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目的:探究远程管理系统在初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62例初始胰岛素治疗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采用远程管理系统开展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FBG、餐后2hFBG血糖、HbAlc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代谢指标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管理系统应用在初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血糖,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值得采用。
【关键词】 远程管理系统;初始胰岛素;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315-02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发病率非常高,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接近9800万,位居世界第1位,98%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且日益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当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以注射胰岛素为主,但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效果不显著,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多,使病死率与致残率增大,为此,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62例初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远程管理系统开展延续性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62例初始胰岛素治疗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初始胰岛素治疗,接受临床规范化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中,男5例,女17例,年龄41~66岁,平均年龄(53.5±2.8)岁,病程1~8年,平均(4.5±2.5)年;对照组中,男6例,女24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3.5±2.8)岁,病程1~10年,平均(5.5±2.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日常用药与饮食指导、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等。实验组使用远程管理系统开展延续护理,具体方法为:①应用Lifelink糖尿病远程管理系统开展医疗服务。患者端:准备一台计算机,配备血糖仪与血压计等设备,确保家中监测数据可以实时上传、对各项检测事项进行提醒、传达相关健康知识及多功能互动。医护端:专科护士在后台操作平台实时监控患者的检测指标,筛选出重点指标进行重点管理[1-2]。②由专职的护理人员开展网络管理,患者需按照规定时间执行方案中相关安排,随时对健康信息进行反馈。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监控(血糖、血压、体重等)、风险因素管理(抑郁、焦虑、超质量、失眠等)重点行为管理(吸烟、饮酒、压力管理、营养与运动等)、膳食指导、健康教育。患者出院第2周、4周、8周时电话预约患者到门诊复诊,护理人员对重点内容进行指导,对病情进行评估,依据病情增加复诊次数。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标准差x-±s与%计量与计数,组间数据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0.05,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FBG、餐后2hFBG血糖、HbAlc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糖尿病远程管理最早产生自1988年,当时主要使用移动通讯设备上传及监测血糖数值,使用短信平台或者邮件发布相关信息,部分医院有专门的网站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3-4]。但是这种方式仅局限在病情监测上,缺少互动与反馈,个性化管理缺少。Lifelink网络管理平台通过患者端与医护端可以双向互动与交流,患者可以依据医生制定的管理方案在家中自我管理,同时接受医护的远程监控管理[5]。 以监测血糖为例,网络管理人员会依据患者当时的病情制定不同频率的监测方案,同时对患者监测进行提醒,对患者反馈回来的数据结果中风险自动提示,对于高风险因素,包括低血糖或者高血糖发送自制的问卷,调查出现低血糖或者高血糖原因,同时传授相关控制血糖的知识,包括胰岛素注射方法与血糖防治策略等,这种双向互动的方式实际上是专业化的指导的延续,及时将医院中的防治策略延续到家庭管理中。远程管理模式虽然不能完全将患者就诊与医务人员直接沟通替代,但是却是对家庭护理约束性低的一种改善方式,通过网络方式与患者取得联系,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使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患者愿意将自己身体的不适感告知医护,说明双方建立起了非常融洽的关系,可以使健康教育或者其他护理工作顺利推进,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远程管理监测患者血糖指标体现了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充分调动了患者积极性与主动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FBG、餐后2hFBG血糖、HbAlc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了远程管理系统运用的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在初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血糖,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主动性,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陶红,刘素云,米树华,吴尽,田磊,周芸,池喆,于荣,杜芳,曾哲淳.实时互动式远程糖尿病管理系统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04:306-310.
[2]陶红,张爱琴,程玉文,林运,吴燕焱,佟秋红,贺孟萍,袁慧,曾哲淳,李燕玲,瞿彤,李金平,刘桂新,吴尽,刘素云,尤文洁.糖尿病远程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对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05:452-455.
[3]朱小佳.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5.
[4]杨娇.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D].昆明医科大学,2016.
[5]古艳,欧青,熊真真,袁丽.糖尿病教育与管理措施对患者延续性护理失访的影响分析[J].华西医学,2016,01:122-126.
论文作者:许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糖尿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