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传统教学则倾向于向学生讲解书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教育改革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迎来了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时期,强调个人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勇于实践和创新,使学生乐于研究,善于沟通与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一、转变教学理念,凸显主体地位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教师一讲到底、一包到底,教师的讲解分析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演示实验取代了学生自己操作的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成了看客。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物理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要想提高物理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得切实转变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物理教师,一定要消除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开手脚,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彰显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主要充当引领者、点拨者的角色。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同伴互助、合作交流中习得物理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积极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观点、见解,让他们在课堂中动起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要因材施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动员小组成员与其交流、沟通,鼓励他积极大胆的发言;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在实验时可以鼓励他积极参与实验,大胆尝试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真正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生要积极学习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
首先,初中生要掌握物理学科的发展史和基本的物理规律。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因此,要准确掌握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基本特点,深刻了解物理学科的范围和含义,了解物理现象、原理等等,掌握物理基本知识。其次,初中生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科学的物理认知体系,构建属于自己、发展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物理学习中,等效法、控制变量法等物理学习方法是物理学习中必需使用的方法,也是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再次,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学生要放松心情,端正学习态度,在日常的学习中发现物理的魅力,树立崇高的理想。最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还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物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从生活中的事物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以生活中的事物,来联系教材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同时它又可以对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从生活中的事物开始对物理进行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关注到现实当中的物理现象,又能帮助学生对世界能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和理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此外,教师不妨在教学的时候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学习。例如,在教学“光现象”一章内容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经常使用的镜子、玻璃杯、放大镜和眼镜,向学生展示光反射和折射的原理,以便学生能够理解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索兴趣,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四、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小组进行探究
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布置一些教学任务展开教学。通过学习任务的安排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得到锻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在物理课堂中,教师也应该善于通过一些具体的任务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同时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具备探究的欲望,也才能够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通过具体的任务安排,教师在任务的驱动下,需要注意将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物理中的一些知识进行一定的内化,理解物理知识的真正含义,这样的教学才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关于浮力的知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展开实验,首先以学生游泳时候的感受进行引入,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出浮力产生的原理。
五、在问题链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是人类大脑有意识地对外界事物的基本属性、内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直接和间接反映。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目标,初中物理科学思维可分为情景转换、现象分析、证据意识、质疑创新四个要素,并分别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水平。要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厘清初中物理科学思维的几个要素及水平划分,并以此为框架,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合理设计问题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的教学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你能举例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学生可能会举许多例子,并用实验证明,最后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要满足时代的需求,符合时代的特征,真正达到时代的本质性要求,同时还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其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文博.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32):86.
[2]林志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80+82.
[3]王崇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4):43.
论文作者:马鑫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论文; 核心论文; 初中论文; 学科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