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学活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_科学论文

大型科学活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_科学论文

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班论文,多变论文,科学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从小班、中班到大班,他们知道自己在不断成长,马上将升入小学,以后还要上中学、大学……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与希望。这次活动让幼儿从自身的不断成长变化入手,逐步感知世界万物都在变化的道理。通过做做、玩玩,让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发现世界上最聪明、最能干的是人,人可以使事物向对人类有用的方向发展变化,从而激励幼儿从小要学好本领,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道理。

2.了解事物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激发幼儿探索事物“变化”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三、活动准备

照片,一周气象表,(小鸡——母鸡——鸡蛋)渐变图,(泥——砖坯——烧窑出砖——高楼)渐变图一张,衣服一件,黄色蜡光纸一张。

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铁丝、冷开水、糖、盐、气球、白纸、彩笔、正方形纸等,蜡光纸、剪刀。

四、活动过程

1.通过看照片,发现人是在不断变化的。

请幼儿看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照片,回忆小时候的模样,请1—2名幼儿讲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小结幼儿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引发幼儿讨论:以后你还会不会变?会变成什么样?启发幼儿从少年、青年、中老、老年充分想象自己将来的变化。

老师小结:人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

2.发现自然界的变化。

1)天气、季节的变化

A.出示一周气象变化表,让幼儿讨论,这张表说明了什么的变化?

B.一年里,人们有时穿棉衣,有时穿毛衣,有时穿衬衣,这是为什么?说明什么在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2)白天,黑夜的变化

白天黑夜是怎样变化的?(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同时还在不停地自转,当太阳光照在我们居住的地方时,我们这就是白天,没有太阳光的地方就是黑夜;当我们居住的地方转到背朝太阳的时候,我们这就是黑夜,对着太阳光的地方就是白天。)

3)动植物的变化

A.小鸡是什么变的?怎样变?(鸡蛋——小鸡——母鸡)

B.花草树木会不会变?怎样变?(成长变化:小苗——长大——开花——结果;随季节变化:发芽——长叶——枯黄飘落等)

4)河水的变化

河水会不会变?怎样变?(河水有时结冰,有时波涛滚滚;有时干涸,有时涨水,有时还会泛滥成灾。)

小结:自然界一切都在变化,天气在变,季节在变,白天黑夜在变,动植物在变,河水也在变。

3.讨论:有没有不变的东西?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小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有时变得快,很容易发现;有时变得慢,不容易被发现。

4.发现人可以使事物发生变化,人是最聪明,最能干的。

1)观察老师折纸,是谁使一张纸变成了一只小鸟?老师能使一张纸发生变化?你们能不能使桌上的东西变化呢?

2)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各种材料,使它们发生变化,如:使一根细铁丝变成一个苹果;将盐放入水中,盐溶化了,水变咸了;将糖放入冷开水中,开水变甜了;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动物;吹气球,气球会变大;将正方形纸对折,变成两个三角形;在白纸上画画,变成一幅美丽的画等。

3)报告自己的发现。要求幼儿说出所操作的材料原来是什么样的?怎样使它变化?变成了什么样的?

4)小结幼儿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引发幼儿讨论:

A.高楼大厦是怎么来的?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出示渐变图,发现人可以使泥土变成砖,用砖建造高楼大厦。

B.出示一件衣服,讨论:衣服是怎么来的?是谁使它变成衣服的?

C.面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谁做的?用什么做的?

小结:人可以使很多东西发生变化,让这些东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5.讨论:人们是怎样使一些事物向对人类有用的方向发展变化的?

如:在大江大河上修筑大坝,蓄水发电,可以灌溉庄稼,减少洪水泛滥;在干旱、荒漠地带大量植树造林,阻挡风沙,保持水土流失,改善环境;发明了空调,可以使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发电,制造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

总结:世界上最聪明、最能干的是人,人类可以改造自然,可以使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鼓励幼儿从小要学好本领,长大成为一个能干、有用的人。

五、活动延伸

1.在美工角创办“多变的世界”专栏,让幼儿把自己所知道的事物的发展变化画出来。

2.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同伴或爸爸妈妈,并说说人类是怎样改造自然,服务人类的。

活动评析

1.从幼儿实际出发,选好教学内容。

“变化”一词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这里教师从幼儿最熟悉的自身的成长变化入手,逐步过渡到自然界有代表性的天气、季节、动植物的变化,进而引申到人可以使很多东西发过变化,人类可以改造自然,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2.比较的方法贯穿始终,善于运用思维规律。

“变化”具有相对性,比较抽象。教学中,教师始终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如白天,黑夜的交替,鸡蛋变小鸡,四季轮换,河水结冰,开水变甜、变咸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找出结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始终注意启发幼儿的积极思维。

活动中,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高楼、面包,衣服是怎么来的,而是启发幼儿自己去积极思考,找出结论;老师还为幼儿准备了一系列感性材料,让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事物的变化,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标签:;  ;  

大型科学活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