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域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模型论文,人口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1760(2011)04-0081-09
一、引言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综合素质最高的劳动群体,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改善人才流动机制是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直接关乎人才流动,解决好这一问题能够促进不同区域之间人才的协调发展,否则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区域配置失衡。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问题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还可以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引导大学生在地区之间合理地、有序地流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长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多偏向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但近段时间以来这种趋势有所转变,二、三线城市也逐渐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根据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2010年有1300人左右在京外就业,占参与就业人数的44.4%,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也显示,近年来北京大学毕业生留京就业的比例逐年减少,而到中西部就业的学生却每年增长30%。这些现实问题促使我们去研究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背后原因。相比之前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此问题的研究基于更合理的理论模型,逻辑更符合现实情况,得到的结论更具指导意义。
二、文献回顾
在已有文献中,很多学者研究过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这一问题。尚广海和牛姗姗认为影响就业区域流向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工作待遇等,社会因素包括制度环境、就业政策和高等教育的城市指向性特点等,而个人因素包括发展机会、就业价值取向和家庭环境等,并将这些因素进一步归结为内在动力、外在推力和基础环境。[1]孙祥和赵勇(2010)归纳出的影响因素跟尚广海和牛姗姗类似,但它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建立了就业吸引力指标体系,认为大学生的流向取决于各区域之间就业吸引力的差别。[2]除了定性地探讨大学生就业区域影响因素以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岳昌君(2011)基于2009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使用mlogit回归方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得到的结论有:(1)跨省流动的大学生主要是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2)经济因素是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人口特征变量、人力资本变量、社会经济背景变量也是影响大学生选择就业区域的显著影响因素。[3]许静娴和吴克明(2007)通过计算大学生的流动成本和流动收益得到的结论是:大学毕业生跨地区的流动(就业地区与求学地区不一致)应该获得较高的就业收益,但一些制度(例如户籍制度)方面的原因降低了这种就业收益,因而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在求学城市以外的地区就业。[4]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关于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研究是基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很少有研究者在成熟的经济模型框架下进行分析。在本文中,我们借用了劳动力流动领域的托达罗模型分析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问题。托达罗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5]大学生就业区域的选择是一个城市向另一个城市的迁移,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可以看成劳动力在两个地区间的流动。不过,这两种劳动力流动也存在一些差别。在托达罗模型中,劳动力在农村就业的概率等于1,在城市中能够就业的概率小于1。但在大学生选择就业区域的情境下,在两个城市中就业的概率都小于1。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会考虑这种差别。
使用托达罗模型分析中国问题的研究为数众多。孙正林和张淑芬(2004)、赵国珍(2008)、张海涛(2009)、李敏(2004)等认为,使用托达罗模型分析中国城乡劳动力转移问题非常合适。因为在我国当前阶段,也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劳动者失业两种现象并存的情形,这与托达罗模型的背景极为相似。[6][7][8][9]这些研究得到的结论意味着,要在短期内妥善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涌入城市的问题,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速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附近小城镇地区的就近转移。当然,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城乡移民问题,很多研究者使用该模型对中国其他问题进行过研究。例如,马颖和朱红艳(2007)使用托达罗模型分析了人口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流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跨区域流动;张本飞(2010)使用托达罗模型分析了我国高层次人才由国内流向国外的问题。这些为本文借用托达罗经济模型分析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扩展的托达罗模型
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不愿流入城市,甚至出现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倒流。在最初的托达罗模型中,作者还假设了城市部门工作岗位创造机制、城市部门人口增长机制以及劳动者获取工作的机制等等,最终能够得出在模型达到稳定时城乡部门失业率的大小及影响因素。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在托达罗模型中,作者为了分析城市失业率和城乡移民数量的关系,因而需要求解模型的均衡状态;而在本文的结构框架中,我们只需要分析大学毕业生会向什么样的城市流动,因此没有必要求解模型的均衡状态。如果读者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想研究各个城市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具体大小的影响因素,那就要使用类似托达罗模型的思路求解均衡状态。
第四,规划时间长度n和贴现率r的影响。从这四类因素出发,我们认为近段时间大学生逃离“北上广”的原因是:(1)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在收入水平方面的优势逐渐弱化,在消费水平方面的劣势越来越明显;(2)二、三线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增强,大学毕业生在这些城市的就业概率高,相反,一线城市高级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就业概率低;(3)迁移成本特别是心理成本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域产生深刻影响,家乡所在地(二、三线城市居多)更能满足大学生某些方面的心理需求;(4)虽然延长等待时间可以增加就业机会,长期来看预期收益也有上升的可能,但大学生无收入的状态和对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要求都迫使其更快地做出就业决策。下面我们对这些原因依次进行详细分析。
四、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收入水平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
收入水平是毕业生择业考虑的重要经济因素。一线城市享受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长期居于产业中心的地位,薪酬水平较高,对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收入水平普遍得到大幅提升。
货币工资是收入水平的一种表现,由表1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以江苏、山东、天津、浙江、福建五地为例)的平均工资已达到较高水平,并且工资增长速度超过了一线城市的平均速度。东部沿海地区与一线城市收入水平的差异逐渐缩小,一线城市在收入上的比较优势正逐渐弱化。
如上文所述,货币工资仅代表收入水平的一方面,而最终决定物质生活水平的并不是名义货币工资,而是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因此,需要考虑各地区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表2即为2010年东中西部部分省份与北京、上海两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受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以北京、上海为首的一线城市比其他地区消费性支出水平更高,这意味着在一线城市就业的人群面临着更高的生活成本,因而削弱了一线城市在收入水平上的优势。综合实际货币工资和消费支出两方面因素来看,一线城市的平均实际收入与二、三线城市的平均实际收入的差值有不断缩小的趋势,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在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决策。
(二)就业机会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
影响预期收入差异的因素除实际收入差异外,还包括就业概率的差异。不同地域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进而影响了大学生在该地域就业的期望。根据麦可思《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平均每获得一份工作所需投出的求职资料为12份,而北京和上海则高达21份,这说明北京、上海的劳动力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还可以从各区域新增就业人数看出,因为它能反映不同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和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表3给出的便是各区域年新增就业人数及就业增长率两个重要指标。从绝对数量上看,以江苏、浙江、山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更强;而从相对增长速度来看,北京市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就业增长速度,但其优势在逐渐缩小,而上海则在2010年陷入负增长。相比这两个一线城市,东、中部其他省份的就业则保持着稳步增长。
综合上述信息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获得就业机会的可能性出现较大差异。一方面,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就业规模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在这些城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一线城市长期以来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集中地,高端人才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大学毕业生在初次进入社会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他们在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开始减少。根据我们上面提出的模型,一线城市相对于二、三线城市的收入优势逐渐减弱,就业机会方面的劣势不断加强,因此,大学毕业生逃离“北上广”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三)迁移成本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
迁移成本既包含货币成本也包含非货币成本(心理成本),其中货币成本主要包括交通费、搬家费、住宅费、一些政策性收费(包括办理证照费)和寻找工作的信息费用,而离开家人和朋友、离开熟悉的环境、放弃客户、放弃已有的资历、新环境的压力等则是心理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情况来看,城市间的交通非常方便,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货币成本已经不是迁移成本中最重要的内容。相反,心理成本则是影响大学生选择就业区域的一项重要因素。
一线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往往令刚刚步入职场、收入水平暂时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心理压力很大;另外,一线城市长期以来的人才聚集状态使大学毕业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这也为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成本。因此,很多现在的大学生并不喜欢在一线城市中就业。与此同时,心理成本还可以很好地解释家乡或就学所在地普遍受大学生青睐的原因。长期的居住和学习经历,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对所在地域的熟悉程度,并逐渐接受了固定的饮食习惯、语言习惯和城市文明;另一方面使大学生有机会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关系网,亲友人际圈内的密切联系更能给大学生提供必需的心理支持。因此,对一些家乡地、就学所在地是二、三线城市的大学毕业生,以及特别注重心理安全感和情感联系等的大学生来说,选择在二、三线城市中就业也是一种理性的决策。
(四)时间价值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
从上文中的公式(3)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规划时间的长度越久,迁移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也就越高。在考虑就业区域选择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一线城市就业的短期预期收益为负、长期预期收益为正,从长期来看大学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对其个人发展是最优的。但是,大学生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往往不会做出长期在某地等待最好发展机遇的决策。
首先,大学毕业生由于求学的原因,他们比同龄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时间更短,从而更加迫切地要求实现自己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其次,大学教育很多是自费教育,更多的投资必然要求有更高的期望收益,这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注重短期利益而不是长期利益。再次,大学毕业生很快就会面临结婚、买房等问题,当前的支出非常大,未来的收入再高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在信贷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果大学毕业生能够在二、三线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尽快实现居有其所,他们很乐意在这些城市中就业。对应公式(3)中来看的话,上述分析意味着大学毕业生的n比较小,r比较大。
五、托达罗模型对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启示
托达罗模型从收入差距、就业机会、迁移成本和时间计划长度的角度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多元化趋势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多元化趋势,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力流动,是市场机制下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正向反映,大学生的分散化就业也能够有效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有助于形成经济社会进步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双赢局面。通过上文对原因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劳动力由收入低的部门向收入高的部门流动符合人的自然理性,因此要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地区经济,通过经济的发展带动收入水平的提高,并大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实现地区预期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一些二、三线城市而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吸纳并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关系到城市竞争中的核心战略资源,更应该从政府、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各地区在吸引本地生源学生或在本地求学学生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应该充分理解并把握这一优势,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宣传提高本地区的吸引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完善的就业保障,契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留住人才。
第三,一线城市仍是全国经济的重心所在,因此应充分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效控制房价上涨等为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
第四,托达罗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大学生就业地域多元化的合理性,就业地域多元化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各大高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应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增强就业理性,客观分析环境与自身优势,正确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收稿日期:2011-08-09
标签: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就业选择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 因素分析论文; 就业论文; 求职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