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_无意识论文

浅析无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_无意识论文

浅析无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无意识是在同意识相比较、区别和对立中存在的。一般来讲,意识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意识具有自觉、自控、深刻的特点,而无意识则更多地表现出盲目、自发的特征。随着对无意识现象研究的深入,它对于教育的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无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的分析,唤起人们自觉利用无意识为教育服务的意识。

无意识是近代才被真正纳入心理学研究对象之中,但是对无意识现象的认识,则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灵魂二度说”。他把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的两部分,其中非理性部分相当于无意识。近代的一些思想家、哲学家虽然用不同的词语来表征无意识,但是都肯定了无意识现象的存在。例如莱布尼茨的“微觉”(Peliles Perceptions)是一种未被意识到的意识,康德的“模糊知觉”是人精神世界的半个世界,费希纳和赫尔巴特还指出了“意识阈限”的存在。在他们看来,无意识是处于运动之中的,它可以上升到意识层面,意识中的东西也可以转入无意识内。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无意识现象,并且取得了“惊人成果”。在他那里,无意识成为人们心理活动的动力。早期的无意识研究多从个体出发,是一种个体的无意识理论。荣格、弗洛姆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和社会无意识的概念,强调了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在人发展中的作用。集体无意识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灵底层,由遗传而来,使个体以祖先的方式来适应环境;社会无意识则是人经验的某一部分因为不符合社会要求而被压抑成的无意识。马斯洛更进一步扩大了无意识的内涵,他把真、善、美、公正等存在价值也当作无意识的内容。

心理学是教育的第一基础,自觉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中国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无意识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一)无意识与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充分利用无意识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无意识的内容是广泛的,不仅包括深蕴于人心理世界的某些东西,也包括我们在清醒状态下的“阈下”思想、行为。例如:无意识记、无意注意、无意想象等。同时,也包括一些自动化的习惯行为,人可以“一心二用”,便是由于其中某种行为已达到自动化程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无意识状态下获得的痕迹,如识记的东西、注意的对象等,具有鲜明、持久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直观教具、教师课堂语言,包括有声和无声(服饰、板书、手势)语言的使用技巧,以及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交替规律的运用等,都是利用无意识使教学获得良好效果的有效手段。此外,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使其中一部分达到自动化程度,转入“阈下”状态,也是相当重要的。

许多研究表明,当人进入无意识状态之后,思维等心理活动并非完全停止,它们仍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并且,在这种身心完全或基本放松中,人可以恢复在苏醒时消耗的能量,排除干扰和无用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无意识状态下,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暗示(快速)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无意识获得良好效果。当然,并不是都要让学生处于催眠、半催眠的状态中,重要的是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没有压力的教学气氛。

无意识理论的发展,使教育不单纯停留在智力的发展与技能的形成上,发掘隐藏于现象之后的无意识,注重需要、动机、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倡情理和谐的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追求目标。人不是完全的理性动物,人的需要、情绪、动机等因素不仅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生活,而且还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影响着人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与使用。以情绪为例,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认知效果是不同的。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人往往以肯定的目光对事物作出判断,消极情绪下,则人的认知活动使之难以继续下去。如课间休息玩得太兴奋,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认知活动的低效。此外,需要、动机等也对人的活动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激发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内在需要,建立起成才的内在动机,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整个教育面貌的改观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国开展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无意识状态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很大比例。人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无意识会在睡眠或梦中表现出极强的创造性。教师如果能通过一些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的介绍,让学生充分理解无意识状态的意义,并学会支配无意识状态下的时间,那么必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良好的效果。

(二)无意识与身体心理素质的发展

人的心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的某一部分失调,都会影响人的活动。无意识对于身体心理素质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注重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承受的压力及遇到的困扰越来越多,心理冲突日渐明显,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据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1991年底对全国29个省市1500名居民的抽样调查表明,有16.7%的人自觉心理健康状况很差;另一项调查表明,30%的北京人自认有心理障碍。这种状况在学校中亦有明显表现。国家教委1989年的调查证实,在12.6万名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中小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已刻不容缓。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方兴未艾,任重而道远。这两项工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核心内容。无意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人格理论,在前人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格在意识与无意识冲突的激发与平衡中发展着。学校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就应要求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成绩、品德的方式,尽量减少焦虑等不利心态的出现,使学生时时体会到成就感,以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

无意识理论的发展,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可导致身体状况的变化,身体状况亦可影响心理状况。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只注重某一方面是不可能有好效果的。同时,发掘被压抑的无意识,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的重要方法。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最初就是为治疗神经症服务的,他通过对梦等无意识过程和内容的分析,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神经症状的病因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帮助患者摆脱了痛苦。

(三)无意识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无意识与思想道德之间存在默契,即道德主要是依靠习惯的力量来调节行为的,而习惯的心理学基础便是无意识。

无意识能够提供具体的思想道德内容,无意识本身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手段。首先,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积淀成学生的无意识,形成一定的道德知识、情感,导致学生的某种道德行为,这种积淀经过世代的传承,已成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其次,学生会接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将自己的一些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东西压抑成社会无意识,而自发地与当代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相吻合。第三,意识和无意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部分意识中的东西,例如学生接受的道德知识、思想准则、行为习惯等的教育,经过多次的强化,成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和一种道德模式,进入无意识内,对以后的心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无意识对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后一作用,即作为道德教育手段的无意识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创设健康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来完成。就学校而言,要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通过组织引导、舆论导向等,启动学生认同、模仿、从众、暗示等群体心理机制,使学生沐浴在健康向上的品德良好的气氛之中。荣格曾经讲过,有时候即使最好的意识教育也会被坏榜样的影响完全抵消。特别是教师,由于他们贴近学生生活,成为学生直接的效仿对象,因此,教师应该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形象、应处处以身作则,谨言慎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起一尊为人师表的形象。应重视集体的力量,特别是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力量。非正式群体是由于学生的归属需要,以个性、志趣、爱好、性别以及家庭住址等因素结成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对于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等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应多加引导,使之成为健康的群体。同时,家庭、社会、学校应通力合作,共同创造一个优化的环境,以利于形成、恐固和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此外,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可使学生获得鲜明的道德教育,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枯燥与教条倾向;还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例如社会实践等,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使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进入意识阈限内,积淀成无意识。

无意识对于教育的作用还表现在对教育观念的影响上。无意识理论强调早期生活在一生中的重要性,要求在进行早期教育时必须以教育对象的一生来设计,这与终身教育的思路是吻合的。利用无意识来进行教育是正常意识教育的一种必要补充,其目的在于克服意识教育的某些片面性和不适宜性,使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标签:;  ;  ;  

浅析无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_无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