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农的几点思考_农业论文

关于三农的几点思考_农业论文

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论文,农村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总设计”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居于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居于首要地位。我国长期实践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约束力,农业上不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把农业摆上首要位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国民经济的历次发展过程中,人们也始终认为农业基础脆弱,是薄弱环节,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究竟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我们今后能否顺利建设集约、持续、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本文拟结合福建泉州实际情况,就“三农”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不忘“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的重要地位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泉州的市情则决定了泉州农业具有更为特殊、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泉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土地面积10865.87平方公里(不包括金门县,下同),人口630多万, 耕地214.5万亩,人均0.34亩,仅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25%和60 %左右,人均占有粮食184公斤,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长期以来, 粮食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是福建省的缺粮大户。正是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粮缺的基本市情,决定了我们对农业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历史与经验的总结。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国“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业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7页)18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得出的经验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而排在首位的是“无农不稳”。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农产品供应直接关系城乡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物价的稳定;农业还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乡镇企业的绝大部分原料,更要靠农业这个母体供给;农业还是外贸出口的重要保证,有关部门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是,农业与外贸出口的相关系数高达0.93。一旦农业出现大的波动,首先是吃饭这个头等大事要牵扯人们极大的精力;再是好多工业品因缺原料而无法生产,从而市场商品短缺;外贸出口也会因缺乏货源而萎缩。这样一来,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从而影响到社会稳定,以及工商等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三者的关系,在强调“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同时,决不能淡忘“无农不稳”这一首要前提。

(二)实现战略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基础也在农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个战略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第二个战略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战略目标是在下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小平同志“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基础也在农村。从泉州来看,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8%,农业劳动力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的54%,农产品消费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重的51%,农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十分突出。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农村不能实现小康,全市就难以实现小康。农民不富裕,全市的经济实力就难以提高。而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难点就在安溪、永春、德化三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县。因此,抓好安、永、德三县奔小康建设工作,乃是泉州市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下大功夫,始终抓住农业这块不放,打好农业这个基础,“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泉州乃至全省、全国是能够实现的。

(三)思想上要真正达成共识。

我们党历来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人都一以贯之。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不是一个短期的方针,而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不是一个局部的方针,而是一个全局的方针;不仅是农业战线的任务,而且是对全党全国工作提出的要求”。因此,要在思想上达到共识,就必须做到:

1、定发展战略时不忘农业大国的历史和基础。 在具体部署经济工作和制定经济计划时,首先要安排好农业;在研究政策时,要优先考虑农业;在增加投入时,要优先投入农业。要彻底告别“三口”(口头、口号、口粮)农业,杜绝六个方面“农转非”(领导力量农转非、农村工作农转非、农业科技人员农转非、农业劳动力农转非、耕地农转非、农用物资农转非)现象。实行更加倾斜政策,进一步保护、扶持农业这一弱质产业。

2、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济的发展都不能以农业的萎缩为代价。特别是在农业出现丰收,尤其是连续几年丰收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做到丰年不忘歉年苦。

3、任何人、任何时候抓社会事业都不应忘记农业、 农民和农村这一块。真正坚持“七个不动摇”,即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动摇,抓农业的力度不动摇,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不动摇,落实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不动摇,各行各业支持农业不动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动摇,减轻农民负担不动摇。

二、必须继续以“奔小康、建新村”活动统揽农村各项工作

(一)小康是邓小平同志制定的本世纪末要实现的宏伟目标。

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是小平同志设计的、党和国家制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至关重要的步骤。小平同志说:“我国经济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三步走的关键在第二步,第二步为第三步打基础。(《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251页)。

(二)以活动为载体,铁心拼搏,抓好奔小康、建新村工作。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小康是我国九十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福建省委提出,九十年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福建省农村发展的任务是:粮食上两个台阶,农业创高产高效,改革出新的成效,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实现“发达的农业、新型的农民、富裕的生活、文明的环境、健全的体制、坚强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中迈出坚实的一步。根据中央和福建省委的指示,泉州提出在小康建设方面要走在全省的前列,力争在1997年提前三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小康。为此,我们主要采用3条做法:

1、明确目标,描绘蓝图。一是科学地制定小康规划实施方案。 结合市情,提出:实现小康目标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梯度推进”,把原定全市1995年实现小康目标改为1996年基本实现小康目标,1997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二是认真抓好小城镇和新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开发,配套建设,完善管理。

2、发动群众,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各具特色的小康建设路子。 如石狮市积极推行“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同步建设,通过连片开发,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鲤城区采取“近郊先飞、整体推进”的办法,以近郊6 个镇(场)带动远郊5个乡(镇、场)奔小康。 南安市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扶持发展一批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新兴支柱产业,加速小康建设进程。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沿海和山区不同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采取不同的措施,走出适合各自市情、县情的奔小康、建新村路子。如晋江市实施的“115”工程。 具体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奔小康、建新村),坚持一个指南(党的十四大精神、“中特”理论),以为民办实事的形式,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大抓计划生育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小康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全市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综合实力大为增强,跃居全国百强县行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位居山区的德化县委坚持“用德化的典型,治德化的贫穷,奔德化的小康”,提出“唱山歌、吹牧笛、兴陶瓷、建基地”的工作新思路,并层层落实责任制,组织实施“511”工程,即1996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村财增加1万元,每个村新上一个经济项目。曾经是全国贫困县的安溪县既认真接受多方帮扶,又立足靠自己的骨头长肉,在加快茶、果、林、竹、畜牧和食用菌等五大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企业年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劳动力大县的优势,培训、输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外地做工,开辟就业门路,拓宽收入来源。

事实证明,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市的基本做法是对头的,特别是去年初,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攻贫困之坚”,加大小康建设力度以来,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效十分显著。至1996年底,泉州市所有贫困乡(镇)、村都摘除了贫困帽子,最后一批7 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解决了温饱问题。有7个县(市、区)、1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153个行政村和113.43万个农户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分别占县、乡(镇)、村、农户总数的77.80%、85.71%、92.44%和90.30%。小康进程走在全省前列。

(三)围绕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提出阶段性的发展要求,引导农民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早在1995年底,当我市大多数县(市、区)乡(镇)村基本实现小康后,泉州市委、市政府就考虑如何引导农民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跨入宽裕型小康,并向富裕型小康迈进,最终向现代化农村方向发展这个问题。市委书记丘广钟在1996年初就明确提出,已基本实现小康的县(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要在巩固小康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新的发展规划,确立新的工作思路,着实走好“四步棋”:一是提高经济的质量与效益;二是提高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三是搞好村镇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四是确立“人人奔小康”的意识,真正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由“基本实现小康”到“全面实现小康”、“部分富裕”到“共同富裕”的跨越。在总结晋江、石狮两市率先开展宽裕型小康示范村试点经验的基础上,1996年11月,泉州市召开了小康建设研讨会,提出了《泉州市农村建设宽裕型小康初步设想》,并组织专家论证,开展试点。今年初,下发了《泉州市农村建设宽裕型小康方案(草案)》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步伐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努力探索农村走好从解决温饱——基本小康——宽裕型小康——富裕型小康——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路子。

三、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好几个突出问题

尽管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泉州农业、农村经济跟全国一样,也取得很大成绩,但是泉州农业的发展仍然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和突出矛盾。如①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的矛盾,人均占有耕地0.34亩,每年粮食缺口达10 多亿公斤, 占全省的1/4强;②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表现为过度的分散化经营, 农业劳动者素质较低,农业产业结构低度化,尚处在追求低水平的量的扩张上,农业的生产、加工和市场不时脱节,产品档次低,质量退化,名优产品少,竞争力差,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农民缺乏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面对市场举步维艰。“一等产品、二等加工、三等包装、四等价格”的现象没有大的改变;③农业增速与工业增速差距越拉越大的矛盾;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⑤农业基础实力与对外开放不适应的矛盾;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矛盾;⑦农业持续发展与环境日趋恶化的矛盾,等等。当前必须集中力量解决的突出问题有:

(一)经济发展方面,要着重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比较效益偏低是导致农业生产难以彻底摆脱上述这些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要稳定政策。二要增加投入,包括资金、劳力和物资的投入,尤其要发挥农民投入主体的积极性,使国家、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三者都真正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目前,在农业投入方面有几个很值得注意的倾向,如资金投入绝对数年年都有所增加,但真正投到农业的相对数却逐年减少;劳力投入,直接从事于农业的青壮年劳力比例逐年下降,老人、妇女、儿童却成为主力军;物资投入上,化肥用量日益增多,而传统的农家肥却受冷落,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造成“掠夺式”经营。这些都是很值得引起我们注意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三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就是要促进农户与市场对接,推进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四要挖掘资源优势,大做“山、海、田”文章,把农业综合开发向广度、深度方向发展,促进高优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协调并进。五要大搞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六要搞活流通,拓展市场,盘活存量,增加经济总量。七要强化农田水利为主的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八要依靠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九要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实践证明,广大农民群众是政策的执行者、科技的驾驭者、投入的决定者。农业问题,既是个政策问题,又是个农民问题。就是说,政策可以引导农民,农民可以选择政策。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有力,就会引导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反之,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不力,农民就会选择执行其它有利于增加收入的政策,开辟新的经营领域,带动科技投入、物质投入一并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带有职业化、固定化性质,这是农业一旦出问题几年缓不过劲来的主要原因所在。所以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一个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问题,这既是解决目前“三靠”不大可靠的主要途径,又是确保国民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精神生活方面,要逐步消灭工农、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目前,在精神生活方面,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如农民科技文化总体素质较低,生活质量不高,农村文化设施薄弱,一些村镇缺少文化馆、图书室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农民群众精神生活过于单调,等等。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状况、群众风俗习惯等实际情况出发,既要考虑长远目标和计划,又要明确阶段性的任务和分步实施的具体要求。要抓住“学美岭、创五好”契机,组织开展“文明小康示范村”活动,把文明村建设同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结合起来,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功能结合起来,同计划生育、保护土地、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农村“进市场、奔小康、建新村、树新风”的步伐。要重视农民对丰富家庭文化、美化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追求,重视优化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广泛开展评选好婆媳、好夫妻和守法户、卫生户、文明户、文明家庭等活动,推动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每个家庭的文明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要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充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消灭工农、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社会环境方面,要实现文明安全、民主、和谐氛围,着重解决社会治安和居住环境问题。

文明、安全、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遍愿望,也是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向宽裕型小康迈进,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从泉州来看,现有农村社会环境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村镇规划滞后,村容村貌不尽如人意。“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远看一片新,近看乱挤挤”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治安经过去年“严打”后,虽有明显好转,但居民的安全感尚未有较大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提出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等。因此,要确保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下功夫解决社会治安问题以及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生产环境。要从抓“严打”、抓法制建设、抓建章立制、抓管理、抓教育入手,进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促进社会治安根本好转。把“突出一个重点”,实行“三个转向”,即以旧区改造和旧房改造为重点,由侧重沿路建新街转向镇区改造,由占地建房转向旧房改造,由单纯建住宅转向多功能配套建设,作为村镇建设的一个主攻方向,确保居住环境有个明显改善。

(四)领导班子方面,要着重解决“有人管事”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龙头,而领导班子的优劣则是能否发挥龙头作用的关键。实践证明,哪里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好了,领导班子配强了,就能有力地促进那个地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不然。目前,在农村基层各级领导班子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机构臃肿,人员素质不高,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要配强领导班子,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首先要抓好乡(镇)和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对泉州而言,要紧紧抓住乡村换届契机,按照市委提出的“选准一个支书,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致富一个村子”的要求,用系统的观点,根据各个组织的特点,注意最佳配置,把基层组织的各套班子建设搞好,特别要注意村级组织领导班子的配置,一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选配好党支部一班人上,要侧重于那些政治素质好,威望高,熟悉市场经济工作和党务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来担任。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必须切实注意抓平衡发展,促共同富裕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积累物质财富,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1页、364页)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明确提出共同富裕,并把共同富裕作为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对于要如何下更大力量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同上,第374 页)邓小平同志的英明论断,使我们党审时度势,并适时地做出了新的选择,率领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自然会形成一种经济、技术力量上的梯度。这种梯度差别,最终表现在收入分配的差别上。至于在同一地区之间,因为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素质千差万别,个人收入的差别也是实际存在的。要看到目前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存在富市有穷县,富县有穷镇,富镇有穷村,富村有穷户的状况。如泉州地区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县(市、区)中,人均收入和户均收入就很不平衡,有的已是万贯家财,有的还仅处于温饱。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沿海县(市)相差在一倍以上。同样,在山区县也有好镇好村与差镇差村之分。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期,由于我们严重忽视这个差别,因而脱离这些实际,把“共同富裕”等同于“同步富裕”,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严重束缚了地方发展生产力的手脚,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结果长期“共同贫穷”。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这些教训,提出要制定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勤劳先富的经济政策,并指出“一部分人生活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2页)这一“富民论”的思想, 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原则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这一思想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原有分配制度不合理现象的一种有效手段。十多年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大政策,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了各种专业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创建了经济特区,沿海城市实行了特殊经济政策;对有贡献的劳动者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重奖,等等。这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不仅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裕起来,而且使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显然,没有“部分先富”这个大改革,就不可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举全力以攻坚,促平衡发展,促共同富裕。

尽管近年来,泉州市凭借“侨”的优势,“海”的地利,经济迅速腾飞,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占福建省的1/4强, 跃居全省首位。然而,与全市农村要达到共同富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这样宏伟目标相比,还任重道远。泉州市要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真正做到“五有”:

1、“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差异,泉州市沿海县(市、区)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先富地区。在一个县、一个乡(镇)、一个村庄中,那些掌握实用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通过勤奋劳动而富裕起来,成为先富之人。由于这些先富地区和先富的人能够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对促进周边未富地区和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先富”与“共富”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先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后富”的必然结果。

2、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均等富裕”的关系。“共同富裕”绝不能等同于“同步富裕”或“均等富裕”。这是因为目前我们的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能够供分配的产品还很有限,所以不可能做到同步富裕,即使是在同一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内部,也有一个先富与后富的问题,更何况还存在着富裕程度上的差异。只有经过生产力长足发展与进步,才能达到共同的、较小差距的富裕。

具体还应真正做到“五有”:

1、有一种意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所在。

2、有一个班子。要实现共同富裕,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不行。这个班子就是抓扶贫攻坚,抓平衡发展,抓山海协作的班子。几年来,泉州市各级政府都相应成立了这样的工作班子,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3、有一套政策。制定一系列促后进地区加快经济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几年来,泉州依靠改革,增强活力,开展山海协作,采用“结、包、帮、带”四管齐下办法,鼓励先富带后富,努力缩短先富与后富的差距。要在根本上缩小“先富”与“后富”的差距,首要的一条,就是“后富”地区,一定要立足本地的资源、经济等各方面的优势,挖掘潜力,选准各自致富的突破口,依靠改革,增强活力,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从长远看,脱贫致富,既要靠扶、更要靠干,扶持是外因,是外部条件;自力更生、自奋自强是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要缩小“后富”与“先富”的差距,一定要坚决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学会自己走路,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要把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启动内部活力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不断把山海协作引向深入,提高协作层次,拓宽协作内容,应在“结、包、帮、带”四个字上下功夫。

“结”,就是深入抓好沿海与山区“结对子”工作,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培训技术人才,搞项目协作等办法,进一步密切协作关系,促进“结对子”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包”,就是同一个县(市、区)中已富乡(镇)包未富乡(镇),提倡一包到底,不达小康不脱钩,不实现富裕不撒手。

“帮”,就是引导先富起来的村庄,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指导、联办企业、提供劳务市场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村开发资源,治穷致富。

“带”,就是富户带穷户。由经济大户和能人带头,联户办厂,或资金转让,劳力招聘,带动贫困户共同富裕。

再次,是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扶持鼓励,促进“后富”地区发展市场经济。要让技术、人才、资金、原料、设备等生产要素商品化,实行互惠互利原则,让投资者受益。

4、有一套制度。要建立健全一套条块结合,齐抓共管, 全党动手,层层负责的制度。条块结合,部门齐抓共管以及社会各界对经济后进地区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是推动“后富”赶“先富”的重要举措。如泉州市成立的扶贫开发协会和扶贫开发总公司,就是一条有效措施。通过扶贫协会广泛吸收各界人士、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入会,以及开展社会扶贫济困等形式,可以达到先富帮后富的目的。同时,还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在战略上,一方面要充分依靠有利的地理环境,发挥侨港台的人文优势,在构筑海峡两岸繁荣地带先走一步,使晋江、石狮、南安、鲤城、惠安等沿海县市快速发展,成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达到先富的目标。另一方面,要把目光盯在占全市人口总数1.2%(大约7万人)刚刚解决温饱这部分人身上,盯在安溪、永春、德化三个相对落后的县上,坚持“举全市之力,攻贫困之坚”的重要举措,依照“以城带乡,山海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和促进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使全市达到共同富裕。

5、有一笔资金。就是扶贫和促平衡发展的启动资金。

五、必须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直接、广泛、经常地接触群众,能及时掌握群众的意愿与要求;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得靠基层组织一一落实。“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是要按照“五个好”的要求,抓好村级组织建设。说到底是要解决好“有人办事”和“有钱办事”的问题。“有人办事”,就是要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经济组织以及群团组织建设好,要配强配足各套班子成员,特别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有钱办事”,就是村集体要有一定的实力。只有解决了“有人办事”这个问题,配好、配强班子,才能广开增收渠道,使集体经济得以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实力也才会不断增强。反过来,乡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又可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健全和完善,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永春县的美岭村、惠安县的潮乐村等就能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美岭村,这个曾经是出了名的穷山村,如今已成为泉州农村依靠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率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缩影。该村在党支部书记苏新添和一帮人的带领下走活了“要脱贫灯先明,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先办厂”的三步棋,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几年时间,美岭一跃变成全县首富村,199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 元,村财收入225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400万元。 《人民日报》和全国其它大报都在显著位置介绍了美岭村抓党建的典型经验。惠安潮乐村是典型的渔村。前几年,渔业资源一衰再衰,渔民收入一减再减,村财收入也仅仅靠坐收管理费,入不敷出,村干部心急如焚。后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挥全村114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靠艰苦创业精神, 迁走了300多个坟地,建成了工业区,两年来,工业区内28 家创汇企业相继投产,年创产值1亿多元,全村社会总产值2亿元,村财收入200 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发展了经济,稳定了人心,干部群众说: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潮乐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强大动力。

农业是经济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适合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规律。我们搞改革、建设和发展,搞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地位与作用。可以说,没有众多农村人口的积极参与,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建设集约、持续、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也是“空中楼阁”。因此,任何社会形态都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应如此。

标签:;  ;  ;  ;  ;  ;  ;  ;  ;  ;  ;  ;  ;  ;  

关于三农的几点思考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