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年度转载论文分析与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学论文,报刊论文,人大论文,年度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教育学界对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前瞻式的思考。本文在对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所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教育学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做了归纳和分析,并对未来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一、2009年度学术论文转载概况
1.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年共设置专栏15个,转载学术论文278篇。具体来说,主要设置的栏目有理论探讨(45篇)、比较教育(38篇)、教师与教师教育(34篇)、教学与课程(30篇)、教育政策与制度(27篇)、教育史研究(27篇)、德育研究(23篇)、教育科研(19篇)、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11篇)、教育与经济(9篇)、教育技术(6篇)、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3篇)、教育社会学(3篇)、其他(3篇)。除此之外,在论点摘编部分,《教育学》还摘录了70篇文章(见下页图1)。
2.源杂志全文转载量排名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的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如表1和图2所示,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教育学报》、《教师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学术月刊》、《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当代教育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与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等(见表1)。
3.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从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的性质来看,与往年一样,高校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有248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来自高校,占据了89.2%;另外还有30篇文章来自科研机构及其他单位,占11.8%(见图3)。
就高校来讲,第一作者所属的单位仍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分别以32篇、25篇和16篇排在前三位。此外,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也有论文转载(见表2和图4)。
就教育科研院所来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分别以6篇、3篇和2篇排在前三位,此外,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天津教科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也有论文转载(见表3)。
二、教育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
(一)教育改革:成就、经验与展望
在本年度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中,出现五组《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专栏和一组《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专栏,各个学科都在对本学科理论发展进行系统的回顾与反思,以便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的学者将中国教育改革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改革的性质定位、背景认知、路径选择、价值诉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①有学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科学建设和发展情况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问题、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进行细致的剖析,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还需要处理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关系、外国教育经验与本土经验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②有学者对30年来的教育学研究进行了回顾,认为教育学研究在研究范畴、分支学科、理论基础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③有学者提出人的解放是30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④有学者对30年来中国教育学的学术话语划分为“反政治化的政治化”阶段、“知识化和专业化”阶段、“超越知识的文化追求”阶段,提出把严谨的学理、宽厚的知识与人文情怀、人文化探究和表达方式统一起来,是教育学者的可能选择。⑤有学者对30年来教师教育改革的进展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教育不仅实现了从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变,而且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政策措施,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⑥有学者提出三十年来中国教育技术改革发展的经验主要有高层统领、大师引领、人才优先、阵地助先、特色发展、精神彰显等。⑦有学者对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六十年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六十年农村教育结构的演进深受宏观政治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演进取向与演进特征。⑧
(二)域外的教育改革:理念、困境与启示
教育改革是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不仅我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其它国家或地区也在进行教育改革,而且域外的教育改革有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域外教育改革实践进行深入剖析,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政治色彩,在教育理念影响之下进行的教育改革,也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或政治阶级的特征。英国保守主义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潮,其基本理念是注重传统、等级制、社会秩序、国家权威、自由市场和渐进式改革等,对英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渐进式变革、教育等级制、教育国际化、教育市场化等方面。⑨与保守主义相对立,自由主义对教育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公共教育改革运动。北欧国家公共教育改革的市场化、民营化、学校竞争、权力下放、扩大父母选择权、目标导向的绩效管理逐步由理念走向实践,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性教育改革话语。⑩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也对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带有浓重后现代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顺利成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的依据与动力。(11)
2.教育改革的困境
教育改革必须对现有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进行相应的变革,而任何改革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来自各方的限制或阻碍,致使教育改革频频处于困境。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旨在提高公共教育效率的教育公共治理改革,其话语选择大体上有三个范畴:现代性的政治哲学话语、公共服务治理的空间结构、官僚制/后官僚制。由于这些范畴自身充满着诸多冲突,因此,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面临着两难的选择。(12)与公共治理改革教育类似,在拥有多种族和大量移民的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同样遭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和谴责。文化多元与社会共识价值、国家核心价值之间的关系,多元文化的保存与少数民族成员社会阶层流动冲突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进程。(13)在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改革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内容,也受到了美国文化冲突的严重影响,因此,对新的文化冲突的调适就成为课程改革政策调整变化的重要依据。(14)
3.域外教育改革的启示
当今世界是一个复杂矛盾体,机遇与挑战并存,并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各国教育问题依然存在相同之处。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提供的是一种工具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强调特定的几种技能,过于看重狭隘形式的个人主义,同时削弱了个人将自身看做社会成员的可能性和现实必要性。这就决定了工具性教育在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时显得较为无力。那么,民主教育,这一以寻找“好的社会”—— 一个在正义、公平和人类共同人性意识之上构建起来的社会的教育便成为当下之需。(15)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各国教育改革必须着眼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在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已经从早期的对入学机会均等和参与教育过程均等的要求,发展到了现今对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均等的追求。(16)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支持的理念,经历了从宗教慈善到国家福利、从追求入学机会均等到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从关注公平到公平、效率、自由兼顾的过程。当前我国政府应承担起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支持的主要责任,注重效率,从关注入学机会均等(“一个不能少”)到逐步追求学业成功机会的均等(“不让一个掉队”)。(17)同样,在特殊教育领域,全纳教育及其理论范式的存在不应以取消、禁止其他理论范式为基础。我国特殊教育研究需要克服研究方法中个体经验式和纯哲学思辨式两种流弊,加强实证研究的规范与传统,使特殊教育学科体系建立在科学经验研究的基础上。(18)此外,在借鉴国外教育改革的经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外教育改革领域中存在三重“迷雾”,它们分别是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教育改革的文本掩饰和教育改革的实施程度与效果。所以必须穿过这三重“迷雾”,真正了解国外教育,才能进一步明确国内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19)
(三)教育法律研究:教育分权
在教育法学研究中,学者主要关注的是教育分权问题。这里的教育分权可作两种理解,第一种是指教育权在政府、社会和学校间的分配,第二种是指教育权在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分配。前一种教育分权是教育法学领域的学者研究的重点。
有学者认为,教育分权的客体是隶属于第三部门教育领域的一种公共权力,它包括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学校自主权。教育分权的授权主体与权力来源主体一样,都是政府。教育分权的受权主体是社会与学校。基于此,教育公共治理的合理模式应当是“有限的政府、规范的市场、专业的社会、自主的学校、自觉的公民”共同构成的治理格局。(20)有学者认为,从政府角度来说,教育分权应该明确政府的责任。(21)有学者指出,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社会阶层易于流动与社会结构开放的社会,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安排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政府必须视教育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22)还有学者认为,从社会角度来讲,主要考虑建立市场参与教育事务的运行机制,建立教育社会组织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当前,教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滞后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应采取促进教育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些对策,包括采取多种模式、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厘清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范围以及培育市民社会等。从学校层面上讲,主要考虑赋予学校自主权的问题。(23)也有学者在学校法人问题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学校法人治理是赋予学校自主权的重要方式,学校法人问题的研究进展经历了三个关键期,并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及推进学校法人问题研究的设想。(24)
对于第二种理解,有学者认为,我国教育立法权由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共同行使,中央层次的教育立法进展较快,地方立法尚待发展。教育行政权的结构为中央集权型,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又存在不同类型或程度的分权,集权与分权的特质并存于教育改革当中。教育司法权主要由地方人民法院行使,功能虽发挥较晚,但对教育法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待于进一步拓宽介入范围并处理好与学术权的关系。(25)
(四)德育社会学:诠释德育改革的新途径
从公民教育的角度出发论述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走向依然是德育领域研究的焦点。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民享受到科学昌明的幸福,但是如果掌握科学的人缺乏公民意识,也会将科学的成果加害于人民。(26)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是教育实践中重要的社会化教育形式。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公民教育的产生与道德教育的转型,它们之间通过功能转换与合作形成了一种与现代化进程一致的动态关系,我们需要在认识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化进程的情况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27)道德与公民教育,不在于树立道德楷模,而在于全民遵守公认的、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我国当代道德价值体系应当通过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人文理念和当前道德规范而逐步建立和完善。公民教育的关键在于,在灌输正确道德价值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道德环境,引导人们经常地反省自身行为,并通过对日常规则的诚履笃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8)
从政治形态上讲,“公民”实际上是一个德性概念,他是人与人类演化过程中的政治规定性和国家规定性的社会组织形态的产物,更是教育的产物。人类从蒙昧状态、野蛮状态到文明状态,始终不能失却氏族特征,越是现代化的国家,越突出地表现出氏族社会的气质,这个气质通过教育遗传下来。国家与民族的和谐与亲合,就来自于大家是一家人——氏族。现代社会的根本德性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恰恰是氏族社会的根本原则。这样的德性近代以来是通过现代化实现的,所以,公民不仅是人的概念,而是一个实践。公民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主体,更是教育的启蒙主体。(29)因此,公民教育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明确把公民教育提升到国家意志的层次。将塑造、培养现代公民上升为国家意志,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我国教育目标方针,构建以学校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公民教育社会体系,奠定和谐社会的公民基础与精神基础。(30)也有学者提出文化传统潜在地影响着一定社会人们的生存样式和思维方式,具有深刻的预制性功能。这种文化传统的预制性可从根源性、特殊性和生存性的角度去理解,公民教育的定位必须考虑以此为前提。(31)
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研究德育问题、实现道德教育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也成为许多德育学者的视角。社会学研究具备对道德教育改革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研究道德教育改革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对道德教育改革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历史与现实则是对道德教育改革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两条基本路径。(32)德育改革和社会环境的改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学校德育之“德”如何适应社会之“道”?有的学者认为社会道德现象的三维结构分别为实践经验、实践理性和实践假说,从社会道德现象之中不同实践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实践经验是基础,实践理性是主体,实践假说是目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当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合乎这样的逻辑要求,社会道德现象的结构就处于和谐状态,社会道德就会凭借自身内在的逻辑力量赢得发展与进步。因此学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道德的实践教育和优秀文艺作品的熏陶,促成学生情感的转化,进一步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信仰信念,以满足社会之“道”的需求。(33)另一方面,也可在制度德性的变革中转变社会风气。如有的学者就认为制度德性是影响社会风气的根本因素。在社会转型期,制度德性的缺陷使社会风气处于混乱状态。构建和谐的社会风气需要我们变革经济制度、行政制度、文化制度和个人权利制度的德性,积极引导人们过有道德的生活。(34)
最后,还有学者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探讨了德育和社会学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社会的价值困境迫使人们通过道德责任重新确立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承担道德责任,需要重建责任主体,在理性自觉中体悟责任价值;面向生活,在活动体验中增强责任践履能力;尊重介入,在学会关心中体验责任情感;把握层次,在循序渐进中升华责任境界。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5)在教育的伦理特性受到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挑战的今天,强调“以善律教”是办好公共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教育伦理规范体系自身是合理的,且其设定的内在基础为广大教育者所理解和自觉认同,教育伦理所追求的教育善才是可能和可行的。教育伦理规范的合理性含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两方面;其内在依据在于教育伦理之应然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价值表达和价值期待,是教育主体间人伦关系和谐的本质要求,是丰富的教育经验积淀而成的教育实践理性。(36)还有的学者作出关于社群主义道德教育的合法性判断。认为在价值虚无的时代,介绍、引进社群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社群主义强调道德教育要注重共识价值和核心价值的培养。但同时指出,社群主义的道德教育在我国不仅不具有完全的民意合法性,而且不具有文化传统的合法性,尽管它具有超越的合法性,但其提供的超越却是危险的超越。(37)
(五)教学与课程研究:用理论与实践彰显教育科学的规范性与人本性
2009年,学者在教学论与课程论领域不断探求着学科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并在完善理论建构的过程中观照教育实践,注重帮助学生实现自由、个性化的发展,充分彰显着教育研究的人文关怀。
1.教学论:坚守学科的专业取向
教学论的学科地位及其与课程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学体系构建的焦点问题。在“大课程论”的拥护群体日益壮大的今天,教学论通过对其专业取向的不断省思和深入研究,坚守着自身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严密性。核心概念探析是教学论问题与理论研究的基点,有学者对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究,认为这两个问题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但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常常被泛教育的解释混淆了。(38)只有澄清教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能“名正言顺”地开展各项研究。在对教学知识的认识上,多数研究者常会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将理论性教学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知识对立、分割甚至孤立。因此有学者提醒:唯有以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向度,建构教学知识统一体结构模型,才能回归教学知识的本真状态,为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知识论基础。(39)有学者还关注到了“教学理解”的概念,认为教学理解作为一个原生性与本土性词汇,概念的形成与出现受启于哲学解释学,通过对哲学解释学视野中的“理解”概念及教学理解概念的语义所指进行分析,可发现其间存在诸多阙如之处,这值得我们在构建教育学概念时加以深思。(40)教学论研究本身和学科建设问题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有学者认为教学论既究教学事实之理,也求教学价值之理,因此可从“事实之学”和“价值之学”两个维度来分析困扰教学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为其寻求脱困之路。(41)也有学者认为教学论学科正遭遇着认同危机,外在原因是课程论研究的日益凸显,内在原因在于教学论自身指导教学实践功能的萎缩,要论其根源,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模糊当属关键因素。(42)
2.课程论:聚焦课程内容的多元追求
2009年,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正在成为支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它使课程论研究者们将关注的目光不断聚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建构问题上。片面的、专制的、忽略学生个体知识的课程内容正在受到质疑,诸多学者在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感召下不断实现着课程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教材是课程内容呈现的主要载体,有学者探析了教科书的空无内容问题,认为在意识形态的干预、编审者的视阈局限和教科书更新缓慢等因素的影响下,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有的偏于社会价值,有的偏于学生发展价值,有的偏于知识价值,正视这一问题对教材编审、教材使用和师生教学都有重要启示。(43)知识是课程的内核,课程变革从本质上说就是知识观的转向,个体知识的凸显和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知识观变化的突出特点,因此有学者从主体构成、基本向度、认知方式、来源和发展过程、实际内容、基本性质、知识信念几个方面论述了个体知识的课程论意义。(44)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知识观,还有学者归纳了变革论者的多种主张,分析了变革背后的成因,并就“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观的合理性进行了阐释。(45)还有学者在“政府与市民社会”的框架下展开对澳门课程变革机制的探讨,主张应在肯定课程持分者(市民、学校、阶层、办学实体、政府)课程需求的多样性及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各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扩大课程讨论的空间,在课程领域多元权利主体间达成课程共识,从而推进课程变革。(46)此外,还有学者探索了文化视域下的地方课程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地方课程对于个体谋生、促进个体价值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主体性发展、维系社会关系、形成地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促进地方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47)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课程研究的本土化转向。
(六)教育史:史学理论研究的困惑与争论
教育史学横跨教育学和历史学,其学科属性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是什么?怎样研究教育学?研究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学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首先是教育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作为教育学和历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大部分学者认为教育史学应该隶属于教育学科之下,但是有学者从教育史学的发展历程出发,认为教育史学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 ,(48)引发了学界的争论。讨论教育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不是无稽之谈,因为只有确认了教育史学的学科属性,才能进一步解决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重点、视角以及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等问题。其次是教育史的研究对象问题。教育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史料、教育活动、教育实践、还是教育规律?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学者们对此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只是史料,而且应该包括研究者本身的思想以及理论立场 。(49)有学者则认为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教育思想史、制度史,还应该包括教育活动史。除此之外,教育史研究不仅应该包括研究具体历史现象的实证研究,而且应该包括形而上层面的教育史理论和方法研究。(50)最后是教育史的方法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史学理论一直都是中国学者研究教育史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研究范式。有学者总结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论:历史事件叙述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历史规律解释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进程中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有学者则从历史理论研究发展过程的角度提出,教育史学的研究除了应该注重叙述史的研究之外,还应该结合主题研究史的方法,同时要注重研究者本人的实践参与 。(51)有学者则试图重新建构教育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教育史学的方法论应该包括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及西方史学理论家的观点);一般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等。(52)
以上是学界从宏观层面上对教育史的理论研究,他们对教育史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方法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虽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在争论中激荡着思想的火花。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了教育史理论问题,有学者从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当下困境出发,在充分关照西方历史学科功用及部分国家教育史学科功用发挥途径的基础上,确立以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为指导思想,以充分发挥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教师职业发展功用、教育学科发展功用 。(53)有学者则从地方教育史研究入手,指出地方教育史不能成为全国教育史微型仿制品的制作,地方教育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揭示国家教育机制与地方教育机制相互交融、碰撞的过程及其规律、特色。(54)这些微观层面上的研究为宏观上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同时也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范例。
(七)教师专业化:从一般到具体的全面提升
在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之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高质量的教育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而教师专业化是保证高素质教师出现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认识,近些年来教师专业化一直是教师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2009年,教师专业化仍然是一个重点。
1.教师专业化的一般理论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教师专业化也需要深厚的理论作为基础。随着对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深入,学者尝试从新的视角展开对此问题的研究,以便丰富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有学者从文化感应观的视角来研究教师专业化问题,认为文化感应观是对周遭的文化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感知和应答的一种观念,具有包容性、选择性、动态参与性特征,文化感应观有助于教师对文化多样性做出应答。文化感应观影响着教师的角色认同、工作态度、价值观念、教学风格等,可以从学生观的培养、教学的改进等方面促进教师文化感应观的形成。(55)有学者认为,教师在线专业发展(OTPD)是一种转变教师专业发展传统模式的新模式。所谓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指基于网络的、交互式的专业发展经历,其产生的背景是时代变革对教师的新要求、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弊端、网络技术的崛起与发展,其潜在的优势是参与弹性、功能多样性、在线共同体的培育、持续性的支持,其面临的挑战是教师的参与动机、技术限制、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等。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领域,OTPD研究也面对着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56) 还有学者将创造性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最高目标,认为创造性教师是具有创造教育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三足鼎立”课程模式是以在创造性教师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创造学、创造心理学与创造教育学等三门学科为基础的、以培养创造性教师为目标的课程模式,其构建可以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57)
2.教师专业化的具体方面
在一般的意义上,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师的知能、道德、权利、组织等方面的专业化,而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专业道德和专业权利两个方面。
在教师的专业道德方面,有学者在对近年来国际教师专业伦理研究重要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认为教师专业伦理是在各种专业人士与其它社会成员,特别是这些专业服务的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中初显端倪的。教师在专业伦理实践中遭遇到了几类困境:源于伦理价值间矛盾的伦理困境,教育活动中的权力互动形成的伦理困境,以及学校内部的力量对比所推动的伦理困境,教师走出专业伦理困境的可能路径是从规范伦理迈向德行伦理。(58)有学者将奉献精神作为研究教师专业道德的切入点,认为奉献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之一,奉献精神意味着,教师为了学生的福祉和发展,应该最大限度地履行其职责,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不仅应当认同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而且必须以其切实的行动来践行奉献精神。(59)
在教师的专业权利方面,有学者将专业权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认为在教师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现实背景下,应该向教师适当地赋权,只有通过向教师适当赋权才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省意识,拓展教师专业提升的空间,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60)还有学者专门对教师专业权利中的核心权利——教学权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学权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权利,它是一种制度性权利,具体包括:第一,教师有权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第二,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第三,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与此相应,教师在行使教学权时应该做到: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不能任意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推陈出新,尊重自己和学生的话语权;评价学生要科学和客观。(61)
三、教育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在对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刊载文章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 2010年的教育学研究可能会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1.对已有改革成果的巩固与改进将成为难点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可以提供借鉴,虽然三十年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在此期间进行了宽领域、深层次的教育改革,这段历史却可以给今后的教育研究提供足够的材料。经过三十年的时间,我国的教育改革可以说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如何从理论上找到一个既能巩固前期改革成果又能去除前期改革弊端的思路将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2.探索学校办学体制的新出路
学校是连结政府、社会、教师、学生等主体的中介,学校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的程度。正因如此,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市场化导向的教育改革中形成的办学体制损害了教育公平的价值之后,我国在教育公平的价值指导下叫停了转制学校,均衡发展公立学校,这些措施又存在损害办学体制多样化的危险,如何找到一条既能保证教育公平又能维持办学的多样化的办学道路将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3.寻求教师专业化基本理论的突破
高质量的教育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依靠教师教育的创新,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如何专业化,在这一逻辑链条中,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关键环节。自教师专业的理念出现之后,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就成为一个问题。我国学者虽然注意从文化感应观、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和创造性教师等视角寻求教师专业化的新的理论生长点,但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的特殊性,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等教师专业化的基本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这些基本问题却是解决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因此应该成为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
注释:
①石中英、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
②顾明远.中国教育科学走向现代化之路纪实——纪念共和国建国60周年[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1).
③郑金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教育学研究[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7).
④冯建军.人的解放: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教育的主旋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3).
⑤于述胜.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
⑥张斌贤、李子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3).
⑦陈琳、王运武.我国教育技术改革发展三十年[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7).
⑧张乐天.我国农村教育结构演进六十年[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1).
⑨易红郡.英国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2).
⑩贺武华.北欧福利国家新近公共教育改革共性概略[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7).
(11)邓猛、肖非.全纳教育的哲学基础:批判与反思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3).
(12)潘希武.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选择困境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3).
(13)白亮.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困境与反思[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5).
(14)李宋昊、肖正德.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调适:美国的经验与借鉴[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7).
(15)(南非)克莱因·索迪安.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特征及其发展前景[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8).
(16)钟景迅.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及其特征[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10).
(17)余秀兰.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发达国家的理念及其嬗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4).
(18)邓猛、肖非.全纳教育的哲学基础:批判与反思[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3).
(19)阎亚军.国外教育改革领域的三重“迷雾”[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 (5).
(20)姜美玲.教育公共治理:内涵、特征与模式[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8).
(21)刘淑华.教育分权内涵再探[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2).
(22)张菀洺.我国公共教育的政府责任与制度安排[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8).
(23)胡伶.教育社会组织发展与教育行政职能转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6).
(24)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评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2).
(25)申素平.教育改革进程中我国教育权的结构与分配[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4).
(26)王晓辉.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的构建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7).
(27)付轶男.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9).
(28)王晓辉.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的构建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7).
(29)毕世响.公民:道德教育中“人”的政治形态支撑意义——人与社会、人与国家[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2).
(30)时龙.现代公民教育:国家意志与教育理念[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2).
(31)李萍、童建军.文化传统的预制性与公民教育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5).
(32)齐学红、孙启进.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分析框架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6).
(33)沈兆乾.学校德育之“德”如何适应社会之“道”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2).
(34)刘超良、杜时忠.社会风气:在制度德性的变革中转变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8).
(35)梅萍.现代价值困境与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1).
(36)糜海波.教育伦理规范建设:设定“应然”与昭明依据[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5).
(37)严从根.社群主义道德教育的合法性判断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7).
(38)杨启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
(39)杨鸿、朱德全.论教学知识的结构[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3).
(40)王兆璟、陈婷婷.教学理解何以可能——概念来源及相关意旨反思[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2).
(41)李森、潘光文.教学论研究的事实与价值之思[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
(42)金志远.论教学论的学科认同危机及其根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0).
(43)石鸥、李祖祥.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与教师的应对[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6).
(44)余文森.论个体知识的课程论意义[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3).
(45)赵婧.“课程知识观变革”之检视[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6).
(46)郭晓明. 市民社会与课程——澳门课程变革机制的反思[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9).
(47)孟凡丽、吕红日.文化视域下的地方课程价值探索[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5).
(48)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6).
(49)周采.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教育史研究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1).
(50)周洪宇.对教育史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6).
(51)郭法奇.再论什么是教育史研究[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2).
(52)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6).
(53)王保星.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困境与超越——基于我国外国教育史学功用的历史分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0).
(54)王建军.对地方教育史研究的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8).
(55)傅林.文化感应观与教师专业发展[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
(56)王美.教师在线专业发展(oTPD):背景、研究、优势及挑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3).
(57)王伟清、肖军虎.创造性教师培养的“三足鼎立”课程模式及其构建[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0).
(58)宋萑、张倩.教师专业伦理实践困境与解困路径[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2).
(59)周兴国.论教师的职业奉献精神[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7).
(60)刘金华.论教师赋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9).
(61)陈亚东.教师教学权行使的边界 [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12).
标签:教师专业化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教育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 公民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