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元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有效的工程造价工作可以合理控制建设项目的成本问题,并且根据不同风险因素采用与之对应的策略。文中从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现阶段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造价;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对策
1概述
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风险构成了项目风险。工程项目风险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主要内容如下:①政治风险,指的是由于政府要求加快或减慢工程进度所带来的风险;②自然风险,指的是室外工程天气因素影响施工项目的风险;③经济风险,指的是由于管理分配不善、市场预测失误对项目经济所造成的风险;④技术风险,是指因为施工技术水平引发的有关技术方面的风险;⑤管理风险,指的是项目管理对于客观形势变化不能迅速适应的风险;⑥组织风险,指的是施工项目中涉及的各方主体由于出现矛盾引起的风险;⑦支付风险,指的是工程项目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的风险。
2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基本特点
现阶段,在项目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容易受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会直接性或者间接性的影响工程造价,并且近年来项目工程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工期越来越长,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也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在实践中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有以下特点:1全程性。2、多变性。3、复杂性。
3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成因分析
3.1招标方的投资风险
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偶有出现业主也就是招标方资金短缺的情况。在投标之前投标方需要对招标方的资金情况进行摸底,以避免由于业主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带来的不利局面的发生。如突发此类情况,这就业主的履约能力大大降低了,工程款不及时到位,从而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工程的政策进度甚至直接出现停工等结果。为了保证每一个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完工,避免出现烂尾情况,我们国家出台了各项法律法规,尽可能的降低建设项目出现此类风险。
招标方在招投标文件下发前需对影响招投标的各因素进行考量。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随着市场的波动,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价格也会随之变化。招标方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及时调整招标文件,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地的造价信息及时修改。实例:某学校宿舍楼施工招投标中,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对991丙烯酸酯防水材料规定了招标控制价为当地造价信息发布的7400元/m2,在招标文件发出后,在截标日前5天有人向主管部门提出质疑,因为综合市场因素材料价格已经明显上涨,并已上升至8500元/m2,沿用之前所发布的价格来投标显然不妥。后经市场调查,当地主管部门按照当地市场价位8200元/m2要求进行修改。
3.2 投标方的施工风险
很多投标方在取得投标文件后,并不会对招标文件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往往会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来判断分析 ,受此影响,投标方在投标时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投标方没有对招标文件进行准确了解分析,从而不能有效分析出实际施工期间的施工质量中的关键控制点,如果中标,这将会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给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
3.3 分包和转包的风险
一般来说,中标单位不会独立完成中标项目,很多施工任务会分包出去。由于在分包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给项目带来一定的风险。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分包人在转包之后,就放松了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也必然会随之大大增加。
3.4 合同管理的风险
招投标结束后,建设项目的业主会与中标方签订合同,由于合同涉及条款特别多,很难在一时达成一致,这也就导致了合同签订后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或是漏洞。比如合同的条款不够全面,合同的文字内容不够完善,合同中的责任划分并不明确等等。众所周知,一般的建筑项目最集中也是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周期长,投入大,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合同原因导致的各种冲突与矛盾的概率大大提升了,各种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很多工程中,项目管理人员会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工程的质量、物资供应以及项目施工进度等众多方面,却忽视了对合同条款的研究,而合同是所有施工作业程序稳步进行的基础,这就会导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设项目造价风险的识别
4.1决策环节
首先,根据施工企业的自身情况进行项目成本的评估工作,其次对所有的招标文件进行详细了解,避免在合同中存在不利的因素,最后还负责项目决策风险,避免这些项目的风险。
4.2投标环节
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中,施工企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得出合理的价格再招标。中标后需要与招标方制定合理的项目合同,避免出现“利己主义”影响企业的综合经济利益。
4.3施工环节
在施工中是许多突发情况的高峰期,一旦出现就阻碍了项目建设的实施,所以要加强施工过程的风险管控。同时,在项目施工阶段,为将满足工程要求,容易影响项目的成本,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施工合同的规定做好施工管理。
4.4结算环节
在项目完工后,依然有各种风险。比如,由于项目整体质量不过关,使得在交付的业主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而导致施工企业要承担风险。所以,项目决算过程,要抓好项目质量的验收工作。
5做好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对策
提高造价风险管理水平,避免或减少浪费,影响工期对企业工程造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分离的,各阶段的造价计算主体不同,因此对风险管理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加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必须从各个环节着手,加强各环节的联系,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权责清晰,避免各环节直接浑水摸鱼,降低工程造价的风险。针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5.1控制潜在风险的对策
控制潜在风险的对策,需要提高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意识,理论指导实际,意识指导行为。要提高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企业从意识上重视。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和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具备风险意识,具备风险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经验认识风险潜在风险,及时进行解决。
(1)施工单位在投资决策中会有项目成本,所以投资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对项目整个建设过程有影响。因此,组织有关部门和成本考核专业人员,做好项目预算准备,确保高质量,合理确定项目的规模和特点,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2)合理采用限额设计,我们不能只从经济学方面来实施全过程的造价管控,也可以为相关的经济指标,提高理性的估计,从而避免项目成本估计超出项目成本目标控制。
5.2风险发生时控制对策
(1)做好施工设备及材料成本的管理:由于项目的工期长,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材料和设计的成本都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而出现变化,故不仅要及时了解市场价格信息的走向,还要了解设备材料的运输价格等,积极掌控市场的形势。
(2)加强工程变更和签证的控制。
首先要做好招投标管理,将工程项目招标中的投标价格控制在核定的设计预算中。其次加强合同管理,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最后,建立和完善设计变更和签证审批制度,严禁随意变更现象。
5.3风险后果阶段控制措施
(1)做好竣工结算资料收集。通常建设单位会用各种方法谋取超额利润。而在工程建设中的沉降数据的主要是收集、计量、计价依据、签证和计费信息等,对基础上实施审计,提升竣工结算的要求。
(2)竣工结算实行风险承担。在结算环节,要按照编制竣工结算的各项要求,计算出整个项目实际的造价以及整体的完工情况。结算方式更为先进,在按照相关案例进行结算,调整公式,为完成结算价的实施,合理分担风险。
企业要进行造价风险管理,必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系统,将风险管理的六个步骤切实落到实处。对工程造价风险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特别要提醒工程造价人员注意的是,要重视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的管理,因为它们对工程造价影响占据较大概率。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需要是了解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工程造价业务人员的水平考核,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学习行业最新的政策内容和知识。除了职业能力之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避免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仅依靠一个人或者一种方法是难以实现的,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多管齐下,多方面进行管理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卢伟荣, 黄高琼.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探讨[J]. 福建建材,2014(4).
[2]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3] 孙显峰, 魏崴. 施工项目风险及其防控[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
作者简介:徐子奇(1980),籍贯(江苏省盐城市), 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机电全过程造价项目经理。
论文作者:徐子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风险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环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