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更加注重,但是在当前的建筑管理工作中还有着不少弊端,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管理模式的创新,对其问题进行解决,有效的实现提升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创新建筑管理模式,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方法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it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but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till exist many drawbacks in the process,we must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mode,appeared "to deal with related issues,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Based on this,the following i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the autho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 of application,hope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professionals.
Keywords:building engineering;Management mode;Innovation methods
前言: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实现项目的进度、投资和质量目标进行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把工程施工管理与其质量、进度、效率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完工。
1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重要性分析
1.1 是国内生产发展地必然选择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得到新的发展机遇,逐渐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筑工程的企业若想实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应该实现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增加工程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分,保证建筑工程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与时代发展所吻合,进而推动建筑工程行业不断的发展。
1.2 实现科学管理客观的需要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认真学习到科学管理的方法,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提升建筑企业的生产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与时代同步的发展,才能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管理的方法,以保证企业稳定的发展。
1.3 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创新需要严格按照岗位的不同,对其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制定出人员管理的方案,落实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实际生产效率,对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和激发,明确企业员工的责权利分配,落实责权利管理的工作,以保证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序来战,发挥出每位职工职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竣工。
2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2.1改进其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入手,建立贴近市场的组织体系,而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当前的问题是项目管理方法违背了建筑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规律,我们需要建立满足产品、生产经营特点的组织体系,综合治理建筑工程行业,实现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生产力组织方式可以满足自身活动地规律。
2.2调整组织机构
第一,满足弹性生产力的原则。总承包人施工管理与其作业职能进行分离,用工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弹性。
第二,坚持刚性产业结构的原则。总公司可以跨地区经营,并且直接与其业主签订相关的承包合同。
第三,贴近市场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总承包是跨地区经营的,若是采用了高度集权管理的方法,将对其决策准确性和及时性有着直接影响,还增加其管理工作的成本。所以,其组织结构设置必须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集权、分权结合地组织机构。
第四,降低行政成本要求。企业办社会一直都是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满足对行政成本降低的要求,交给社会使其独立的经营。
2.3管理理念的调整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进行更新,因为项目管理的成败最终的承担者就是其管理人员。只有创新了企业管理人员的理念,才能推动项目管理人员观念的创新。若想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其管理人员必须提升自身思想观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下属员工工作,推动企业的发展。对于所发生的多项目和多目标之间的矛盾关系,应该积极的对其进行处理,在竞争中获取生存、发展地机会。加强对成本、质量、安全和进度方面的关系,在确定每个目标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其目标影响范围,比较各方面,做到目标最优化。
2.4用PERT 法制定工程项目进度
计划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是工程项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管理、进度控制的依据,是其他各项目计划基础。若想编制出最科学的进度控制计划,最好的是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将其项目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上出发,把系统中的各要素采用网格图的方式表现出来,经过图形分析、时间参数计算,预料到项目施工中所发生的各影响因素,统筹目标安全,促使项目工程可以按照原定目标进行推进。
2.5对工程项目有效的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职能在于对施工各工序的控制,为确定出组织目标为拟定的计划进行实现,按照事先确定、需要,对其标准进行重新拟定,对各工作进行测量、衡量、评价,及时纠正偏差问题,避免因为偏差影响到后续工程开展。主要包含了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其三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
2.6创新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其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项目部代表着企业形象,
体现出企业实力,是企业获取社会经济效益的根本来源。经过创新工程施工技术,更新施工管理的方法,积极的应用一些施工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市场进行占据。经过加强培养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加大其技术复合型、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技术与经济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为科研技术人员提供出相关的保证。结合其市场确定出产品和技术,而技术创新地关键在于人才,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自身组织结构改善,提高专业人员在其中的比重,进而提升其整个行业的技术含量。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相应对策
3.1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还称为是PM模式,进行该模式的创新在于按照其合同要求,以工程项目客户委托,实现代表业主所开展的全方位、分阶段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3.2构建运营、建造、移交三位一体地创新管理模式,其模式还称为是BOT模式,在实际上这个模式作用是利用对私人资本融资和建造,实现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
3.3建立风险型的建筑管理模式。风险型管理模式被称为是CM模式,风险型的建筑管理模式有着较强地两面性,在实际上这种模式优点是实现了建筑工程提前的开工和竣工,所包含地管理业务量较少,风险系数低,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实际施工中实际总成本涵盖大量不确定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工程招标、设计阶段。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经过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完善其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水平,促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的利用其资源,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在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和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凌海波.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2(4)
[2]张月新.丁忠良.吴伟民.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7)
[3]徐伟柱.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2)
[4]胡志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论文作者:鲁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对其论文; 模式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