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公司的创立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跨国公司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跨国公司的创立
1949年后,中国政府曾在香港开设过若干个境外企业和以对外经济援助为名进行过若干个劳务承包工程,但数量不多,规模不大。1979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跨国公司才真正得到发展和壮大。至1993年,中国直接对外投资金额累计达51.6亿美元,拥有海外投资4500家,跨国经营活动已从最初在国外开店推销,到90年代形成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多行业、多层次的对外贸易与投资的格局。中国各类企业已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港澳地区)开办了合资、独资和合作等各种形式的海外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企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起步晚,但投资速度相对较快。
从1979年中国外向型经济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后,中国跨国经营也开始起步。中国的非贸易海外企业由80年代初期60多家发展到1993年的1400多家,协议总投资额30多亿美元,地区分布几乎遍于全世界。
2、投资规模以中小项目为主。
除一批中央直属大型生产企业或专业外贸公司外,中国海外企业投资规模总体上仍以中小企业承办的中小项目为主,一般投资规模仅在几百万美元投资金额水平,有的企业投资只有几十万美元。
3、投资行业多样化。
从海外企业经营范围看,投资行业已从中餐馆、小型加工业、信息服务业向制造业和资源开发业发展。贸易性海外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商品的同时向维修、运输、金融等方面发展。加工制造业成为我国生产性企业投资较为集中的部门。
4、投资地区多元化。
中国海外投资已由港澳地区和邻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亚非拉各洲发展中国家和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幅射。近几年中央鼓励向拉美、俄罗斯、东欧和韩国等国家进行贸易和投资。
5、投资形式以合资为主。
除专业外贸公司一般以独资形式在海外注册之外,生产性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与东道国采用合资形式较多。至1992年,非贸易性企业1363家中,中方投资15.89亿美元,占协议投资总额的45%,充分利用对方或国际市场上的资金进行经营。
6.投资经营主体众多。
按所有制分类,有国营企业、集体企业、股份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经济企业;按地区分类,有中央所属企业、部属企业、地方市、区、县所属企业;按专业分类,有专业外贸公司、生产企业、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经济技术公司。这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各种经济成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对外经济活动中的积极参与。
45年来我国已建立全面的国民经济体系,并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型海外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我国大型海外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乃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骨干和主力。我国大型海外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在国际市场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发挥出中小海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银行、首都钢铁总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上海海外公司、深圳赛格公司等都是中国跨国经营的杰出企业。中化总公司已经成为我国经营石油、化肥、化工产品、橡胶、塑料等商品的综合性跨国集团,1993年销售额达132.11亿美元,连续4年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世界最大100家综合服务公司前30名。中国银行以2793.64亿美元的资产在1992年排名世界最大的100家商业银行的第17名,利润22.49亿美元的,排名第一。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中也认为“中国已作为亚洲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出现”。①
中国大型海外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的跨国经营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外直接投资经营主体明确。
中央和地方大型生产国有跨国企业、中央和地方专业外贸公司、中央和地方国际经济合作公司、中央和地方的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都是中国跨国经营的主体。这些经营主体的确立打破传统外贸“一统天下”的局面,由单元结构走向多元结构,形成以国有海外企业为主,其他所有制性质企业类型为辅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格局。
2、具有相对竞争优势。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大型海外企业的名牌优质产品、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传统技术(如中药、气功、园林等)和日趋成熟和稳定的中间技术和加工制造业(机电、轻工业、食品等)和某些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尖技术领域(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航天工程等)都可以让中国大型海外企业在国际市场一显身手。集科研、生产、销售、金融、信息、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海外企业更是国内中小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3、以资源性开发和开拓国际销售市场为主。
我国大型海外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原料、能源等自然资源,或在当地生产和销售适合国际市场的产品,或将国外原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返回国内。我国在海外的资源开发项目主要在铁、铝矿业、渔业和林业等。我国大型海外企业利用原有的和新的销售渠道,加快进入国际销售市场,并建立中国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网络。
4、企业性质以国有企业为主。
目前,中国大型海外企业基本上是以国家资产为主,是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经济活动的主柱。它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和国内重大经济决策的较多影响。部分大型海外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已经先行了一步,但由于传统经济的影响,大部分海外企业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以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发展。
进入国际市场经济活动的中国大型海外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的大量出现,标志着中国跨国公司的创立,也标志着我国企业国际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滞后性
虽然我国海外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已经取得很大发展,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跨国公司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水平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与国内“三资企业”的发展进程相比,还带有滞后性。
从国际上看,中国海外企业的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在世界跨国公司总额中所占的比例都微乎其微。在数量上,我国现有4500家海外企业,仅占世界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总数(20多万家)的千分之二;在金额上,中国海外投资51.6亿美元,也仅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16000亿美元的千分之三。这样的差距与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和经济发展速度是不相称的。
从国内看,以“三资企业”形式为主的吸引外资的规模已达到史无前历的程度。至1993年底,外商在我国设立各种类型企业已达17.4万家,我国直接利用外资663亿美元。我国至今为止所建立的海外企业只是“三资企业”的1/17,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也只有吸收直接投资金额的1/10。这种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形成强烈反差的经济现象值得我们分析与研究。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著名英国经济学定邓宁教授曾提出反映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的投资发展模型。该模型提出了一个国家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投资发展阶段与其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也与其国家内企业所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企业内部化激励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相联系。②
该模型将一个国家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发展进程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该国人均国民收入小于400美元,较少吸收外资,净对外投资额(对外投资总额——吸收外资总额)等于零,企业没有发挥三大优势。
第二阶段,该国人均国民收入在400-1500美元之间,吸收外资增加,净对外投资额仍为负数,但数额较大,即吸收外资额大于对外投资。企业还没有充分发挥所有权特定优势,以克服该国在国际化生产带来的不利方面。
第三阶段,该国人均国民收入在2000-4750美元之间,吸收外资减少,净对外投资额仍为负数,但数额较小,即对外投资总额增加快于吸收外资总额。在此阶段,对外投资速度明显加快。吸收外资主要将资金投在比较区位优势最强的部门,但不投在比较所有权特定优势最弱的部门;相反,对外投资将资金投在国外区位优势可能不好但能充分发挥本国所有权特定优势的部门和行业。
第四阶段,该国人均国民收入2600-5600美元之间。净对外投资额已为正数,即对外投资总额大于吸收外资额,企业三大优势都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由此可见,判断一个国家进入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投资发展进程处于哪一个阶段,应该将此与其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该国企业三大优势发挥如何相联系。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阶段也具有受制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和企业是否具有三种优势结合的特征。在过去十几年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已从投资发展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个别地,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以及拉美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已从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这些国家吸收外资比例逐渐减少,对外投资比例逐渐增加。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起步于60年代前后,经过70-80年代中20多年的对外投资发展,目前都进入了吸收外资相对减少、对外投资增加的阶段。例如,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63年,1985年迅速发展,此年企业对外投资额为4.8亿美元(外国在韩国的投资为5.32亿美元),以后几年平均以39.4%的速度增长,1991年为9.5亿美元,1992增加到11亿美元。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尚处于投资发展的起始点,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较低,人均国民收入尚不高,中国正处于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投资发展第二阶段,并且向第三阶段过渡之中。
从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数据看,一个国家引进外资金额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一般为1:1.1,即吸收1美元的资金的同时,向国外投资1.1美元,而发达国家比例为1:1.4,发展中国家比例平均为1:0.13。
联合国“世界投资指南”列举了亚洲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总额的变动,本文试将香港、韩国、台湾省和中国的材料加以整理,列出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③
表1 香港、韩国、台湾省、中国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平均数)
1975年-1977年 1980-1982年 1987-1989年
香港 — —1:1.19
韩国1:0.091:0.56
1:0.28
台湾省 1:0.591:0.32
1:3.49
中国 —
1:0.043 1:0.21
中国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与世界水平相比明显低了许多;即使与亚洲几个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比也有相当的距离,应该承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正具有滞后性。我们应该正视现实,分析对外投资滞后的原因和加快发展对外投资的方法。
主观上看,我们尚未对跨国公司在现代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足够的认识,没有看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在国内吸收外资与国外直接投资同样都是利用国际资金的有效手段。有些母公司对已开办的海外企业,没有认真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导海外企业进一步努力的发展方向。中央和地方也缺少专门的机构协调、管理海外企业和采取保障海外企业利益的有效制度。虽然我国仍处在经济发展起飞阶段,但我们从上到下,精心研究,充分发挥我国海外企业的三大优势,调动企业跨国经营的积极性,我们同样可以分享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益处。
三、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1、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目前,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中国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同样,中国跨国公司发展也顺势而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将推动中国跨国公司成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作用的不可缺少的高级企业组织形式;世界各个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商品、资本、劳动力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将促使更多中国跨国公司加入这些区域内部经济循环;国际直接投资代替国际贸易为主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将使生产、资本、贸易、技术、信息于一体的中国跨国公司大显身手;世界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和合作促进中国跨国公司早日加入国际间跨国公司联盟,分享世界科技成果,提高国内科技水平。
中国国内十几年经济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也为中国跨国公司今后大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我国海外国有资产管理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海外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即国家行使海外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利的代表者的确定,将是海外国有企业转制的关键和“攻坚战”。国内金融、财政、税收、投资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安全着陆不仅为国内国有资产管理带来希望,也为海外国有资产管理带来福音。
2、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繁荣时代将在2000年左右。
目前国内对中国跨国经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较悲观的观点,认为中国不具备大力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要发展也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另一种是盲目乐观的观点,认为中国目前就应象在国内吸引外资一样,立即组织力量大规模到国外开公司。其实,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中国跨国经营必须遵循其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如邓宁教授关于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投资发展阶段模型所述,中国正处于投资发展进程的第二阶段,即以吸收外国资本到国内投资为主的阶段,并且逐步进入第三阶段。
一些国家的实践,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要从以吸收外资为主的第二阶段进入到以对外投资为主的第三阶段大约需要20-30年的时间。
联合国“世界投资指南”指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对外投资在70-80年代得到迅速的发展。为克服国内劳动力短缺和工资猛涨,这些地区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在90年代发展更快。”④
以此类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进入到投资发展的第三阶段亦需要20-30年的时间。根据中国外经贸部新公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材料(见表2),如果中国每年以22%的速度扩大海外企业的数额和以148.5%的速度扩大对外投资金额,可以预见,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将在2000年左右进入繁荣时期。
表2 中国非贸易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⑤
3、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将是全方位的。
(1)除前面所述4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外,中国三资企业和中小企业(集体、乡镇、私人)将会在新时期跨国经营中起到特殊的作用。三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后将继续进入世界市场;中小海外企业具有数量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优势,并且有中小企业联合组成企业集团公司的趋势。
(2)中国跨国公司将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行业投资战略。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业仍是我国非贸易性公司和贸易性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行业,但是会相互渗透,贸易性公司将会形成与实业结合的综合性跨国公司。
(3)中国跨国公司将实行市场多元化的区位战略。
中国巩固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传统商品的基础上,加强在那些机电附加值较高和高技术的领域直接投资;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不仅不应该放弃,而且应日益得到加强。中国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在吸收外资的中技术成果影响发展中国家转移积极慎重发展对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易货贸易和直接投资,寻觅与这些在21世纪具有潜力市场的国家发展的机会。
注释:
①联合国:World Investment Directory 1992,Vol.1 Asia andthe Pacific P.29。
②约翰·邓这(J·Dunning):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Edited by Krishna Kumer,P.6.Lesington Books。
③根据联合国:World Investment Directory 1992,Vol.1.Asiaand the Pacific,表5和表13整理,P.15和P.28。
④联合国:World Investment Directory 1992,Vol.1.Asia andthe Pacific,P.31。
⑤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历年资料整理。
标签: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企业对外投资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三资企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