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单楼小学 山东 枣庄 277100
摘 要:班级管理的合力主要来自三方面,班主任与学生的相互理解;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相互沟通;班主任和家长相互配合。只有做到三位一体,才能形成班级管理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家长 沟通
班级管理的合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班主任,二是家长,三是任课教师,只有做到三位一体,才能形成班级管理的强大合力。
一、班主任与学生的相互理解
班主任处于中心环节,是联系和凝聚这三种力量的桥梁和纽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力的重心最终要落在学生身上。因此,一切工作必须围绕学生来做,做到有的放矢。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主要承担者。
班主任工作细致而繁重,他们更应该用“爱”去教育每一个孩子,让感动代替制度、让关怀和帮助充满整个班级。只有这样班级才是最有凝聚力的集体,只有在工作中充满爱心的班主任才是学生们最乐于接受和拥戴的班主任。
要管理好班级首先班主任要培养班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分析班级情况,严格要求自己,提升班级文化,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其次是以点带面,与所有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协调发展,并让学生发挥其主动管理班级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相互沟通
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而任课老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是最重要的。
班主任管理学生相对严格,学生逆反心较强。因此,在师生关系上,学生更容易与任课老师接近一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容易崇拜某个女教师或男教师,如果任课老师能有针对性地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及适时的心理辅导(包括早恋、嫉妒、攀比、自卑、逆反、孤独、惟我独尊、贪图享乐、厌学等心理的疏导),就更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比如:班主任要求参加的活动,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班主任这么卖力,是想给班主任自己争光,觉得取得再好的成绩也是为班主任争光,因此,就不会集中精力去完成这件事了。如果任课老师去找他谈这件事,也许他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因此,任课老师可以主动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更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另外,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个性,这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相互配合,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班集体。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核心,任课老师以其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格魅力优势成为班级建设的催化剂。
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任课老师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对于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发展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必须搞好关系,配合要密切,教育思想要一致。
如何做呢?我想:一方面,班主任随时将每个学生的情况通报给任课教师,让老师们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思想品德、知识能力、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如:让任课老师了解哪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好,能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乐做好事,自理能力强;哪些学生学习一般;哪些学生学习较差,能力较差,纪律较差。这样有利于各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行思想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课教师及时和班主任沟通,相互交换学生的情况,使班主任没有掌握的学生情况能够从任课教师那里得到,以便在工作中共同研究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方法。由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密切协作、配合,使得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能正常开展。
三、班主任和家长相互配合
班主任要和家长及时沟通。沟通方式: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访、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个别家长约见、书信、邮件、网上交流、家长通知、学生记事本、家长调研等等。通过沟通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和学校工作。班主任要满足家长的合理需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要。当学校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求时,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也会更积极。
因此,教师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取得家长的信任,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朱佳娜 浅谈班级的精细化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年S1期。
[2]钱铁锋 大力推进班级教育小组制度建设——谈班级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德育,2011,(03)。
论文作者:孙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班主任论文; 班级论文; 学生论文; 家长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