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济南历下 250014
摘要:软土地基施工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质量和进度,体现着企业的技术形象。因此,作为相关技术工作者应提升对软土地区的加固处理的重视,使路基质量与施工要求相符合。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影响因素;处理措施
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施工地周围环境、自然天气、桥梁规格和等级、人为措施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是影响着软土基地的建设。所以,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认真勘测要点、实施合适的桩基技术并提高此技术、运用填土加载法等,这一系列措施等实现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软土基地施工技术,从而最终为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质量的提高添砖加瓦。
1 软土地基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
1.1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区别于常规的地基结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优势和特点:其含水量高,压缩性能好,土层强度相对低,并且土层间的空隙稍大。它基本数值包括,土层含水量一般以34~72%的区间内,塑限指数是13~30区间,孔隙比为1~1.9之间,其饱和程度均在 95% 以上。做好软土地基的施工,首先就应掌握和熟悉它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到施工之中,把它的优势真正的体现出来,以便发挥其最大的优势作用。施工中,为使道路桥梁工程基础结构的刚度与强度能够达到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加固手段,防止受负摩擦力作用的影响,发生桥台出现纵向推挤向河中方向的情况,最终使桥台结构下沉与受损严重的状况出现,一旦这些问题出现,就会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这也不利于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
1.2软土地基施工的难点
1.2.1渗透性弱
软土地基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区别就是其渗透性弱。比如,软土地基与黏土相比,软土地基的渗透系数要低于黏土的渗透系数很多,因此,软土地基的凝固速度与黏土的凝固速度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如果将黏土与软土混合到一起,再加上负载其上的桥梁本身重量因素,就很容易为道路桥梁埋下安全隐患。并且,由于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较弱,因此导致软土的排水性较差,如果道路桥梁施工工作在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开展,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投入使用后的沉降量会较大,会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安全性。
1.2.2含水量高
基于软土地基含水量一般保持在 34~72% 之间,正是由于数值较高,使土层结构处于流动的水体之上。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经常出现大量的淤泥,这对于道路桥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工程施工的期限被延长,施工的难度增加,而想要提升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就应该采取专业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
1.2.3压缩性强
一般来说,软土层属于半流体,与普通的土层相比,其所具备的压缩性更强,这就使得软土层的排水效能较差,这一特点对于道路桥梁的地基的稳定性有着严重的影响。如果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中还存在着松软的土层,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道路桥梁施工工作的难度,甚至会降低道路桥梁的整体的稳定性,影响投入使用后的道路桥梁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影响软土地基技术应用的因素
2.1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是软体地基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设计方案的设计与更改可以有效地针对性的解决软土地基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建设过程中的过渡缓和阶段,工程设计尤为重要。与道路建设相比,桥梁建设工程难度更大,因为它的悬空与跨度大。桥梁工程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土质,因而路基强度也不一样,如果需要建设和桥梁工程,就需要有过渡缓和阶段,这就决定了设计人员要非常重视工程设计,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工程规划与工程设计。
2.2施工环境和施工水平
施工环境也对软土基地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地方的不同土质性质决定了不同的软土基地施工技术,因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手法,所以一定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水平对软土基地技术有必然的影响。软土地基可以分为黏性地基和砂型地基,在砂型地基中需要用实压技术来强化地基内部物质,而黏性地基与砂型地基不同,黏性地基要用挤密技术来达到强化地基的效果。此外,若要确保施工质量,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控制施工水准从而及时调整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3 其他客观因素
桥梁的等级也会有影响,桥梁本身就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等级,所以不同的等级的桥梁其质量规定也会有所不同。软土基地的质量决定了整个桥梁的质量,所以软土基地技术在桥梁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在桥梁施工开始前,要评估软土地基,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预测的问题来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一旦道路桥梁建设在山区,因为山区地形不似平原,其地形崎岖不平,并且天气多变,这些也会影响软土基地技术的选择与实施,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得出施工地周围的环境会大大影响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的应用。
3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
3.1重物加载预压法
沉降不均匀是软土地基最为常见的问题,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可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相关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为了确保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可采用重物加载预压法。具体而言,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的时候,应提前了解软土地基施工场地,对软土地基的荷载重量进行精确计算,随后进行地基沉降工作,合理增加重物压力。需要注意,在采用重物加载预压法的时候,应对地基承载能力进行适当提升,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前着手道路桥梁路面路基沉降方法的制订,进而预防道路桥梁路面路基大范围沉降,确保人们出行正常。
3.2土地置换法
在实际施工中,常常会有路段存在软土地基质量不合格,在这些路段中有着大量的沼泽土、淤泥,若是处理不及时,就会给道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形成直接影响。相关人员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可采用土地置换法,在前期施工工作中,严格筛选与检查施工材料,确保采购的材料相关内容能够符合要求,如稳定性、强度、性能等,以促使软土地基承载力提升。在完成以上工作后,相关人员要更换原有土层中排水固结情况不良的土壤,选用质量优异、渗透性好的土壤,使软土地基能力得以保障,减少沉降情况的出现,确保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此外,在开展软土地基施工的时候,若是施工面积大,可采用其他材料,这样就能使软土地基硬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3排水固结法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排水困难属于是常见问题,遇到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采用排水固结法,通过选取适当的排水方式,进行堆载加荷,以促使道路桥梁工程整体承载力的提升,在选择排水方式的时候,应首先考虑真空预压法。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对排水固结系统及加载预压系统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这两个系统不发生冲突情况,能够在具体使用中充分排出水分,进而确保软土地基质量与要求相符合。另外,在施工前期的时候相关人员应认真研究道路桥梁工程,对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展开细致分析,进而结合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后续施工,旨在使工程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得以保障,从而使建成的道路桥梁稳定性更佳。
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出行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展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软土地基的问题,其所具有的危害性很大,给道路桥梁的沉降形成直接影响。故此,为了保证路基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工程负责人和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技术、方法来及时处理软土地基,重视软土地区的加固处理,从而保证后续工程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曾举凡.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22).
[2]李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7,19(12):38-39.
[3]段海松.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6,35(3):84-86.
论文作者:王成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土地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地基论文; 土层论文; 预压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