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洁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住院患儿分别采集其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除MCH外,末梢血的RBC、WBC、Hb、MCV、Hct、MCHC、PLT水平均低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高于末梢采血。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2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诊疗过程中最常规的检测手段,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1]。血常规检测涉及标本的采集、运输、贮存、人员的操作、仪器等诸多环节,由于条件的限制,每个环节都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不同影响。其中标本的采集实施血常规检验的基础,而不同来源的血液样本,其检验结果常存在明显的差异[2]。本文对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行血常规检验的婴幼儿,均为住院患儿,均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0~2岁,平均(1.23±0.52)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42例、泌尿系统疾病21例、消化系统疾病19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5ml,休息20min后在其右手食指、无名指采集末梢血。采集时均常规清洁消毒皮肤,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所有血液样本均在1.5h内完成检测。

采集标本后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

1.3 观察指标

血常规检测内容包括RBC(红细胞计数)、WBC(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MCV(平均红细胞体积)、Hct(红细胞比容)、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PLT(血小板计数)、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除MCH外,末梢血的RBC、WBC、Hb、MCV、Hct、MCHC、PLT水平均低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血常规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据统计,约60%~70%的住院患者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测[3]。正是由于血常规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临床医生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要求也越来越 高[4]。

本组资料中,对82例患儿的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除MCH外,末梢血的RBC、WBC、Hb、MCV、Hct、MCHC、PLT水平均低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P<0.05)。提示不同的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的检测结果有不同的影响。静脉血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末梢血多是采集指尖等部位的血,此处部位循环状态较差,血量不多,而且采血时常需要挤血,血液中常混有组织液,纯度不够,因此常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由于末梢采血受体表温度、穿刺部位深浅等的影响较大,不同采血者、不同穿刺部位等均可影响影响检验结果。且末梢血更容易发生溶血现象。此外,末梢血采集是否规范、采集动作是否迅速等也可影响检验结果。而静脉采血常采集3~5ml,血量大,可重复检测,并可降低交叉感染,因此静脉血更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静脉血采集比较繁琐、复杂,更末梢血采集更方便。因此末梢血的应用更为广泛。本组资料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MCH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采血方式对MCH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对婴幼儿来说,末梢采血时的清晰部位不同,有的在手部,有的在足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以提高采血成功率。

总之,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各有优缺点,前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更准确,而后者采集更方便,可在临床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杨晓霞.血液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3):4694-4695.

[2]李晶.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问题探讨[J].中国医药指 南,2017,15(8):160-161.

[3]温海勋.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5(53):152.

[4]张文博.不同采血方法应用于血常规检查对比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9):131-132.

论文作者:杨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应用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