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1]2000年在《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强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把它应用到研究我省农业发展状况的实际中,为科学指导我省的强省建设提供量化依据。 在对农业强省的内涵和标志进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大”与“强”的辩证关系;结合这两方面内容及国内各种围绕农业发展的评价问题展开的研究,对农业强省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包括综合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评价指标4个层次,22项具体指标的强省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这套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全国30个省市的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总排序,从而明确了目前我省农业在全国所处的位次;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划分了农业发展水平的强、中、差三个等级并给出了当前强省的量化评价标准,指出了我省农业在全国虽位居第十,但仍未达到强省水平的发展现状;通过实际数据计算得出的这一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各省进行独立评价的依据。 通过进一步逐层深入的评价分析及东三省范围内进行的横向对比,找出了影响和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弱项指标;针对这几个弱项指标所反映出的我省农业现存的问题,扼要地提出了四点对策及建议。 进一步扩大指标体系的应用范围,建立了回归——马尔科夫链联合预测模型和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综合评价结果所揭示的权重大、位次低的粮食单产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及农业总产值指标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估计出我省与强省之间存在的差距年限;通过对未来十年我省农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并参照我省2010年的农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战略目标,预计我省到2010年有望跨入强省行列,实现强省目标。
彭素, 胡新艳, 罗必良[2]2012年在《“农业强省”的综合评价:以广东为例——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通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分别对我国25个省的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农业综合竞争力仅次于山东,其比较优势和农业的"强"主要体现为结构的高度化以及一定程度的"协调性",而劣势和缺陷则主要体现在供求失衡下的粮食安全隐忧和粗放式增长方式下的可持续性问题;进一步的聚类分析表明,我国25个省区可以划分为六大类型,其中广东省属于结构优化型。
康艺之, 万忠, 方伟, 林伟君[3]2010年在《广东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广东现代农业建设特点,从农业强省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入手,建立了广东农业强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该指标体系对国内几个主要农业强省进行分析评价,明确了广东农业发展所处的客观水平,为下一步开展农业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
丁俊杰, 许永花, 谢春芳, 马淑梅, 郑天琦[4]2004年在《AHP在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通过定性分析建立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AHP法研究并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应用VF编程实现AHP的计算过程。
王晓燕, 王福林, 乔金友[5]2003年在《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综合评价方法为理论基础,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强省的主要特征,依据系统目标设计原则,经分析筛选建立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共分4级),为农业强省评价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翠艳[6]2008年在《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明确一套科学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75%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全省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且由于河北省区域特点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于其他省份和地区,因此,建立能够全面、动态地反映我省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推进河北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通过层次分析与综合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并结合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构建出包括27个量化指标的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建立的是一个统一指标下的分类结构指标体系,改变了以往指标体系只有一个临界值的状况,分设两组指标相同,但赋值和权重不同(表明不同地区的侧重点有所差别)的低中值(低中等收入地区参照值)和高中值(高等收入地区参照值),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动态过程。利用所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全省以及各地市新农村建设的达标进程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本文对近3年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达标进程进行整体评价。结果发现,全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各部分的上升幅度有一定差异,各二级指标的实现程度也有一定差异。其次,为了对全省各辖市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文选取我省具有代表性的石家庄、保定及承德3市分别进行进程监测和分析,指出了处于较发达、一般及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的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和薄弱环节。最后,文章依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针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阚丽丽[7]2008年在《东部沿海五省市新型工业化水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国家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贫弱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当代经济科技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不能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基于此,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了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论断。这一论断是基于对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总结,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出的,对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工业化是国民经济工业化的基础。研究探索适合于一定区域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既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中央决策的具体行动。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同属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分别位于我国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三个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发展速度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区域。近几年来五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居于全国前五位,总量占全国的近一半,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五省市的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把握各地区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实现程度及发展趋势,找出地区间发展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五省市新型工业化的规律,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更好的指导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各省市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制定未来的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及比较分析的方法。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两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理论研究。一方面,阐述了工业化的主要观点及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另一方面,从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论、人力资本理论、信息经济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这几方面论述了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并比较了新型工业化与西方工业化和中国传统工业化的区别。第二部分对鲁、苏、沪、浙、粤这五个东部沿海省市的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整体运行概况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分析,并运用传统工业化阶段划分法对五省市工业化所处阶段进行了判断。从总体上来判断,江苏、浙江和广东均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末阶段,上海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而山东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第三部分运用文献调查法、频度统计法结合专家咨询法,遵循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在指标数据可收集的前提下,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效益水平、集约化水平、生态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这七方面出发,构建了五省市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了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同时构建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模型及定量判断划分标准。第四部分运用五省市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模型对沿海五省市2000-2005年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判定,得出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及排名,对五省市六年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实现程度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判定和比较分析,运用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成果,从七个方面对新型工业化各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各省市的优劣势。主要结论是:山东省新型工业化水平低于其它四省市,且发展速度是五省市中最慢的,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阶段初期。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位居五省市第四,年均增长速度慢于上海和浙江,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阶段。上海市新型工业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与其他四省相比优势明显,已进入新型工业化高级末阶段,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浙江省新型工业化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位居五省市第三,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阶段。广东省新型工业化水平位居五省市第二,但与上海相比仍差距较大,且发展速度缓慢,仍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中期阶段。第五部分通过五省市新型工业化的比较分析,得出山东省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就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人口基数大且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及利用率较低;科技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化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针对山东省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从长期和当期两方面提出了山东省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长期对策:(1)在发展思想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2)以教育为发展基础,实施人才强省战略;(3)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4)以科技为发展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期对策:(1)打造山东半岛现代制造业基地(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4)提高信息化水平,带动工业化跨越发展;(5)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6)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7)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8)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马惠兰[8]2004年在《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国家制定区域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布局政策,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空间配置合理化的基本依据,也是各区域内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制定正确的农业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重要前提。是一个既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和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是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和方法,从实际出发,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探讨。本文在界定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的定义和内涵解释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各项因素,构建了一个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设计了一个由1个目标层、2个指标类、12个指标层和52个指标项组成的四级层次的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选择了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模型,用于对具体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和分析。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这部分研究主要是对我国农业和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区域差异以及新疆种植业农产品比较优势区域差异与变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运用理论研究部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综合性、可比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和简化,建立了一个由6方面因素16项指标构成的区域农业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农业比较优势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单方面因素评价,定量描述了各省市农业在全国范围中的地位;其次,运用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模型,对31个省市种植业中主要的17种农产品进行了比较优势测算分析,定量分析了我国种植业中同一种农产品在各省市的比较优势区域差异和各省市内不同种农产品之间的比较优势差异;第三,以新疆为例,运用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模型,选取了1991—2002年新疆种植业13种主要农产品,按南北疆两大产区和14个地州市分别进行了比较优势测算和变动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新疆种植业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的结果与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一个涵盖农业生产本身以及相关要素、关系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众多,在这些因素中,农产品价格和质量是构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自然资源条件、要素禀赋、农产品营销、政府、生态环境、农业经营体制、历史发展基础与区域文化、区域特色产品等是影<WP=9>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综合系统。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就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评价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除了用定性分析加以理论推断和描述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指标的选择和确定必须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基础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3、我国31各省市农业比较优势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其差异状况基本上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一致。表现为具有农业比较优势的省市均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市,而缺乏农业比较优势或处于较高劣势的省市基本上都是我国中西部经济相对不发达或落后的省市,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省市,农业比较劣势也越强。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大,总量高、农业人口比重高的许多农业大省,农业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处于劣势地位。说明在我国农业大省不能等同于农业强省。4、我国各省市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表现为:①全国各省市种植业同一种农产品比较优势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②各省市内不同农产品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差异。而且,无论各省市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是相对发达还是落后,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其各自具有优势的农产品。5、新疆农业整体上在全国处于劣势地位。但在棉花、甜菜、葵花、葡萄、梨、小麦、玉米这7种农产品生产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优势。其中棉花、甜菜和葡萄这3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均居全国之首。6、新疆区域内两大产区和各地州市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也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①南北疆两大产区种植业生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北疆种植业以粮、油、甜菜生产为主,南疆则以粮、棉、水果生产为主。②南北疆两大产区内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存在很大差异。北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少,而且还在继续减少;南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加。③各地州市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也存在巨大差异。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相对具有优势的农产品。
孙能利[9]2012年在《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由农产品供给量长期短缺转变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出现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农业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农业发展追求的目标,由产量最大化目标转变为效益最大化目标;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受制于资源和投入的单一约束转变为多重条件约束,即市场、技术、生态环境、资源和投入;农产品市场竞争,出现了竞争程度加深和竞争范围扩大的趋势;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联程度越来越紧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程度日益加剧,农产品市场面临着更多国外优质农产品的冲击。在此国际竞争背景下,中国各地区的农业不仅要具有国内竞争力,且要具备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地域广袤、版图辽阔,资源禀赋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研究各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就需要考虑各个区域的内在因素,分析各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现状,然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寻找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研究农业竞争力,需要划分农业区域,进行不同区域间的对比分析,从而发挥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的典型优势,提升区域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整体上提高中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湖北省历来是国家的粮仓,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提升湖北省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其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是关系到中央“中部崛起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而山东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农业“强省”,本文从对比山东与湖北的资源禀赋和生态基础出发,然后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在两省之间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找出湖北与山东的差距,以期为湖北省提升农业竞争力、早日成为农业“强省”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为山东省进一步增强农业竞争力、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提升农业竞争力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竞争和WT0框架协议下的国际市场竞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整篇论文立足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用现代农业的体系来研究、评价与比较省域的农业竞争力水平。本文试图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将理论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以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竞争力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山东与湖北的省域农业竞争力分别进行评价与比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省域农业竞争力来源的系统分析框架构建,省域农业竞争力的解释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省域农业比较优势的时空分析,省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从制约因素的角度分析省域竞争力的差异。在评价与比较山东和湖北两省之间农业竞争力差异的基础上,论文深入分析了竞争力差异产生的渊源,并拓宽了竞争力对比的区域视野,总结了农业竞争力的国际化比较,论文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的对立或替代关系,两者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内相互补充和促进。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区域的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价格优势,而省域农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产业化程度、相关支持产业、市场需求结构、政府管理与政策等非价格优势。由此,完善国家支持农业政策体系、增加基础设施和科研创新投入、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提高消费者的农产品品质需求,可将省域农业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2)省域农业竞争力不同于农产品竞争力,除了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外,还包括产业在资源、生产、经营和服务等领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省域农业竞争力,由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资本竞争力四个要素构成,并具体分析了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生产装备和基础设施,农村市场、制度、政策与管理,农业工业化与城镇化程度,国际市场环境等因素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3)本文对农业及其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从生产效率、成本优势与劣势、价格优势与劣势三个维度比较了山东与湖北的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通过计算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等解释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国内资源成本指数,发现:山东省在小麦、玉米、棉花、花生4种农产品生产上的综合比较优势较湖北省更加明显,而湖北省则在油菜、稻谷、麻类及烟叶等农产品生产上的综合比较优势较山东省强。(4)构建了由生态资源禀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产业集群和农业市场环境五大类因素组成的省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山东与湖北两省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998-2010年两省的农业竞争力水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2008年以前,山东省的农业竞争力水平一直高于湖北省。分解竞争力指数,发现湖北省的资源禀赋较优,易于集聚农业比较优势,而山东省在产业集群、市场环境方面更具优势,易于凝聚竞争优势。(5)根据省域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农业竞争力的各个指标,本文主要从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生产装备和基础设施、农业科教水平、农业产业集群、农业市场环境和政府制度、政策与管理等方面来分析影响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以色列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竞争力的经验,寻找发达国家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共性因素。比较研究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过程及其竞争力提升的举措,有利于为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视角上具有新意。从普遍认知来看,山东农业产业水平较之湖北更为先进,但需要科学证据以判断两省农业产业之间的差距水平以及差距产生的原因。本文从省域农业竞争力入手,分析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对山东和湖北的农业竞争优势进行了时空分析和动态评价,解析了竞争优势形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不仅为湖北省增强竞争优势提供借鉴,还能为其他农业大省的发展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的创新。现有文献大多是对省域竞争力进行静态分析,或者就本省情况研究本省发展。本研究则从动态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山东和湖北省域农业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内在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与对比分析。由这一分析过程所形成的省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的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3)理论应用上的创新。当前多数研究都是运用“钻石模型”来评价某一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将其运用到省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中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延伸“钻石模型”的应用边界,将之扩展于对省域农业竞争力的分析评价上。同时,本文构建并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和湖北两省的省域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研究结论。这一做法体现了理论应用上的创新性。
孙纲[10]2016年在《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发布,彰显了新常态下国家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决心。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通篇贯彻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强调了目前“三农”所面临的两大重点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全国的1/10强,耕地占全国的1/9强,人均与劳均耕地均居国内首位,农业现代化水平国内领先,但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和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黑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仍任重道远。为此,2012年发布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将发展现代大农业作为黑龙江省的一项重点工作,2013年的《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更提升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权重。《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4(县市卷)》统计显示,黑龙江省66个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605.05亿元,占全省的9/10强,可见黑龙江县域农业在整个黑龙江省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表明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将决定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作认真选择。由于黑龙江县域农业的制度模式普遍存在于中国农村,相关结论对于我国其他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业现代化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研究聚焦在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突破性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探索商品粮主产区县域农业现代化突破发展的理论支撑、形成条件、发展路径、推进对策等一系列命题。论文沿着理论综析——理论参照系构建——现实参照系构建——实证支撑——目标确定——路径的现实选择,这样一个研究思路展开,并辅以案例比较分析,以增强实证的说服力。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通过理论参照系与现实参照系的构建,为研究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经验借鉴与现实参照。理论参照系方面,进行了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的基础理论综析,以及在理论层面上明确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现实参照系方面,选择了美国、日本、荷兰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及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以及国内苏南地区、山西太谷县和山西乡宁县等地区作为参照系,并总结了六点对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其次,本文在全局视角阐述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历程与整体状况,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与优势基础上,结合农业现代化内涵和特征与黑龙江县域农业特点,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水平四个大方面进行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分析,在明确县域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县域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测定基准层和指标层权重,分别采用极值标准化法和目标值标准化法进行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并确定县域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水平,明确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原则、指导思想及目标,并在厘清存在的基本矛盾与困境基础上,在理论上完成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选择。结合黑龙江县域农业发展实际,从实际层面对上述理论层面的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使路径更加具有操作性,并从宏观层面入手提出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选取资源禀赋相似但农业现代化发展差异较大的两个县域——肇东市与兰西县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的实证分析,结合前述的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实证比较,探索共性路径下的个体路径的差异化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现状与评价对比基础上,提出了肇东市和兰西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宏观路径与具体路径,以及路径实现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D]. 李晓燕. 东北农业大学. 2000
[2]. “农业强省”的综合评价:以广东为例——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J]. 彭素, 胡新艳, 罗必良. 广东社会科学. 2012
[3]. 广东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 康艺之, 万忠, 方伟, 林伟君.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4]. AHP在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 丁俊杰, 许永花, 谢春芳, 马淑梅, 郑天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
[5]. 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王晓燕, 王福林, 乔金友. 农机化研究. 2003
[6].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 李翠艳.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7]. 东部沿海五省市新型工业化水平比较研究[D]. 阚丽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8]. 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马惠兰. 新疆农业大学. 2004
[9]. 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 孙能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12
[10].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D]. 孙纲.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新型工业化论文; 农产品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新农村建设政策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三农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