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重建中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中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民族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百多年来中国人浴血奋斗最终为了一个目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实力的巨大增长,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塑。民族的精神状态关乎民族的兴衰。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把民族精神重建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
一、民族精神重建的时代意义
民族的物质生存与精神生存互为表里。漫漫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绵绵不绝,长流不息。需要指出的是,民族精神的自在不等于自觉。所谓自觉,即民族的精神状态已经成为反思的对象,民族的精神追求及其特点已被民族成员所充分认识和理解。在自觉的状态下,人们深切关注民族的生存状态,认真探索适合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积极从事民族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气质人格的建构,形成有利于民族进步的民族精神品格,因此,自觉的民族意识是推动民族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历史上,不同民族的精神自觉有先后差别。一般认为,明确的民族意识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年代,是与反抗宗教神权的民族自决政治运动伴随而生的。英、法、德等率先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最早产生了自觉的现代民族意识,由此实现了民族精神的重建。例如在18世纪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弘扬德意志民族精神就是当时资产阶级革命者举起的一面鲜明旗帜。20世纪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民族精神重建成为一项带有全球普遍性的任务。
在我国,民族精神重建的话题被提及最早应当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是一个世界局势发生重大转折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和民族精神的重建而迅速发展起来,现代文明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召唤表现出一种难以抗拒的历史趋势。在现代文明面前,我们的传统精神显得苍老乏力了,尽管这种传统精神曾经那样辉煌,曾经把我们民族带到世界最高古典文明的程度,但在新的世界局势下不足以引导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落伍的民族迅速改变落后的局面。鸦片战争之后,在振兴中华的呐喊声中,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痛苦地反思民族的精神生存,试图改变民族精神萎靡的状态,重新赋予民族精神以强健的生命活力。梁启超先生是第一个将我国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的人,他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发掘了传统精神中的积极因素。其后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将资产阶级革命精神引进中国,以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进行改造。他痛感“民族如一盘散沙”,指出这是因为“国人失去民族主义垂300年,太缺乏(或者没有)民族观念,只有家族观念,导致民族命运式微”。有鉴于此,他提出了“反省民族缺点”、“改造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等主张。鲁迅先生起初是学医的,后来弃医从文,致力于探讨国民精神,终其一生而为改造国民精神不懈努力。鲁迅先生所谓国民精神,其实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根本性的改变,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在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突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因而为民族精神的重建开辟了道路。事实表明,民族精神的重建是历史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这种重建以传统民族精神为对象,以丰富的传统精神文化资源为基础,又融进了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内容。
民族精神重建成为当今我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大致由于两个原因:全球化趋势和市民社会的形成。前者构成了它的国际背景,后者是它的国内背景。
不论赞同与否,全球化正剧烈的改变着世界面貌。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但影响绝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市场的全球拓展带来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的全球流动,目前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全方位冲击。全球化打破了低于隔绝和自然经济的封闭体系,加快了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有利于新的经济、社会、文化形态形成,使历史愈来愈呈现出马克思当年所预言的“全世界”的历史特点,从这种意义上说,具有进步意义。但不能不看到,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各国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所处地位并不平等。经济文化强势的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占尽先机,而由于目前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一些发达国家还在利用全球化建立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霸权,试图以自己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认为全球化必然导致均等划一其乐融融的“大同世界”显然过于乐观了,至少从目前的事实中还不能轻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因此,这就有一个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问题。
民族利益始终是全球化中不容回避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民族利益是参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虽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采取了不同策略。发达国家更乐于谈论全球化,公开反对民族保护主义,这与他们的强势地位有关。市场的全球扩展就是他们民族利益的全球扩展,他们的民族利益寓于全球化当中,两者是高度一致的。不谈论民族利益不等于不看重民族利益,甚至他们极为清醒,回避谈论民族利益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利益。发展中国家却不能如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风险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如果不能正确应对,被边缘化、同化的危险确实存在。发展中国家既不能回避全球化又不能被动盲目地随波逐流,这就决定了他们应有的态度;既要顺应,又要有所防范。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顾及民族的生活特点,旗帜鲜明地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如果不是这样,就有可能在浑沌朦胧中,被别人化去,沦为附庸,不仅不能从全球化中受益,反而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
市民社会的形成与现代化进程直接相关。现代市民社会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和都市生活的产物。全球化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因而加速了市民社会的发育。和传统社会相比,市民社会从社会结构、实际生活方式及内容,以及人们的心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社会是紧密型的等级社会,人身依附关系浓烈,政治控制严密,个人生活空间狭窄。而在现代市民社会中,一种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平等关系取代了人身依附,人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自由度普遍加大,人的个性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政治理想逐步演化为现实的生活理念。现代市民社会是世俗化的社会,生活重心转向经济,功利主义色彩明显。这在一方面表明物质利益追求的正当性得到了应有的肯定,但在另一方面也突出展现了精神世界面临的问题。
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既有后发的优势,又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动员我们民族的全部力量,充分运用民族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其中包括民族精神的资源。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团结与凝聚的精神力量,在长期历史生活中生成的中华民族精神高度概括了我们民族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生活智慧,以往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人格,成就了中华文明,今天仍旧对中国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高扬民族精神,我们才能保持进取心和坚定毅力,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我们的民族身份,维护民族尊严,以独特的方式做出我们民族独特的贡献。而在世俗化的市民社会中培育一种强健的民族精神,则是抵御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形成健康向上社会风气的必要保证。
旗帜鲜明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等于拒绝全球化。历史表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由特定民族和国家率先倡导、推动,并由不同民族、国家、国家集团共同参与的,这种趋势至今没有改变。迄今全球化不仅没有消除民族差异,泯灭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分割,在一定意义上还刺激了民族意识强化,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弱势国家、民族始终有个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看到当前全球化与民族化、地区化、集团化趋势相依而存、并行不悖的原因。全球化如果导致全球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同化,那将是世界的悲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全球的联系而不是全球的同一。也只有各具鲜明特色的不同民族、国家以其独特的创造参与全球化进程,这样的全球化才有活力。
二、民族精神重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民族精神重建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建不仅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还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指引。那种将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甚至试图以民族精神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看法是根本错误的。
毫无疑问,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作为包含民族理想、信念、心理、气质、体现民族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特点的民族精神,其内涵显然比马克思主义更为宽泛,民族精神与民族成员有着更紧密的血脉联系,而且其形成的历史也比马克思主义更为久远。问题是民族精神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发展更新。中华民族精神成长的历史,就是不断吸取时代思想精华自我更新的历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率先突破了敬神畏鬼的原始宗教情怀。孔子的“仁”学思想弘扬了人本主义和博爱精神,虽然在今天看来有很大局限,但在当时却体现了理想的人格目标和进步的社会要求,是站在当时的时代思想高峰的,因此其影响力经两千多年而不衰。由此以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爱国进取、取义求真精神品格的人生信条也都是与当时进步的哲学和人生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说明民族精神的成长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导和滋养。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代表了人类社会认识的最高成果。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因、根本动力,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是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在欧洲的社会文化土壤中,但对人类社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封建专制文化禁锢下日趋萎顿的民族精神世界正是由于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因素才重新焕发了生命活力,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久被遮蔽的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优秀因子,同时给它带来了原来所不充分甚至是缺少的新的因素,这一过程实际上已经进行了近一个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更新改造和重建的过程。中国自古就有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谐发展的思想、自强不息、变革求新的思想等在今天已经生发出全新的意义。在当代,这是指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体制的创新、与时俱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以及平等公正的社会理想。从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中国人历来讲究身体力行,推崇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升了中国人对理论指导实践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使实践理性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之中的一种富有现代气息的气质。马克思主义具有全球视野,而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中国人开始有世界中的中国意识,自觉地从世界发展的趋势中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定位。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早就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无异于否定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历程。
民族精神在未来的发展,注定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不解之缘。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开创的历史实践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提供了充实而丰富的物质生活基础。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之源,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决定精神生活方式的变化,脱离了感性的物质生活,精神就会枯萎。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社会面貌,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正前所未有地发挥出来,其精神成果,必然凝聚为民族精神新的内涵。其次,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念引导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强健的民族精神,必然包容进步的社会理想和健康的生活观念。精神世界极为复杂,进步的、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和内容常常是在与各种不健康的甚至是堕落的生活方式和内容相互对立、冲突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不能放任自流,而要有明确的坐标。这一坐标,即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念。第三,马克思主义为民族精神的重建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揭示了物质生产的规律,同时也深刻揭示了精神生产的规律。民族精神的重建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工作,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才能富有成效。
在我国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支持。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肉,民族精神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精神骨架,充分吸收它的革命性和创造性。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它们应当是一致的,不能相互割裂,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民族精神的重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重建。
三、民族精神与现代国民精神
民族精神之民族,确切地是指中华民族。“中华”一词最早出于魏晋时期,大约是由“中国”与“华夏”复合而成。“中华”在古代既是族群、地理概念,又是政治实体概念,共同的历史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内部诸多的不同族群,由此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得以兴起。这说明中华民族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历来就有着内在的联系。
当代中华民族之精神,即中国国民之精神。从国民精神的角度审视民族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现代理解,因为当今世界,民族的兴盛以国家为依托,民族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无不留有国家制度的深刻烙印,民族心理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国家意志的影响。因此民族意识必然包容鲜明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重塑必然以现代国家发展的精神需求为指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既有与以往的一切社会制度不同的质的特征,同时又是继承以往一切优秀制度和文化传统而来的,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就与其他社会制度有同有异,应当辩证地看到这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来说,我们既要反对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反对盲目照搬西方现成模式,又要参照和借鉴各国有益的经验。我国正在从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上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实行的是民主政治,文化上致力于建设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是从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要求尊重科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以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为最高原则和工作出发点,这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必须大力倡导科学精神、民主有精神、法治精神,以人为本的精神。这样一些精神品质集中反映了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发展的要求,倡导这样一些精神的深刻合理性存在于历史发展的逻辑之中,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因此这样一些精神品质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我国当代国民精神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恰恰在这些方面,传统的民族精神表现出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在我国迄今不过50余年。在此之前,我国经历了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和半个多世纪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主只是一种奢望,科学受到愚民政策的压抑,法制被人治所排挤,人本精神虽然早有萌芽,却始终未能完成向现代意义的转化。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缺陷早就有人看到了。张岱年认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传统,在两千多年漫长的过程中,表现了一些严重的偏向,这里可以举出四点:一、重理想而轻效用。二、重协同而轻竞争;三、重继承而轻创新;四、重直觉而轻知解。”张岱年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缺陷,其实也就是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缺陷,因为民族精神由文化而孕育。而无论是传统文化的缺陷还是民族精神的缺陷,其更深刻的社会根源还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在一个缺乏科学、民主、法制和人道实践内容的社会中,不能想象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终会陡然生长出这样的精神意识。传统民族精神局限对中华民族成长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以为近代历史所一再印证。所谓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既是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同时要将民族中缺少或不足的那些成分发展起来,补足起来。这在今天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为民族精神的更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党的十六大明确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概括十分精辟、深刻,同时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包容度。即以爱国主义来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克勤克俭舍生取义、浴血奋战抵御外辱、愈难愈进追求不止的精神风貌尽数囊括其中了。它还包括了以发展为核心观念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今天讲爱国主义,中心就是要尽快把我国发展起来。追求科学、民主、法制和以人为本,才能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倡导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是倡导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以人为本的精神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贯通,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底蕴。
四、民族精神重建的正确方式
民族精神重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再生产。尊重精神生产规律是搞好民族精神重建的前提,鉴于历史的教训,这一问题尤其应当引起重视。立足于民族传统、尊重民族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重建的基本要求。传统是民族历史的结晶,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之中,离开传统就离开了民族的精神渊源和智力积累,离开了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脱离传统的后果是可悲的,因为我们将失去民族的身份和特点,民族精神的重建也就无从谈起。当然,对于民族的传统要加以辩证的分析,我们所说的传统,主要是指传统中的那些至今还有积极意义的优秀成分。
民族精神的重建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尊重民族传统、立足于民族传统并不是要闭目塞听,自我封闭,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同样应当受到尊重,广泛吸收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民族精神的建设才能富于活力。民族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早就开始了,而且从来不曾中断过,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行为方式总是相互影响的。完全孤立的民族的思想文化、精神品格和行为方式的发展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我们今天所要注意的是提高这种交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量的外来优秀思想文化其实早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构成,以至人们并不觉得曾是外来的,例如佛教中的“悟”的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理性批判精神,由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维观念和辩证思维方式相契合,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水平。正确处理传统与外来的关系是民族精神重建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立足传统,才有海纳百川的定力、资本而不丧失自我,海纳百川,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囿于传统是可悲的民族狭隘主义,抛弃传统一味眼睛向外是可怕的民族虚无主义。食古不化和崇洋媚外至今都还有相当市场,因此民族精神重建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方法方面的问题。波澜壮阔的当代社会生活是中华民族精神成长活的源泉。民族精神只有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才能找到前进动力和发展坐标。为什么要重建民族精神?因为当代社会生活发展了,前进了,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内容,对传统民族精神的适应性提出了挑战。如果不能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生活做出有力回应,那么这样的精神传统终将因背离社会需求而失去生命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传统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也极大的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社会进步而生成的中华民族新的思维方式、思想品格、心理素质应尽快充实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体系中来。这样一些新的思维方式、思想品格、心理素质是大量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热情和敏感。民族精神重建必须着眼于当代。应当看到,传统和外来的东西最终是要服务于当代现实的,不能本末倒置。传统中哪些应当保留哪些应当舍弃?外来的东西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如何选择?当代民族精神应当具有怎样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答案存在于当代生活之中,只能以是否适应当代生活需求来判断。
人民群众是民族精神重建的主体力量。民族精神为人民所创造,为人民所共享。其实最大的重建热情还是蕴含在人民群众之中,因为积极向上的强健民族精神有利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充分实现。不能认为民族精神的重建是领导者或是知识阶层的专利,似乎民众是被动的,是被教育的对象,只有跟着走的份。如果以傲慢的态度对待民众,就会把民族精神的重建从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导向个别社会阶层或集团孤芳自赏。能不能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应当从能不能真正理解人民群众的内心追求,能不能准确掌握和表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认可的精神价值方面去判断,领导者和知识界在民族精神的重建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权威主义和民粹主义都应当避免。人民群众具有难以估量的精神创造能量。民族精神的源泉活力在民间。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民族精神重建的主体,就要充分尊重他们所做出的选择,相信他们的判断,为他们的精神实践活动创造更多的方式,开辟更多的渠道。这是个立场问题,也关系到民族精神重建是否真有实效。
标签:民族精神论文; 中国精神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