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质量、创新--兼谈2001年高考科学综合试卷中的化学试题_高考答案论文

应用,素质,创新——兼评2001年高考3+X理科综合试卷中化学试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卷论文,素质论文,理科综合论文,化学试题论文,兼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高考中,天津、山西等15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试行“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其中X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现将理科综合卷及其中的化学试题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试卷结构

本试卷共31道题与2000 年理科综合卷总题数相同, 满分300 分比2000年增加40分。第Ⅰ卷包括24小题,且为单选题,每小题6分。 其中化学(含以化学为主的综合题)试题共10道,由定性到定量、简单到复杂递进式集中排列,共60分。第Ⅱ卷含7道题,共156分,其中化学题(含跨学科综合题中化学题分值)约为59分,化学题总分为119分, 与《考试说明》要求化学题占120分吻合。本试卷含跨学科综合题共8道,分值为109分,占总分的36.3%。以两个学科综合为主,理化综合(第8、11、16、17、28、30题),生化综合(第26题),生理综合(第2 题)。实际上有些题很难分清属于哪个学科,真正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地步,今年高考理科跨学科综合题的磨合度比去年有明显提高。

二、试卷特点

1.试题高分值,考查思维精确性

本试卷的客观题在稳定中求创新,试题综合度高,分值高,这种试题的分值结构目的之一有效考查思维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考生稍有失误,丢失6分。

2.注重选材创新,考查学习潜力

高校欢迎会学习的学生,高考采用新信息题选拔会学习的考生。初步统计,本试卷共16道新信息题,总分值约172分,占卷面分的57.3 %,这些“起点高”的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自我调控能力和学习能力。

3.突出STS教育,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试题重点对考生的实用性主干知识考查,尤其与实际生活、生产、科研新成果、社会热点、社会焦点联系紧密,渗透新材料、新技术、新成果,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试卷涉及STS内容试题共17道,分值216分,占总分的72%。

4.关注实验过程和经验,加大实验考查力度

理化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理科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切入点,理科综合题加大了实验考查力度,除对实验基本技能考查外,还关注实验过程和实验经验,(如第28题检查新装置气密性)侧重考查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如第25、28、29题共79分。

5.通过图表信息,考查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本试卷引入2个数据表格,5幅坐标图、9个结构简式、10 幅实验仪器图、其它图13幅,这无疑在强调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意义。

三、理科综合卷中化学试题及评析

(以下各题序号是A卷原题序号)

第6题 当下列物质:

①大理石 ②钟乳石 ③锅垢 ④贝壳

⑤蛋壳

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

评析 答案为D。本题素材源于教材,属于简单的学科内综合题。

第7题 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评析 答案为D。本题取材于课本,知识点分布广、 是一道学科内综合实验题,考查化学“双基”的运用能力。

第8题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

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

B.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CO[,2]后溶液的pH

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

评析 答案为B。这是一道简单的理化综合题, 要求理解相关物理量及计算过程,考查审题能力和分析具体问题能力。

第9题 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的HCl溶液, 其液面恰好在5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 然后以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

A.大于20mLB.小于20mL

C.等于20mLD.等于5mL

评析 答案为A。本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酸式滴定管结构,若把滴定管和量筒结构混淆,则会错选C。考查考生是否亲自动手做过实验,是否勤于观察、思考实验问题,同时用两处7个字的标着重号强调审题意义。

第10题 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

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

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

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其中正确的( )。

A.是①②③B.只有①②③

C.是①和②D.只有③

评析 答案为C。本题以天然气为主线,渗透环保问题, 合理归因酸雨和温室效应,同时启示考生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天然气是一种较好的燃料,但会给环境带来负作用。

第11题 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CH-CH=CH-CH=CH-…)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Nobel )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 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

A.聚乙烯B.聚丁二烯

C.聚苯乙烯D.聚乙炔

评析 答案为D。本题以2000年Nobel化学奖项为背景,以加聚反应为导线,要求考生提炼、加工、运用新信息解决新问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新信息、进行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12题 有一种磷的结构式是

有关它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P[,2]O[,5]

B.它不溶于水

C.它在常温下呈固态

D.它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

评析 答案为D。本题要求考生理解高分子物质特性,会把新物质

与红磷、白磷进行类比迁移,考查考生对同分异构体和同素异形体的理解、应用能力。

第13题 将ag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0.1mol/L的硫酸中, 加入cmL 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NaOH式量为40)( )。

A.[(b-c)/125a]×100%

B.[(b-2c)/125a]×100%

C.[(b-c)/250a]×100%

D.[(8b-8c)/a]×100%

评析 答案A。 本题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能力。若不换算单位易错选D,若化学反应式不配平易错选C。

A.2B.3C.4D.6

评析 答案为C。硼氮苯中N、B交替排列,既要考虑2个Cl原子之间相对位置又要考虑2个Cl原子相连的原子(B、N), 要求考生具有空间想象力。考查考生观察能力和思维的严密性,整体性。

反应①采取了适当措施,使分子中烯键不起反应。

以上反应式中的W是A~E中的某一化合物,则W是_________。

X是D的同分异构体,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反应②属于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名称)。

评析 这是一道有机推断题,物质结构与反应类型互推,把结构简式“译成”化学式能巧解第(2)(3)小题。考查考生的对比观察能力、逆向思维能力,要求综合运用有机反应类型和同分异构体概念。第(3 )小题有多种答案,给考生留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创新机会。

答案:(1)B和C

(3)加成(加氢、催化加氢、还原等)

第28题 用图2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 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表1中的空白。

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黄铁矿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

③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随制随停。 试说明理由。

评析 这是一道实验设计与评价性跨学科综合题。对考生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高要求,特别是第(2)小题, 要求考生面对新情境,打破常规检查气密性方法,鼓励考生大胆创新。第(3 )小题只要求考生从二个合理答案(考生未知)选一个,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素质差的考生不相信自己,不敢冒然选择,同时这道开放性题考查了考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考生进行科学研究,使他们认识到解决一个现实问题,要多学科知识。试题点击了中学实验注重“是什么”,忽视“为什么?”,更不考虑“怎样创新”等弱点。

答案 (1)关闭弹簧夹时, 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

(2)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 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4)理由是此反应需要加热;食盐是粉末状。

四、理科综合试卷对今后中学理科教学的启示

1.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突出了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的考查。它对中学理科教育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水平。

2.突出STS教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学科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适时收集各种STS新信息、新教材,特别是国际国内最新科技成就, 以适当形式补充到教学中,从而促使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和时效性。

3.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和素质必须以纲为纲,以课本为本。

4.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评价问题能力。

5.着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标签:;  ;  

应用、质量、创新--兼谈2001年高考科学综合试卷中的化学试题_高考答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