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奎聚小学 261300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只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地,并且能够高效地配合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教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必须要求学生主动配合自己的工作,使班级管理有成效;反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会遇到重重问题。为此,要想让小学生配合好班主任的工作,必须向小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遵守学校、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好习惯,让学生主动乐意配合好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一、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有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热爱全体学生,坚定的教育信念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准备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是好学生,或可以教好的学生,都有其优点和才干。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工作中不畏艰难曲折,顽强而耐心地工作。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就应该在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好学生和坏学生上下工夫。班主任的任务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故就必须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中,首先让学生们明确一个共同目的:使班级各项工作都能有序地开展,人人都有责任心和荣誉感,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实际工作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这样可以相互交流,培养感情,获得情感的满足。不仅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做事讲责任的思想,而且把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布置、材料准备……这些事情都放手给学生去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庆元旦活动中,让班干部和专长的同学带领全班同学排演节目、布置环境、尽情联欢,包括活动结束后打扫教室,都尽心尽责,这次活动同学们都十分兴奋,十分投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尝到了各种滋味,得到锻炼,责任心逐步增强。
二、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就有“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之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按规则办事”已成为一个基本准则。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中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意识越强,则说明人们的素质越高,社会越进步。学校是培养学生学知识、学做人的地方,让受教育者形成规则意识,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点,因为没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受教育者就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因而学校管理,对此不能等闲视之。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必须从完善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加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如学校开展春季防传染病工作中,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首先要做到,讲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开展清洁卫生工作是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他们必须要配合班主任的清洁卫生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做好春季防传染病工作还要做哪些?如何才能做好?一般来说,每个小组轮流做清洁的方法开展清洁管理,如每天早上开窗通风、地面洒水,下午放学消毒等等,如果哪个小组做清洁卫生的质量不合格,该怎么办?通过班主任的引导,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开始制订一系列的奖惩规则。学生开始制订清洁卫生检查的指标,做清洁卫生做得不干洁的小组要受到惩罚;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学生要受到惩罚。班主任只有让学生树立规则的意识,学会制订班级规则,并且愿意主动受班级规则的约束,班级管理才能高效地进行。
三、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人文意识
要让学生树立人文意识,班主任必须要有较高素质的人文知识和修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自己要注重细节,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良好的人文素质。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应用人文意识的角度来看待班级管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开展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为了大家、为了集体。当学生能够学会用人文意识看待班级管理,能够用班级管理的规则约束自己,用人文意识宽容他人以后,班级管理的开展氛围才能变得和谐。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核心是“如何做人”,即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真正从内心深处去爱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坦诚相见,本色示人,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就可以充分地表现出来,强烈的学习兴趣才是成功的深刻而持久的动因。
总之,班主任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为了给班级管理工作打好基础,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并且能够高效地配合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优化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作者:李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意识论文; 规则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班级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