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蔡元培“美育育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张社强1韦莉莉2
(1.广东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州,510091;2.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515)
摘 要 蔡元培的“美育育德”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蔡元培阐明美育目的合道德性,从价值论的角度论证“美育育德”思想的可能性,分析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道德特性,挖掘“美育育德”的情感动力,倡导各种“美育育德”实践。“美育育德”思想打通了美育和德育的学科界限,实现了美与善的融汇贯通,是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结果。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所提倡的课程渗透、全方位育人理念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育德”思想 当代价值
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美育最早的发起人和创始人,也是倾其一生提倡美育的关键人物和领导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广博高深、极其丰富,美育实践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完整的美育体系;其“美育育德”思想更是打通了美育和德育的学科界限,实现了美与善的融汇贯通,是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结果。这一思想对现代道德教育提倡的课程渗透、全方位育人理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美育育德”之概念界定
蔡元培提倡广泛的美育范畴,以社会、学校和家庭有意识地陶养审美情感,充分运用审美活动本身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对人进行塑造。蔡元培在论述美育和人生关系时写到:“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为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1]基于此,蔡元培亦多次论及其“美育育德”的思想和观点。例如:“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灵性,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2]“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3]“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4]由此可见,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目的有三:一为高尚纯洁之人格,二为高尚纯洁之习惯,再为对人和世界的整体观照。蔡元培的美育目的一以贯之地契合古今中外教育流派的德育目标。
二、“美育育德”的价值论基础
蔡元培从价值论的角度论证其“美育育德”思想。蔡元培在其《真善美》讲演提纲中特别提到:“无论何人,总不能不有是非、善恶、美丑之批评,这因心理上有知、意、情三作用,以真善美为目的。三者之中,以善为主,真与美为辅,因而人是由意志成立的。”[2]也就是说,人除了肉体身躯之外,还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理性、意志和情感三种功能,或者说人的天性具有认知、行为和情感三种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真善美的观念,其中,真是思想的最终目的,善是行为的最终目的,美是感受的最终目的。“价值论者,举世间一切价值而评其最后之总关系者也,其归宿之点在道德,而宗教思想与美学观念亦隶之。”[5]从此角度看,行为的善是世界上一切价值的归宿点,而美学观念隶属于行为的善的价值,甚至是人类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道德的人的桥梁和中介。作为精神价值的形态之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客观对象中合乎人性的实现或对象化。而这种对象化的本质是既符合人的主体目的又符合客观对象的客观规律,能达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因此,美育之所以能够具有育德的功能,主要是因为美本身就和合目的的善性天然相连。
有学者认为审美活动具有储善、导善和立善三功能[6]。其中的“储善性”实际上指的就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潜在地储有善性。心理学、美学等现代科学也确证了“美育育德”的可能性。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通过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既使自然客体实现了“人化”,又使人自身实现了“人化”,主客体在交互作用中产生代代相传的认知心理结构。真、善、美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判断,既沉淀在外在文化对象上,又以文化心理机构的方式得以积淀,从而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基础。这一储存或者潜在的善性通过审美活动得以展现和增强。同时,审美活动可以促使主体人导向和达到善性,甚至可以创造性地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这主要源自于美的创造与欣赏能够创造真正道德文化教育的前提——精神自由。主体的人通过审美活动摆脱了对名利的欲望、对贫困的忧虑以及对灾难的恐惧等等,并据此产生的内在体验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格的自由,也就是实现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自由。从价值论的角度论证美育育德的可能性已获得学界的高度认同。
三、审美活动的道德特性
蔡元培从美的对象的特殊性出发,在继承康德审美无功利性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美的两种特性,即:普遍性和超脱性。在蔡元培看来,美不仅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超越了现实的利益关系,具有超脱性。美是主客观有机结合的产物,审美活动的无功利性就表现为普遍性和超脱性。
Dong Zhao等人[19]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Fe/Al2O3复合涂层,发现改变Fe含量可以调整涂层的吸波频率范围,谐振频率随涂层厚度增大仍具有向低频移动的趋势。
美育育德活动的领域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有编纸、粘土、唱歌、跳舞等美的活动;中小学有直接的美育课程和潜在的美育课程,直接的美育课程有音乐、图画、手工等,潜在的美育课程有语言、自然、历史等;大学有美术、音乐、喜剧专科学校,亦可组织相关的学生团体。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有卧室、床几、餐厅、工作室、花园、运动场所等,不求高大华贵,但求整洁与整齐,尤其在家庭行为中应该摒绝鄙陋的语言和粗暴的举动。在社会教育方面,以市乡、街道为立足点,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活环境;要设立公墓、公园、博物馆等。
四、美育育德的情感动力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3]。蔡元培认为,陶养情感是美育育德的关键环节,而情感体验则是美育育德的动力机制。情感能够成为美育育德动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推动,二是美育对审美情感的涵养。
以往的空气环境监测更偏重于室外,但由于人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室内,而且近期媒体传播的室内空气污染如甲醛等层出不穷,人们对室内环境的了解需求更迫切。本系统设计要实现的功能大致如下:
在抗战正酣的时候,蔡元培提出要通过美育培养民众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他指出:“全民抗战之期,最要紧的,就是能相互爱护,互相扶助。而此等行为,全以同情为基本,同情的扩大与持久,可以美感上‘感情移入’的作用助成之。……与美术上时有感情移入的经过,于伦理上自然增进同情的能力。”[7]道德情感是道德意识在个体心理感受层面的反应。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同情、仁爱、尊严感和责任感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稳定性、永恒性和广延性的特质,在不同时代里奠定着道德的发生和发展的心理基础。作为和情感关系最为密切的实践活动,美育在涵养情感,提升人生境界,推动个体道德发展方面确实具有独到之处。
人类自古以来就发现,情感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2]审美活动以情感活动为主,情感弥漫、渗透、贯穿审美全过程。情感体验是审美经验的核心和动力。甚至可以说,没有情感活动,就没有审美体验。蔡元培指出:“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2]可见,在情感与个体道德的内在关系越来越清楚的背景下,人类既通过道德体验学习道德价值,又通过道德情感触发并调整个体的道德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情感成为道德认知向个体道德行为转化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同时,情感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地位更是伴随着个体道德形成过程的始终。人类高尚伟大的行为往往来自于情感的推动。“以众人的生及众人的利为目的,而一己的生与利即托于其中。此种行为……亦受感情的推动。更进一步,于必要时,愿舍一己的生以救众人的死;愿舍一己的利以去众人的害,把人我的分别,一己生死利害的关系,统统忘掉了。这种伟大而高尚的行为,完全发动于感情的。”[1]然则,“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脆弱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1]审美活动具有强烈的情感性,一方面是说,审美活动主要是以情感为中介、通过诉诸人的情感领域而发生和进行的;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活动还具有激发情感、以情动人、陶情养性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五、“美育育德”的方式方法
从蔡元培提出“美育育德”至今已近百年。如今,人类热衷于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观念,一切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而斗争,使追求仕途成功和物质财富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并视之为人生价值实现和道德生活完善的标准,几乎耗尽人生的所有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很难拥有或保持一份平静、淡泊的心态,更难以体会、享受高尚、纯洁的精神生活。反映到教育上,狭隘的“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教育走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少了,相互关爱薄了,教育培养或训练的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仅仅把受教育者当作“劳动力”。“道德”、“审美”等人文精神教育被严重忽视,即使仍有留存,也存在被矮化或者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因此,挖掘、学习蔡元培“美育育德”思想,对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开展课程渗透德育和全方位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所谓美的普遍性,指的就是欣赏者与美的对象之间并不存在物质上的占有关系,审美活动可以打破人我之间的界限而实现相互沟通。如果不能够打破人我之间的界限,甚至以人我的成见来处理与对象的关系,那就必然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重或以自我为主的心态或情感,进而牟取个人私利,忽视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就没有了“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也不会再有“为真理而献身”的人和故事了。正如蔡元培所写的一样:“一瓢之水,一人饮了,他人就没得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容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1]反过来再看审美就大不相同了,正如其所指出的:“北京左近之西山,我游之,人亦游之;我无损于人,人亦无损于我也。隔千里兮共明月,我与人均不得私之……各国之博物院,无不公开者,即私人收藏之珍品,亦时供同志之赏览,这就是美的普遍性的证明。”[3]因此,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不存在占有关系,审美者之间也不会出现人我差别。在共通的审美体验当中,人类更易达到澄明之境,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所谓美的超脱性即超功利性,这种“超脱”可以使人进入绝对自由的观念世界,进而实现人的精神世界趋于丰富高尚。蔡元培曾讲到:“美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附丽于崇闳之悲剧,附丽于都丽之滑稽,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近于高尚者,固已足矣。”[3]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只有沉浸于审美经验时,才可抛除世俗的利害关系,超脱对物质利益或其他利益具有的欲念。审美经验要超脱的是个体的眼前利益,并不与人类整体利益相对立。相反,在物我两忘的审美愉悦中,审美主体更能陶养出高尚的性灵,孕育出更高层次的社会功利。在审美活动中,欣赏者和美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鉴赏而不是占有。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在鉴赏美的对象时才能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而这种愉悦感是打破人我之别、超越眼前功利的纯粹情感。因此,审美经验能够促使个体的人产生舍一己之利而成就大我的行为,并陶醉、享受于其中。因为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道德主体从个体走向整体,再由整体回归个体。
设备摆设的价值尺度有二:一为优美,能够直接引起有益于生命的感觉。教育建筑内的艺术品“凡粗犷、猥亵、悲惨、怪诞等品,即使描写个性,大有价值,这里都不好加入。过度刺激的色彩,也要避去。”[8]在能够引发高尚情感的影院剧院里,“凡无聊的滑稽剧,凶险的侦探剧,卑猥的恋爱剧都去掉。”[8]而“能引起高等情感之影片,以廉价之入场券引人入览。”[2]二为示范,用优雅的举止和适当的言行,激起仰慕之情,并随之主动学习。“院内成人的言语与动作,都要有适当的音调态度,可以做儿童的模范。”[8]
六、“美育育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蔡元培主张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这就决定了其美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的范围一定是极为广泛的。从内容上看,美育既包含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包含那些具备美学条件且能够感人心灵的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名人言行和都市建设等。从实施范围看,美育不但遍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场所和空间,而且也覆盖了人们衣、食、住、用、行等各个方面和领域。正基于此,蔡元培就“美育育德”提出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
苏楠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失望。这是好事,说明杨小水对她还有期待——期待给她带来好消息。苏楠问,这么想找到她?
一是学校要强化课程育人功能,推动全方位育人有效开展。所谓“课程育人”就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要发挥德育的作用,所有的教师都要承担育人的职责。课程渗透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一贯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如,教师要“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9]。要“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9]。“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0]。实施课程渗透德育,强化课程育人,充分体现了学校全课程、全教师、全时空的育人理念,是学校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全面考察蔡元培“美育育德”思想,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对“美育育德”理论的探索、动力的挖掘、机制的剖析、途径的寻觅等内容完全能够超越时空地对当代学校德育实践有所启发。几乎所有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语文、历史弥漫着丰富的美感和充沛的情感;数学、物理包涵有客观世界各种规律之美;体育蕴育着人类本身的健康之美;音乐、美术充满了音乐形象与画面线条、色彩的和谐及美术形象。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关照下,各门课程要挖掘合目的性的道德善性,预设合规律性的德育内容,营造合乎美感的道德情境,可以于潜移默化之中陶冶教育对象的道德情操。
二是挖掘文化环境资源,塑造受教育者健全人格。加强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蔡元培“美育育德”思想的应有之义。人与其周围的环境处于特定的关系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有赖于环境,也受环境的制约。因此,培养和塑造教育对象健全的人格、实现其全面发展也必然要受教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蔡元培认为环境能够使人获得具有空间感的审美感受,同时,他也指出了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对人心灵的映射与同化作用。因此,我们在建设和挖掘环境资源时要把握优美和优雅的尺度,以整体性原则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促使教育客体启迪心灵、激励上进、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在润物无声中实现教育客体的行为规范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塑造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在环境育人方面,我国现行的学校德育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健全教育对象的人格、增强其爱国热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美育育德”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在利用美育、利用环境开展道德情感教育和道德人格教育方面还亟待提高。当前,学校德育在建设或挖掘文化环境资源,塑造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资源开展德育教学,如可以通过欣赏祖国名山大川之美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可以通过参观历史名胜古迹之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感悟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从而促进德育的过程。
又由电流表内接电路可知,当电压表和电流的读数分别是U和I时,由于电流表内阻的两端分压,这样使得二极管两端的实际电压U'小于U,它们满足以下关系式[7]:
三是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实践,实现“知行合一”。实践既可以检验道德品质,又可以判断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可见实践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蔡元培把修身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道德教育追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而当下,我国道德教育既面临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各种挑战,又处于重理论学习、德育实践机会少的社会现实中。因此,必须改进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校内校外的德育实践活动,以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实现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当前,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可以在进行德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开展与德育教学有关的活动,比如:以学生社团的形式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社”、“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研究会”等来培养和锻炼一批德育社团干部和学生骨干,从而推动道德学习实践的开展;通过开展一些道德实践活动,比如:红色文化资源参观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修研学等使学生亲自参与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中,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学习践行道德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循证护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该种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根据个人的护理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其能够对现代化的科学依据进行应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1]。就我国当下护理模式而言,循证护理应用并不广泛。通过循证护理系列培训可推广该种护理模式,并对提高我国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该种护理模式对改善护患关系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能够使我国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有效缓解[2]。文章主要探究应用循证护理系列培训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探究结果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报告。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金雅.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檀传宝.美善相谐的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7]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N].中国教育报,2010-7-29(1).
[10]人民日报,2016-12-09(1).
*该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德育专项课题“广东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2018JKDY08)、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研究”(2018GZGJ1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社强(1977-),男,河南安阳人,广东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硕士;韦莉莉(1978-),女,河南平顶山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标签:蔡元培论文; “美育育德”思想论文; 当代价值论文; 广东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论文;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