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感悟论文_龙安平

农村小学教育感悟论文_龙安平

(陕西省南郑区高台镇红建小学,723113)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起点,也是学生们接受正规教育的开端,新时代教育对于小学教育要求不再仅仅是希望学生学到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目前我们的监护主要有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单亲监护等。对于农村儿童来说主要是隔代监管,这类监护类型本身就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实际上儿童的家庭就已经分散了,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使儿童的教育情况出现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安全方面都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本人从教32年来,一直奋战在农村基层教育,深有感悟。

关键词:农村;留守;教育;成长


一、农村教育现状

在中国,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殿堂,实现自己十多年寒窗苦读的目标。在升学制度下,学生们各个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了下一个阶段能够进入一个好学校,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而农村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经常都是被临时监护人照顾,受到家庭情况和临时监护人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影响,有一些临时的监护人通常对于孩子的照顾很不到位,学习上也是只靠学校老师,只要温饱无忧,其他方面基本是放任自流,因此就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情况不是很好。而且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旁,所以他们大多缺乏父爱和母爱,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性格上比较孤僻,不爱与人交流或者是自卑,更严重的会让孩子染上社会恶习,走上歧途。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人们教育观念不断完善,让人们对于传统教育思想有了质疑,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成绩好,却不会生活的孩子大有人在。所以慢慢地家长希望学校能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强的人。

而对于小学阶段来说,由于学生年龄太小,不太适宜学生宏观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培养生活习惯方面多下功夫,为以后学习和工作做准备。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处于一种朦胧的阶段,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培养良好习惯的意义

现在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而良好的习惯也是孩子成功的阶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习惯养的好,终生受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累”。可见学生习惯的养成是多么的重要。习惯,顾名思义就是习以为常的惯性动作,而平时的行为会养成习惯,习惯又影响学生的性格,性格又决定人生。学生的一个平时经常重复的举动也就是所谓的习惯,经过长期的重复会进入学生的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发出这个动作。而农村中,受到经费的巨大压力,学校都无法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落到实处,通常也只是夸夸其谈。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就算实行寄宿的制度,因为住宿条件的简陋和卫生设备的缺失,同时也得不到生活老师的指导,学生的习惯养成也是一句空话。而对于老师老说,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家,家庭教育纯属空白,这样一来老师就成了学生们的“代理家长”,不仅劳力又很伤神,而且都还是义务型的工作,有时候学生的生活环境太差,老师还要为学生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久而久之也会导致老师降低关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热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心智的限制,让他们在面对事物的好坏分辨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指正,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如果养成的习惯是不好的,那么在学习和生活中,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上往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和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建立健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关键的,成绩体现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注能力,而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行为习惯问题。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培养,逐步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

三、小学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十几年的教育生涯告诉我,学生习惯的培养与外界环境密不可分,只有学生所处的环境是有利于学生习惯的培养,那么学生才有可能培养出好的习惯。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同时也是学校里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大的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用爱心感化学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对于许多事物都只是处于模仿阶段,所以老师的平时习惯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也会有影响。以教师引路,弘扬学生良好的习惯,抑制学生的不良习惯,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留守儿童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常年不在家,教育的任务就全部交给了老师。学校老师就是全方位的教育3,是老师,更是爸爸、妈妈,而小学生学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培养学生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只有当学生拥有了良好的习惯时,他们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新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所以,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代教育背景下应该关注的问题。

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理念改革

父母应该将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一定要尽一切能力支持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要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并且要舍得投资,坚决不能给孩子灌输负面的思想影响他们,多与孩子沟通,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多孩子时刻监管......对于父母来说,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增强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意识和观念,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使得家庭教育的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简介:龙安平,男,大专学历,南郑区小学一级教师,2017年区级优秀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龙安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农村小学教育感悟论文_龙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