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医DNA分析技术近30年的应用和发展,其可提供的信息量显著增加,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击犯罪和侦破案件,侦查人员有必要充分挖掘法医DNA分析技术的科学内涵,借助DNA的分析结果,推广相关案件的侦查思路的延伸,为破获案件贡献力量。
【关键词】 法医DNA 侦破案件 应用 发展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rensic DNA analysis technology for nearly 30 years,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crime and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ersonnel,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tap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forensic DNA analysis technology, the analysis results with the help of DNA, extending the investigative ideas spread cases, for cracked contribute cases.
【key words】 Forensic DNA Detection of case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49-02
20世纪80年代中期,DNA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法医鉴定,一滴血,一抹唾液,一根毛发,只要是人体细胞,都可用于DNA分析、鉴定。1985年首次应用DNA分析技术,对一起英国移民纠纷案成功地进行了亲子鉴定,并于1986年又首次用于一起强奸杀人的刑事案件中,从数千人中查找并认定犯罪嫌疑人。DNA分析技术从此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发展,它在法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伴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及标准化程度的提高,DNA分析技术在侦破案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
1.1DNA分析技术对强奸及强奸致孕案件的侦破
在我国,据统计对于暴力性犯罪案件,约有60%遗留有生物学物证。尤其是强奸案件,约有95%遗留有生物学物证,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子代谱带分别来自双亲,据此可以准确的认定嫌疑父亲是否为生物学(亲生)父亲,可以进行DNA检测,达到直接确认或排除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DNA分析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物证。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如果DNA证据的发现、提取、保管、鉴定过程不严谨、不科学,不但无助于破案,反而会制造冤案。
1.2DNA分析技术对碎尸案同一认定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普遍发展,道路、交通日益发展、完善,使得不少犯罪分子作案范围越来越大。由于铁路线路长,流动人员多而杂,不少犯罪分子利用这些因素把站车地作为抛尸现场,有的甚至将尸体分成数块,用塑料袋,行李箱等包装好,乘火车沿途抛尸。或者寄存在行李房,给我们的案件侦破带来很大困难,我们得根据不同碎块DNA检验图谱是否一致,判断是否为同一个体。
1992年8月10日21时,广州至成都的52次特快列车到达成都站,两名捡破烂的妇女蹿上车厢搜寻啤酒瓶等杂物。在8号车厢中部的行李架上,发现一黄一黑两只提包,两人在争夺提包过程中被巡查车厢的乘警发现,经开包检查,发现提包内竟然分别装着两条人体下肢。案情迅速报到成都铁路公安处,很快成立了专案组。
52次列车途经广东、湖南、贵州、四川四个省,大小停靠23个站,碎尸从何而来,其余的碎尸又在何方?这个问题一下子摆在专案组每一个成员面前。
8月11日下午,成都公安处接到通报:重庆至上海的72次列车到达终点站后发现一尸体躯干,上肢还连在上面。尸块外用红色“牡丹”牌皮箱包装。很快成都公安处得到了上海铁路警方协助侦查,经两地铁路公安机关法医进行了DNA检验。证实了两列车上发现的尸块为同一人所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案件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快将犯罪分子归案。
DAN分析技术不仅在碎尸案同一认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还可以应用亲权鉴定和电脑网络技术,根据尸体DNA检验图谱与失踪亲属DNA图谱作对比,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鉴别死者身份,进行尸源认定,为死因判断、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严厉打击铁路上不法分子。为保障铁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3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其他用途
1991年我国有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铁路接触网点损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有的是意外触电有的是贪便宜而送命,在这类案件上,我们可以根据活细胞的核DNA含量是恒定地,躯体死亡后,细胞核DNA含量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呈现规律性递减。血液中小淋巴细胞的DNA含量在死后的2、3、4昼夜分别降至第l昼夜的80%、70%、63%。我们可以判断躯体死亡时间,在侦查破案中也起着很好的作用。此外DNA分析技术.还应用于碎尸案同一认定;性别鉴定等案件中。
2 DNA分析技术的发展
2.1法医DNA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DNA分析应用于法医学鉴定是近十年来的事,目前发现的DNA多态位点越来越多,分析技术也越来越精巧、简便、快速、经济、实用。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应用DNA分析技术办案。DNA分析的法医学应用使以往只能检测基因编码的酶或蛋白质水平飞跃到直接检查基因的分子水平,是法学物证检验史上的一场重大的革新。
随着DNA的分析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法医DNA分析技术必须实现标准化已成为国内外法医学者的共识。在实践中已认识到法医DNA分析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为了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鉴定报告能够被法庭接受。国内外学者正在致力于法医DNA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和实验室规范化方面的建设。设计法医DNA检验质量保证体系方案,制订各类法医DNA分型的标准化手册,对法医DNA实现从人员组成、实验室设置、仪器、试剂、分析过程、数据分析、鉴定报告等环节提出规范,使实验室的所有环节处于质控范围内。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法院、检察院系统通常也有和公安系统平行的司法物证鉴定机构,本意是要建立互相监督、互相约束的司法机制,但在实际中经常出现侦鉴不分、审鉴不分的现象。2000年8月14日,司法部第62号令《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颁布执行,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其他组织或机构均可申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华大方瑞便是顺应这一司法进步和改革精神的产物。
DNA本身并不具备自动成为客观证据的功能,而是必须经过以人为主导的采样、实验、对比、分析及数据解释等程序后,方可得出结果。也就是说,DNA证据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得到。那么从采样到实验,再到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影响DNA证据可信度的行为,再加上我国各地DNA鉴定水平参差不一,导致这个“最能接近事实真相的证据武器”有时并不能揭示事实真相,湖北鄂州市离奇强奸案表明人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高等法院法官史蒂芬?布雷尔在关于科学与法律相互依赖的文章中写道:“法律本身日益需要使科学健康合理,而且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技术成为法律对我们日趋重要的基础。法官不是科学家,法庭也不是科学实验室。但是,要做好法律工作,我们需要培养见多识广的,虽然只是略有了解的、对相关科学政策能理解的人。”首届法医DNA证据规则国际研讨会用意正在于此。
2.2法医DNA数据库
目前,DNA分析技术正朝着物证检验全自动化、DNA数据库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和完善。DNA数据库实质是犯罪对策DNA数据库,包括现场库和罪犯库。当有案件发生时,用现场采集的血迹、精斑或唾液等检材进行DNA检测,分析结果与数据库比较。两者完全吻合时,直接为侦查提供犯罪嫌疑人的线索;两者不吻合时,排除库内人员是犯罪嫌疑人,缩小侦察范围,提高破案效率。如果全国乃至世界数据库能够共享,建立了世界犯罪数据库,这样就为违法犯罪编制了一个恢恢法网,不管是跨省是还是跨国作案,只要留下蛛丝马迹,就会在这个法网中显露原形。法医DNA数据库是国内外法医物证检验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基因频率各不相同。即使是汉族,不同聚居群体的基因频率也不完全相同。基础DNA数据库建立于群体调查、家系调查、法医学应用评估之上,给各区域或跨省市的计算机比对识别提供了必要的统计学基础。基础数据库建立后,某一群体某一基因信息的某个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可以很快得到查询。例如在办案实践中进行亲子鉴定比对识别,就必须充分考虑突变(或重组)的可能性,才有可能避免误判,而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是保证正确比对识别的重要前提。
在国际国内广泛交流地今天,建立与国际接轨地DNA数据库是公安事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加入WT0的要求,建库是大势所趋。从公安部到各级公安机关,很多单位都开展了DNA数据库的相关研究工作,逐步尝试建立了数据库。这些都为国家DNA数据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萍编著.法医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240-250.
[2]刘开会,李宗亮编著.实用法医DNA检验学.西安出版社,2000.
[3]王萍, 肖发民主编.铁路接触网电损伤的法医学勘验与研究.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7.
[4]成都铁路公安局刑侦处.成铁刑事案例选编(一)1996.29—30.
[5]王海生,刘军训等.强化证据意识正确发挥DNA作用.刑事科学技术,2003,1.
论文作者:符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9
标签:法医论文; 技术论文; 案件论文; 数据库论文; 物证论文; 法医学论文; 鉴定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