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暴后的光明--访光明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家芬_市场营销论文

谈风暴后的光明--访光明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家芬_市场营销论文

风波之后话光明——访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佳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光明论文,后话论文,乳业论文,风波论文,有限公司董事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光明遭遇“回收奶”风波,你得到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虽然6月19日郑州市政府调查小组调查结果表明,光明没有用变质牛奶再生产,但危机已经出现,你如何看待此次“风波”中的媒体?

王佳芬:我听到郑州山盟的消息后,第一是感到震惊;第二是我自己相信,光明绝对不会有用变质奶再加工之事;第三是当天马上把副总经理派到郑州现场去。我自己对这件事非常重视。这次被近百家媒体报道或转载,我们想等调查结果出来再说话。后来的情况引起了我们的一个思考:怎么去认识今天的互联网,怎么去看待今天的媒体。我们在调整自己受委屈的心态,同时也在反思怎样与媒体保持积极的沟通,让社会和消费者了解一个真实的光明。

记者: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对光明品牌的影响?

王佳芬:光明是一个从上海走向全国的成功品牌。今天当有消费者怀疑了,犹豫了,观望了,我们的员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品牌的重要。现在大家全明白了,其实员工接听消费者的每一个电话、销售员的每一个动作、工厂生产产品每一个环节质量的好坏、物流员工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建设品牌,都在为品牌争光。原来我们说360度品牌营销,员工感觉打个广告就是做品牌,和自己关系不是很大。今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了,360度啊,品牌资产就是360度营销啊。如果我们真能就此建立360度的品牌营销,就是光明发展的一种机会。

记者:危机事件往往也是检验企业内部向心力、忠诚度的试金石,光明在本次危机中的情况如何?

王佳芬:我们员工表现出对企业的信任,我们经销商对光明的信任,是我们战胜危机的基础,是我勇敢坚定的力量。自始至终,员工一直没有相信光明会有变质奶回收利用的事。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在遇到有些商家要求撤柜的时候,我们的销售员一直努力沟通、说服,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的产品坚持在货架上,我们的产品排面坚守着,我们的导购在介绍着,我真的为员工的真诚坚定所感动。那些日子每天晚上我用电话和邮件和我们的总经理沟通、交流、鼓励,我到一线和经销商、销售经理交流,看到听到他们嘶哑的声音,销售的压力,我真的很心痛。那段时间我心里最大的压力是必须尽快公布调查结果,不然太对不起自己的员工了。看着他们那么辛苦地去面对市场的压力,心里真的很难过。我在写给员工的信中说道,收到你们一封封的E-mail,读着你们一条条的短消息,听到你们一个个电话,那滚烫的语言,炽热的真情,让我感动和流泪。所以我现在最大的心愿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是尽快把危机变成机会。

记者:你也曾说过,发现了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郑州山盟管理的问题?

王佳芬:郑州山盟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违反了我们光明的制度原则,是不可原谅的。郑州山盟以销定产的系统还没有完全建好,新产品还没上系统,任务一紧,就不按流程办事了。出这样的事,不是山盟总经理的本意,他工作是很积极也很拼命的。但长期的工作、生活环境、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一到有特殊情况就出来了。危机也是一次大的体检,我们也在反思自己的内功练得不够。我们也觉得光明乳业对新收购的工厂管理不严,我们全国公司正通过这—事件举一反三。

记者:我们注意到光明过去在并购时都会要求控股,并派出管理层。2003年底收购郑州山盟是你们第一次管理本土化的尝试,光明控制董事会,原总经理董波仍是掌柜,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按说董波也有4%的股份,从公司治理角度,负责人的利益已经与企业的发展捆绑起来了,而郑州光明依然出现了此类事件,你是怎么看待分(子)公司负责人的责、权和利?

王佳芬:任何一种公司的治理结构,都不能替代管理。治理结构再好,与管理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因为你有股权就自然而然的好。管理就是管理,治理结构会让你的管理更加有序,但是再好的治理结构也不能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系统。对质量意识的提高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你说上海的管理非常严格,但是以一流的国际公司来看,我们依然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所以我觉得管理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你要根据消费者的要求,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去追求,一定要有持续改进的系统。

影响与反思

记者:郑州光明山盟的事件,是否会影响到你们以后的并购?有什么经验教训?

王佳芬:公司战略是早定下来了,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实施,我们走全国的战略是发展要求的,所以我要说我们只有更快地渡过危机,继续我们的战略目标,但是我们一定要改变思维,不是从上海而是从全国的角度考虑工作。这次的思考是,第一,我们是社会的企业,一定要把质量做好;第二,要量力而为,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人才、足够的市场能力后,才去做收购,不是盲目地为搞大而搞大。宁愿把困难想得更多些。但是这也是一个矛盾。

记者:从危机中所看到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光明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会有哪些大的改变?

王佳芬:过去光明从上海走向全国,但还没有完全按照全国公司来管理、发展,我们更多的是不断把上海和华东的经验向全国推广。今天我们反思,应该是从全国的立场、角度、视野看发展,包括从本地的消费者出发,不是从我们上海人的角度出发。包括这次与媒体沟通,我们做得不够的地方,也是我们有太多的自我。这是我从危机中所看到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要从上往下走,我们一定是个全国公司。以后我们总部的管理流程会更加强势,比如说,放权的地方一定放,但那些该控制的地方一定会更加严格管理。因为我想,中国的企业你不放没有活力,但是太放了也有问题。

记者:危机发生后值得反省的事很多,也会有一些紧急状况下的对策,光明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佳芬:全公司正在通过此次事件,举一反三,对我们的管理、生产、质量等系统进行全面“大体检”,我们重申生产技术和质量系统在全国各地区的权威性和一致性;我们明确每个工厂“六亲不认”质量组织的地位;我们聘请了近十位有“生杀大权”的质量巡回大师;同时我们建立了内部员工诚信生产的监督举报机制;我们以“责任守则”保证光明品牌资产的建设,保证生产、管理的可行和可控。我们将加强与消费者和媒体的沟通,通过我们芦荟酸奶饮品、木瓜牛奶达能碧悠等新品,通过与迪斯尼快乐香港游、TWINS上海演唱会、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城市之间》法国浪漫游等市场活动,增强光明品牌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希望在以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尽快恢复市场和品牌。为了让公众了解我们,光明的工厂开放日活动已经从华南的广州,西北的泾阳,华东的南京,华中的武汉、长沙,山东的德州,到今天的北京,我们还将继续进行到天津、上海。我们坚定要在大危机中获得大增长。

记者:出现了这么大的危机,光明在产品销售策略上有什么举措,有没有考虑降价和大促销?将采取哪些措施增强消费者对光明的信心?

王佳芬:在危机的时候,降价并不能吸引消费者,我们北京公司总经理说得很好,这个时候应该提供更新鲜的产品,“用新鲜来吸引消费者,然后再大力推新品”。最近我们在上海、广州推了很多达能的新品,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新品上加大投入。我们采取两项措施来与消费者沟通,第一,增加店头的促销员。由导购引导消费者,主动地介绍我们的产品;第二,加强店头十米跟消费者交流的营销工作,比如说,介绍品等POP,通过生动的表现、说明,让消费者觉得可信。通过导购、宣传品,增加消费者的好奇和信任。我觉得这是当前要做的事情。吸引消费者,给消费者以信任的理由,增加近距离的沟通。

记者:小企业牛奶喝出“大头娃”,大企业牛奶喝出“回炉奶”,国际品牌喝出“碘超标”。有人开玩笑提出都市女性择偶新标准:1.他要英俊潇洒;2.年薪30万以上;3.家里要有一头奶牛。你怎么看待奶业当前所遇到的集体尴尬?

王佳芬:坦率地说,消费的标准、社会的进步,超过了我们行业的发展能力。不仅是光明、乳品、食品行业的问题,因为很多行业的标准还来不及定得非常清楚。本来食品安全法不会这么快出台,因为这么多事情出来,所以马上就拿出初稿给大家讨论。关于食品回收制度的问题,本来中国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标准和制度的建设,目前还跟不上消费者的需要,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记者: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特别在竞争环境特别不规范的情况下,我们这个行业遇到风险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维护行业的利益,从“保鲜”之战开始,乳业完全处于恶性而不是有序的竞争,有人认为乳业的社会风险远远大于经营风险,你怎么看?

王佳芬:也不能这么说。我们行业也还是有人站出来说话,当时奶业协会马上派人去郑州跟他们一起调查,中国奶业协会也发表了行业自律的声明。行业协会在这个事还是很积极的。对“行业风险”大于经营风险,我觉得不存在,我们这个行业在中国是个很弱势的行业。目前整个行业还是很不成熟的。而且我们产业链又那么长,所以我们这个行业,我们这个企业还要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我们要形成成熟的经营能力,还需要时间。

记者:乳业市场在2004年保持了30%的增长速度,但在原材料上涨和不断的价格战双重压力下,7家乳品类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呈现行业性下滑。据了解,乳品行业整体毛利率2004年下滑至25.5%,不及两年前的近35%,你怎么看待行业发展的趋势?

王佳芬:我们的行业和我们的国家一样,靠投资拉动已经过去了。现阶段我们主要要靠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提升来拉动,还包括管理一定要用信息化管理。

乳业趋缓,实际上是结构的问题。因为中国人喝奶低于世界水平,这就逼着你要开发和创造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产品的毛利润还是很高的,净利润我们一直保持在4.5%左右。当前环境,如果不努力,利润就会被摊薄。好的企业会不断地通过规模化、管理效益的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来保持产业竞争力。必须考虑做大、必须考虑做强、必须考虑盈利的增长。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做一个百年的公司。

记者:光明过去是业界的老大,这些年光明的发展也是飞速的。但是,现在的老大并不是光明,而是伊利,你怎么看?

王佳芬:别人超过我们了,你是想问这个问题吧。我觉得行业的你追我赶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况,就是说有人赶过我们,我们再去超过别人,这就形成行业—个良性发展的态势。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光明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王佳芬:从产业看,我们是做新鲜乳制品。在产品上,我们以技术见长。人才上,我们采用积极的人力资源政策。从管理上,是我们管理变革的能力。变革的能力是我自己所认为的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小的时候你具备管理变革的能力,能够让企业从一个台阶上到另一个台阶,现在企业这么大了,管理变革已经不单是我个人的事了,而是依靠机制,怎么让这个公司具有永远去创新、永远去变化的能力。

王佳芬,1951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92年出任上海牛奶公司总经理,公司改制成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至今。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上海市劳动模范。

1968年起在上海效区农场工作,曾任上海市星火农场五七连队党支部副书记、副指导员,上海市星火农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上海市芦潮港农场场长、党委副书记。1990年担任上海市农场局工业处处长。王佳芬是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高级经济师,已取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

标签:;  ;  

谈风暴后的光明--访光明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家芬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