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残疾人作为社会极弱势群体一直是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之一,社会工作对于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社会工作有必要运用专业方法、理论和工作技巧,从残疾人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入手,找到相应的介入途径,构建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增强残疾人的社会支持力量。
关键词: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
一、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可行性
自从有人类的存在,就有残疾人,残疾人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社会性后果。在我国残疾人是一个人数众多、特性突出的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不仅承受着自身的残疾所造成的苦难而且往往遭受到社会群体的歧视和不平等对待,因此成为“受偏见和压迫的群体”。[1]残疾人一直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也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参与。社会工作者在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中可扮演重要的资源链接者的角色,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促进不同支持主体之间的合作和资源流动、减少社会支持网络条块分割的现状[2]。
结合残疾人家庭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和其家庭发现其自身优势,动员其家人积极帮助残疾人参与各种康复治疗,帮助残疾人家属缓解压力,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残疾人所需要支持和安全感;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残疾人支持性小组,建立一个安全的小组氛围,鼓励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中相互交流,促进残疾人群体彼此之间鼓励支持,以达到自助的目标;开展残疾人家属交流小组,鼓励残疾人家属进行组内交流,分享照顾经验,宣泄排解不良的情绪和压力;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开展社区工作,动员社区资源,帮助残疾人在社区中获得平等的资源,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开展各项社区活动,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其亲社会能力;运用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促进有关残疾人的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合理配置资源,增进残疾人群体的社会福利。这些工作方法为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提供了重要保证,可以让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3]
二、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途径
(一)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介入途径
1.倡导政府部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政府在解决残疾人问题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政策影响者的角色,在直接接触和进入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发现社会政策的不足和缺失。社会工作者可以敦促政府社会政策在财力、物力及法律等方面尽可能向残疾人群体倾斜,依据政策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争取权益保障。协助残疾人对已有政策进行研讨,为寻求政策变革或开发新的有关残疾人的政策与法规资源发出倡导[4],为残疾人群体争取其所需的社会福利和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2.加强残疾人社会组织建设,提高为残疾人群体服务的水平
加快构建残疾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体系,有效管理和运行残疾人社会组织,促进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有必要提高社会组织服务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要动员各种与残疾人群体有关的社会服务机构,链接外部市场服务机构,多方协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所需要的资源、信息和社会支持,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残疾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
3.优化残疾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宣扬人道主义,创造人人平等的社会氛围
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要大力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优化残疾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亲社会”文化规范,较少甚至消除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和刻板印象,培养残疾人的自立自强精神,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尊重、理解、体谅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
(二)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介入途径
1.整合社区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的社会参与
社区作为残疾人的一个重要支持系统,应最大限度的发挥本社区已有的社会资源。在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链接医务资源,为社区残疾人引进专业医疗康复资源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专业可行的康复指导计划,配备残疾人康复所需的基本设备和器材,满足残疾人对康复器材的需求,实行“片医”制,为社区内的所有残疾人提供义诊,促进其更好的参与康复治疗。同时对残疾人心理问题进行介入,提供专业心理及情绪疏导服务,帮助残疾人正确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促进其建立积极正向的心态。成立社区残疾人成长小组,在了解社区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社区服务[6],鼓励更多的残疾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弥补残疾人精神层面的空缺,并通过社区参与实现残疾人自身价值。
2.强化家庭系统的支持功能,促进残疾人家庭“自助”
家庭是残疾人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社会工作在介入残疾人问题时要注重加强家庭的支持功能。社会工作者要扮演服务提供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为残疾人群体及家庭提供物质帮助、劳务服务和心理辅导,并且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立自强、克服困难。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关注残疾人自身,需要链接外部资源,加强家庭成员对残疾人的经济方面的支持,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要引导残疾人家属更多的关注残疾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怀;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也要适当的介入其家庭成员,为照料者提供相应的“喘息”服务和心理疏导,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缓解他们因照顾残疾人而产生的压力。
3.建构合理的志愿服务体系,增强残疾人的社会支持
为了有效的帮助残疾人群体,社会工作者需要发挥资源筹措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应积极联合政府部门、各类社会服务组织、社会爱心志愿组织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等各方力量,共同构建残疾人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运用科学合理的服务模式,以社区为试点,以点带面,层层深入,逐渐渗透到社会层面[7],动员全社会建立健全残疾人志愿服务体系,增强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残疾人群体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D].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185
[2]杨义凤.灾后残疾人在院康复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与优化—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J].社会工作,2016,5:112-119,128
[3]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41-442
[4]苏巧平.社会工作实务在社区残疾人工作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1—83
[5]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90-399
[6]毛小平.内地与香港:残疾人社会支持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41-47
[7]赵悌尊,张金明.社区服务框架中加强残疾人服务工作的思考[J].残疾人研究,2011,4(13):13-18.
作者简介:夏可(1996.09-),女,山东省日照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扬州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夏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残疾人论文; 社会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者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群体论文; 支持系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