难以定位。

2、初始设计

基于以上的种种挑战,我们讨论之后的课堂设计定位是从词汇教学入手,再到听力练习,然后是对话输出,最后延伸到阅读。潘老师开始把组内讨论的东西进行有机的整合弄出了《Unit1 Does it eat meat》的初始设计:

知识目标:Get Ss to learn and master key word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Get Ss to do some intensive reading.

技能目标:Enable Ss to talk about animals with partners by using the key words and structures.

情感目标: Let Ss know that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and they should love and protect them.

整合而成的初始设计看起来符合逻辑,组员们也认为可以实施于课堂教学,因此并在2月26日、3月1日进行了两次试教。

3、实践遭遇课堂的尴尬

当将初始设计在课堂上试水时,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和定位的错误遭遇了课堂的尴尬的“洗礼”,暴露出诸多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词汇教学

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音标教学没有抓住重点,新知旧知之间没有取舍。

2)听力教学

指令不清,模音变成朗读。

3)对话输出

单一性的输出,不是相互的;指令的含糊不清使得对话惨变成照着文本提示读下来。

4)阅读——美丽的错误

错误的教学设计定位成就了阅读这一美丽的错误的出现,真是剑走偏锋了。

两次的试教遭遇了时间的浪费,学生的冷场,听课老师的耳语。

重新定位、设计,浴火重生

前两次的课堂教学遭遇“滑铁卢”,课堂上生生对话不精彩,教师驾驭课堂不出彩,我们组员不得不进行重新定位、设计。

1、华山论“剑”,各抒己见

再次相聚研讨,我们重新出发,从零开始。不是一味地在那一张教材上咬文嚼字,而是从学生出发,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为什么课堂上生生对话不精彩,语言输出远远未达预期。因此,我们就让参与听课的老师谈谈见解。

Z 说:一节课,老师的说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时间,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习得和输出。

W说:定位错误—— Listen and read 中的read并非我们所理解的阅读,而是朗读、模音。

J 说:词汇教学应该要成句的输入和输出,这样才有效。

Y 说:应该多给时间于学生,让他们好好消化知识并加以运用。

L说:老师指令有时含糊不清,学生不知所措,有些活动执行力不够。

2、重新定位、设计

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我们对原先的教学设计做了大刀阔斧地删减,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节课不能将教材上所有的内容板块都呈现,所以我们决定去掉阅读,听力练习在形式上做改变(1、听动物名;2、听并完成表格;在听之前先让学生凭原有的知识对听力进行预测,并试着让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回答;3、再次听并模音,强调语音语调,不可出现文本在幻灯片上。),词汇教学要将生词在句子中教授,让词成句,让句成话。

3、再次实践中浴火重生

精心研讨和改编后的教学设计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期待一些东西,但又觉得忐忑不安,毕竟课堂教学始终是一个未知的谜。于是我们在3月4日和3月6日又进行了两次尝试,这两次的尝试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惊喜不断,但不足依然存在。

喜:1)、听到了学生的精彩互动,参与度高了,范围也广了;

2)、课堂上能很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

3)、老师的课堂驾驭和操控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惊:1)、听力前的预测,学生能够用目标语言进行猜测和回答;

2)、词汇教学的改变效果不错,学生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促使对话输出就事半功倍了。

不足:两次试教板书都有缺憾,上课时间都有超时。

再回首:千锤百炼终成钢

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荆棘密布。曾经在取舍之间反复追问,才知道基于教材、基于学生才是真。回顾四次坎坷起伏的团队磨课历程,让人感触颇多,一句话能形容我的体会:千锤百炼终成钢。总言之,其实好课多磨才是硬道理!

论文作者:魏铭宇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于取舍之间把握课堂论文_魏铭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