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新道路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中国论文,和平论文,道路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79(2004)03-0012-04
“和平崛起”的战略新思维,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对于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 的总体判断,服务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着眼于抓住今后20年左右的 战略机遇期,形成一条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独立自主、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之路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对此作了深刻的概括,指出:纵观历史,放眼世界,能否顺应时代 潮流、把握发展机遇,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是 一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加快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理论的由来
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 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 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他指出,“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 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 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 告终。”那么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地 崛起。就是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首 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今天的中 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温家宝总理明确地把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称作 “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说:“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 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的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 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 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 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200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强调, 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胡锦涛主席说,中国“要坚持 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 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重申了“中国和平崛起” 的要义是: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 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 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 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 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 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 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高层领导人的讲话,标志着“中国和平崛起”正式成为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 战略。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的需求,也是中华民族对世 界的贡献。
二、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突出“崛起”、强调“和平”,应对世界各国的疑虑和不安,中国的“和平崛起”主 要从发展、开放和安全三个方面体现中国将走一条和平崛起之路。
1、新发展观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首要内容
中国在面对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复杂局势,仍坚定地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 题。在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有了许多新的内容、中国结合自己的国情及时地提出了新的 发展观。新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 均衡发展,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当中国从解决温饱需求进入全面小康的发展阶段时, 人的紧迫需求就从一般的物质消费越来越多地转向文化消费和精神需求;人们的追求开 始从生存、就业、受教育等权利越来越多地转向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和代表权;人 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家制度建 设、科技文化提升和价值观建构等软力量领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要求中国在国际舞台 上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新形象。这种软力量和新形象正是中国和平崛起的要素。当中国的 发展模式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就有可能从国内各地区、各阶层的均衡发展延伸到 提倡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从而摆脱以往传统大国依靠硬力量和军事扩张 实现崛起的老路。
2、新开放观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点内容
目前,中国的和平崛起主要体现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并可能引起世 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然而,这个阶段和平崛起的主要障碍在于:中国经济规模的迅 速扩展与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不同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结构和体制上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不能局限在以引进外资、增加出口为主的传统开放观的框架里,而是要把 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尽可能消除体制性障碍、发挥国内市场的巨大潜能,作为新 开放观的主要支撑点。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和平崛起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极其难得 的历史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一系列巨大挑战。例如,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产业转移 使中国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但是,巨大的生产能力并不等于中国拥有同样强 大的资源和能源控制能力,也不等于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拥有同样巨大的容量。因此, 在一段时期内,我们的资源短缺加剧及与他国的贸易摩擦频繁将不可避免。又如,中国 的巨大出口能力和外汇储备使中国的国力获得有力支撑,同时也使人民币承受着升值的 压力。人民币升值可能对我们的出口竞争力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是这将迫使我们加快金 融体制改革,理顺内外价格机制,同时增强中国的国际购买力,并促使中国从出口大国 向对外投资大国转变。还如,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遇到国际反倾销的不公正打击,这迫 使我们改变出口退税政策和内部价格恶性竞争,转向企业集团市场战略、高附加值产品 战略和“走出去”战略。换言之,以和平崛起作为参照坐标,我们的开放战略从内涵到 外延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外资和外贸为主战场的开放战略将让位于以内资和内贸为 主动力的新开放战略。外资外贸与内资内贸结合,并在内资内贸的带动下融入中国市场 ;内资内贸在外资外贸的促进下加快进入世界市场,并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
3、新安全观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核心内容
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上最担心的就是中国崛起是否会重复德国、日本在二战前, 苏联在冷战中走过的崛起又失败的老路。坦率地说,这种担心并不是全无道理的。然而 ,问题在于,多数国际舆论还不甚了解,中国的安全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新安 全观不是以势力范围和盟国集团为支撑的地缘政治目标,也不是建立在以军事扩张为基 础的大国霸权体系之上的,更不是以意识形态为出发点的输出革命、输出战略框架。新 安全观是以和平共处为前提、共同利益为基础、战略合作为纽带、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整 体战略观。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中国摒弃传统的大国崛起模式,选择了与20世纪大国 争霸截然不同的道路。这是21世纪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承诺,是开创和平崛起新道路的保 证。
新安全观的宗旨是超越差异和分歧,通过对话增进互信,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通过合 作促进共同安全,强调多边安全、综合安全,谋求共同发展。综合安全是当前安全问题 的基本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的跨国性和综合性日益突出。一国 安全利益同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形势之间的相互关联更加密切。安全的范畴也不再局限于 传统的军事与政治安全,而是日益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领域,需要综合应对 。合作安全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有效途径。各国应摒弃以实力抗衡谋求安全优势的传统思 维,通过加强各领域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提高应对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与效率。共同安全 是维护各国国家安全的最终目标。新安全观的重点是在中国周边形成“睦邻、安邻、富 邻”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指引下,以中国 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本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加强与本地区各国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中国与 亚洲同步崛起的局面。这就有可能避免重蹈历史上某些大国崛起引发本地区国际关系紧 张甚至酿成战争的覆辙,使中国崛起成为本地区各国可以接受、并使他们得到巨大回报 的历史趋势。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对东亚和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逐渐上升,中国对亚洲地 区合作机制的建设性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对地区安全的潜在危机开始主动介入,使东亚 和周边成为世界上相对稳定安全的地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也是新安全观成功实践 的集中体现。
三、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障碍
首先,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它的战略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主导世界,竭 尽一切可能遏制任何一个可能崛起的大国。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指出:美 国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依照长期的潮流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建立一个真正合作的全球大家 庭。但与此同时,在欧亚大陆上不出现能够统治欧亚大陆从而也能够对美国进行挑战的 挑战者”。也就是说,21世纪的美国国家战略是以保持和促进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布 氏称之为“美国首要地位”为其根本目标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于世界上对它有现实和潜在威胁的国家和地区实行遏制,其目的 就是防止其他的大国对它的世界统治地位进行威胁。从战略竞争对手的前苏联到威胁其 经济地位的日本,甚至日益强大的欧盟,美国在各个方面都在进行“遏制”。中国的崛 起就是对“遏制”的突破。美国自然不甘心中国的崛起对它造成的威胁。因此,来自美 国的“遏制”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主要关口。这种“遏制”在近期表现尤为明显 :政治上,5月18日,第57届世界卫生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拒绝所罗门群岛等少数 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提案。但就在两天后,陈 水扁又在“就职演说”中叫嚣,要在两年内让台湾加入世卫组织。陈水扁之所以如此狂 妄,原因即在于“美国国会的强力支持”。根据台湾《中时晚报》6月4日报道:美国国 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高级助手约翰·艾伦将于2004年7月访问台湾,他将是25年来访 台的级别最高的美国现役军事官员。经济上,美国至今仍把中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随时可以用“反倾销法”打压中国的经济。军事上,美国至今对中国进行军事禁运 。据美国彭博新闻社6月2日报道:美国政府反对欧盟任何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计划。另 外据香港《东方日报》6月1日报道,美国成功地阻止了捷克向中国出售“维拉”雷达的 计划。五角大楼4月1日宣布,计划向台湾出售价值近18亿美元的远程预警雷达系统。5 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国防授权法案,其中要求美国与台湾军方展开高级别 的军事培训和交流活动。对此,五角大楼公开表示支持。5月28日,五角大楼公布《200 4年中国军力报告》,猛烈鼓吹“大陆对台湾的威胁”,称大陆对台动武已经不存在技 术障碍,“大陆对台战略已倾向于以武力解决”。美国的台湾政策就是“遏制”中国的 最明显例证。
其次,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不能抹杀。美国绝不接受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 崛起,中国的“崛起”代表着中国的成功,中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奉行的马克思主义的 社会主义国家理念是合理的和有效的,在当前的世界发展中是有生命力的。这与美国为 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所津津乐道的资本主义是唯一的发展道路的理念是相背离的,他们是 不会看着一个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与他们完全不一样的国家的崛起,他们会千方百计 地阻止中国的强大,破坏中国的崛起。英国《金融时报》5月7日刊登乔舒亚·库珀·拉 莫撰写的题为《中国已发现自己的经济共识》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将在意识形 态和社会制度方面严重地影响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
再次,周边国家环境极其复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处在中国这样一个周边环境 中。20多个国家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社会制度千差万别。
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十分地复杂。在中国的北面有俄罗斯,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 ,对于我们的崛起怀着复杂的心情;东面有美日同盟、未回归的台湾,存在着“钓鱼岛 ”的领土争议、“台独”的分裂;南面有东盟各国,对于我们的崛起既忧虑又渴望;西 面有曾经的“敌人”印度,对于我们的崛起一直存在着警惕。在这其中有民族问题、领 土争端、地缘安全、宗教纠纷、社会矛盾、种族偏见等,中国的崛起必然对以上的问题 有所影响,如果处理不好,每一个问题的影响都将是十分深远的。
收稿日期:200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