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江苏徐州 221611)
【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4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简单的护理知识宣教,干预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知识知晓、自我管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知识知晓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糖尿病足;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60-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病变导致感觉丧失或者因为缺血导致活动能力下降,而合并感染的一种足部病症,属于一种致使血管、皮肤、经络、骨骼、肌腱损伤甚至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1]。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加重患者病情,严重者会致残,甚至死亡。本文通过对4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研究,探析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4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22例。44例患者中,女20例,男24例;年龄31~80岁,平均(54.9±10.3)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及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10例。对2组患者上述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简单的护理知识宣教,即向患者简单说明疾病护理知识,建议患者平时多看相关书籍,并且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此对疾病进行了解,未对患者进行长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主要操作如下:(1)组建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与护士共同组成健康教育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2)院内健康教育实施:①集体授课: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集体授课,让患者对疾病知识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2]。②个体培训:对患者进行床旁一对一的健康指导,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以此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3]。③鼓励自学:向患者提供微信公众号个体化教育,以此拓展对疾病知识的了解。(3)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方式,血糖控制情况,足部的自我护理情况。(4)家庭健康教育实施:①了解疾病知识: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知识,说明伴有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为发生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并且出现过糖尿病足患者的复发率及健侧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显著高于初发患者。为此,提高患者家属对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视,从而协助患者做好预防工作。②在健康教育向家庭延伸的过程中,对糖尿病足的出院患者应用反示教的方法,让患者给护士讲解糖尿病足的预防等,让患者在家庭中也能进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③监督患者:洗脚时,先用手试试水温,避免水温高而引起足部烫伤,洗脚后应该用毛巾将趾间擦干,因为许多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感觉是减退的。剪指甲时,应该平剪,不可为了剪指甲而损伤甲沟皮肤,甚至引起甲沟炎。足部皮肤干燥时,可以用油脂护肤品。穿着干净舒适的棉袜,袜子太紧会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戒烟,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吸烟严重者容易有周围血管病变。尽可能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好。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知识知晓、自我管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每项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效果越好。
1.4 统计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自我管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输入到SPSS 19.0版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用(x-±s)的形式予以表示,并进行t检验,若P<0.05,代表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知识知晓、自我管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自发性足部溃疡、足癣等。因为患者周围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患者痛觉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丧失痛觉、感觉,倘若患者足部出现磨伤、烫伤等外伤,那么非常容易出现破溃,进而发生足部溃疡等症状。为此,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一定要重视健康教育的实施,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以此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
在糖尿病足患者健康教育中,必须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健康知识宣教,从而让患者充分理解与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加强自我防护与管理,实现早日康复。同时,在糖尿病足健康教育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原则: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有关知识的时候,必须保证这些知识对患者健康有益,并且是患者最为需要的知识。(2)可行性原则:在开展健康教育的时候,必须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便于患者及其家属接受,这样才可以付诸行动,达到教育目的。(3)针对性原则:在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掌握优良的沟通技巧,进而从患者实际出发,给予最为恰当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可靠保障。(4)阶段性原则: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阶段性的教育计划,循序渐进,以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研究结果为:干预组患者的知识知晓、自我管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说明,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相关文献[4]的研究结果非常类似。
总而言之,对糖尿病足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知识知晓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左守凤.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228-229.
[2]黎桂婵,黎金梅.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36):8154-8155.
[3]张宏,朱爱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预防中的研究现状及方法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66-67.
[4]朱卫华.加强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截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3):143-144.
论文作者:刘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足论文; 知识论文; 疾病论文; 足部论文; 自我管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