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小学六年级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论文_王业斌

针对农村小学六年级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论文_王业斌

(甘肃省永靖县仁和学校)

摘要:教育过程中, 每个阶段、每个学科都存在着“学困生”这一角色。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识字、认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社交能力的关键时期, 文字和语句的掌握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十分关键。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 受其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产生了一批“学困生”, 学校在教学中有着不能推卸的责任。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教师要抓紧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语文中收获快乐,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教学;小学语文;学困生;对策建议

一、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

(一)家庭教育因素

很多家长外出打工, 对学生学习状况不了解, 对学生期盼过高, 给学生带来较重的压力或者负担, 也有一部分家长对学生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思想观念落后, 对学生学习要求较低, , 学生自然对自己要求降低。家长对学生了解不充分。很多家长忙于生计, 将学生学习完全托付给学校, 对教师和学校产生依赖, 学生回家后的巩固学习属于空白。

(二)学校教学因素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在应试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过渡阶段, 依旧存在重成绩、轻素质的问题。农村学校压力较大, 更希望能够培养出高分学生, 忽视了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课堂上对优秀学生的重视度高于“学困生”, “学困生”自信心受到打击, 教育鼓励方式不针对,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除此之外, 农村教学基础设施和能力及教师教学方式与城市学校依旧存在差距, 学生本身因素受限。

(三)学生能力因素

农村一些学生由于受到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起步阶段就落后于其他学生, 久而久之, 漏洞越来越大。我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一名语文“学困生”, 就是因为在学拼音的阶段耽误几堂课, 没有学好, 基础没有打扎实, 导致现在识字过程困难, 识字量少, 阅读能力较差, 如果再不进行补救, 高年级阶段, 就会更加受到影响。除此之外, 学生学习态度十分重要, 很多“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受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做作业应付了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农村小学六年级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

(一)增强学生自信, 脱掉“学困生”帽子

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 不要用成绩去判别学生的好坏,再学习差的学生也有优点,不可以将成绩作为评判的标准, 这种划分会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自信, 失去自信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会被受打击。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发现, 学习成绩相似的两组学生, 一组加以鼓励教学, 一组按照往常形式教学, 鼓励教学的学生成绩有所提升, 学习热情增加。由此可见, 教师在教学中, 不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上最差的, 哪个学生受老师喜欢。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采取鼓励手段,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潜力。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在老师的眼中是受到重视的。学生自己首先就不能自暴自弃,自己要有自信,要有学好语文的信心。教师不能对学习差的学生就进行批评,甚至言语上的侮辱,要对学生给予鼓励。

(二)构建家长沟通平台, 及时与家长信息共享

家庭教育对教师教学很重要, 家长言行和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意识有着影响作用, 教师应当与家长建立起及时、有效的沟通平台。由于农村务工与城市工作存在区别, 家长很多都外出务工或没有时间。因此, 教师要想办法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多与家长沟通, 首先让家长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并且普及一些教育方式, 学生回到家后, 虽然没有父母陪伴, 但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家长对自己的爱护。可以了解一下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我就会给每一个学生一些课外读物,让他们带回家去,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这样就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孩子和家长的距离也拉近了。

(三)丰富教学内容方式,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教学局限性性对于城市较大, 在硬件设施配置、教师和学生接触的事物和所处的环境等方面或多或少不及城市教学。例如, 我知道学生们都喜欢童话故事,我就会给学生买一些童话故事书,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首先就给学生讲了一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 教师既可以借助周边事物增强教学趣味性, 也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学困生”而言, 结合生活的学习, 能够让他们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地学习。首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才能够一步一步地让“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 起到彻底的转化。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父母再忙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学校教师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学习自信, 为学生提供帮助, 通过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进,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文字的学习要从起步阶段打扎实,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 也不要重成绩、轻素质, 让学生在兴趣的催动下, 从生活细节学习语文, 对语文产生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何义新.农村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构建探究[J].速读(上旬),2018,(9):113.

[2]余仁兵.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9):37

论文作者:王业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针对农村小学六年级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论文_王业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