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促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关注对象,为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程度,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本文主要阐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水利工程建设技术也日益成熟。为将水资源更好的利用,为我国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水利工程建设会在不同层次上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大自然。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1.1.1水利工程建设对气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竣工后,改变了库区底面自然形成的土质结构和形态。库区底面的土质结构是随着时间沉淀、日积月累而产生的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构,在库区占有重要地位。水利工程建设将陆地变成水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道水流流速。周围环境改变,导致气流流向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气温发生变化。而设计者往往需要考虑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对气温的影响程度大小,小幅度的温度变化是可以接受的。
1.1.2水利工程建设对降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蓄水建成水库,水库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建设防洪防涝能力。但由于水库大面积的蓄水,阳光直接照射就会造成大量水分蒸发,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上浮形成雨云,一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水降落,从而导致降雨量增加。同时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影响降雨的地区分布和时间,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河道原有的水流特点、大面积蓄水等都会造成降雨地区分布和时间的改变。降雨地区分布受气流影响,库区的水蒸气被气流运输到距离库区较远的外围区,这也就意味着库区和库区相邻的地区降雨量都会相应减小,而外围区则会增大。降雨时间是受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水面温度变化往往会比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慢,因此当外界较为炎热时,水面温度是低于外界温度的,从而减缓了大气的对流运动,造成降水量减少;当外界较为寒冷时,水面温度又会高于外界温度,从而增强了大气的对流运动,造成降水量增加。不管水面温度高于外界温度还是低于外界温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通过降雨量改变降雨时间。
1.2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对水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项目建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改变,地质结构的改变会影响河道的水位和汛期,如水库大面积蓄水就会造成下游水位降低,整体河道水流流速降低,降低的流速又会造成河道的含沙量和沙量分布不同。水利工程建设的拦截阻力会造成汛期长短的改变,在非汛期期间会造成水位降低,若是水利工程建设拦截阻力控制不当,就会造成下游地区断流,出现河道干涸的情况,从而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恶化,出现生态污染和破坏等问题。
1.3水利工程建设对水体的影响
水库需要蓄积大面积的水,就会出现水流的变化,在水库中的水流速会比原本的水流流速慢,从而降低水体质量。同时蓄在一起的水受到太阳直射的范围和时间都更大,造成水面温度更高,引起水质发生改变并恶化。流动慢的水体其自带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降低,抗污染能力和自我免疫能力都会降低,尤其水库沟叉处的水体无法得到及时冲洗和换新,就极容易发生水污染,污染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整个水利工程更大的污染。
1.4水利工程建设对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主要会提高该地区发生地震、滑塌和滑岸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影响地震发生几率的主要原因是大型水库需要极强的蓄水能力,需要挖足够深度和宽度的深坑来满足需求,而过深的深坑会给地壳表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当质量和压力十分大的水体接近断面时,就会增加岩层之间的水压力,从而影响岩层之间位置和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地震发生的几率。库岸易发生滑塌,水库蓄水能力的增强给岸边维护水体的土体带来很大的压力,随着使用时间的变化,维护的土体会出现耗损和松动的情况,从而发生库岸滑塌事件。水库渗透会造成周围水体和水文的变化,周围水体会优于水库水体,水库中也存在一定污染,一旦渗透出来污染周围水体,就会造成更大程度的损失。
1.5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沼泽化、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浸没等问题。土壤沼泽化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造成水体水位升高,土壤受到的压力和湿度都升高,长久如此土壤过于湿润,就会逐渐沼泽化。土壤沼泽化会影响部分植物的栖息和生存,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变化;土壤盐碱化主要是由于水库强烈的蒸腾作用,水库大量水分蒸发,使水中盐分也大量解析出来并渗透到土壤中,造成土壤盐碱化,盐碱化的土地会降低周围植物的存活率,种植在上面的植物会出现烧苗、旱死的状况。而土壤浸没是指水位升高会浸没靠近河道的土壤,降低土壤的通透性,随着水体流过,土壤的肥力逐渐降低,慢慢不具备种植植物的功能,最终导致土壤彻底荒废。
2.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是在自然规律调节下形成的,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并破坏自然,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1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开发目标
水利工程建设应因地制宜,在适合建立水利工程的地区开始项目。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到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水力建设周围人口迁移情况。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是周围不能有居民,否则居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水利工程的功能和维护也得不到保障。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对迁移人口补贴费也是一笔不要的开支,因此应根据开发地带的人口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目标。对于人口分布少的河道资源,可以进行完全开发,制造更大的水利工程建设,使其为民为国产生更大的效益,而对于人口分布密集的河道资源,可以按段开发,也就是说整条河道中选取人口少的地段进行开发,这样既减少了移民补贴费用,降低了工程成本,又合理开发了水资源,实现共赢。
2.2对能源的开发要从长远考虑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十分复杂,在建设前设计师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水利工程建设最主要的作用是利用水资源,但设计师不仅要考虑水利工程建设的能源利用程度,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设计师应从长远发展来考虑,尽可能的做到不污染、不破坏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
2.3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
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设条件和建设流程进行完善和约束。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的条件,水利工程不可建设在人流过多的地区,不可建设在自然保护区等,防止不良企业为追求经济利润,利用法律漏洞建设水利工程,从而破坏生态环境。加大与水利工程相关的惩罚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进行监管和处罚。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时代无法阻止水利工程的进步和发展,但在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生态环境,不可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应做到经济与效益同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关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03):140+144.
[2]钱新月,单桂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科技视界,2012(13):202+221.
[3]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253.
[4]张传新,戴克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05):53-55.
论文作者:宋邦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土壤论文; 水体论文; 水库论文; 就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