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看数学概观_数学论文

由2000年高考数学试题特点谈数学总复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复习论文,数学试题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特别注重了考生能力、素质和深造潜能的考查,比过去的试题更加灵活、科学。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普遍感到人手有门,各层次的考生都可充分发挥。

1 试题特点

今年的数学试题能全面考查高中数学基础,减少了繁杂的计算,着重考查本学科中的重点内容。如试题中的文科第1题、文理科第4题、第5题、文科第8题,就考查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理科第19题、文科第20题、文理科第17题、第21题,考查了函数的最值、图像、解析式、定义域等,函数成为试题的主体。

试题结合基础知识考查了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考查数学方法的有配方法(文理第21题)、消元降幂法(文理第14题、理科第20题、文理第22题)、换元法(文理第7、20、22题)、穷举法(文理第6、13题)、待定系数法(文科第8题、文理第10题)、归纳法(文理第15题、文科第18题)。考查数学思想的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文科第20题、理科第19题、文理第21题)、数形结合思想(文理第4、5题、文科第8 题、理科第8题、文理第10、11、21题)、分类讨论思想(理科第19题、文科第20题、文理第21题)、化归与转化思想(文理第12、14、 15、16、22题、理科第20题)等。

试题加强了对知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如文理科第22题,以梯形为背景,将双曲线的概念、性质与坐标法、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离心率等知识融为一体,有很强的综合性。如文理科第6 题反映工资征税问题,文理科第21题与市场经济、农业生产联系,文理第13题的运动员比赛场次安排问题,使试题更加贴近生活,着重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读懂之后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不难。

试题提高了对考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设问新颖,增加思考量、控制计算量。如文科第

生应变能力的考察。如理科第20题,若能将不成等比数列的证明转化为其前三项不成等比的证明,则能使复杂的问题变的简单。文理第11题,只要将弦长计算迁移到通径计算,将使繁琐运算变的十分简便。只要学生具有敏捷的思维,便可赢得时间,既体现基础性,又体现综合性和创造性,考查了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试题区分度高,题目比较平稳,题型较为常规,没有高难题。选择填空题由易到难,在每一个解答题上都有明显的层次,使不同水平的考生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突出了高考的选拔作用,也给在校学生如何“减负”指引了正确方向。

由于试题强化基础,突出能力的考查,尤其对创造性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这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功能,也为高三复习的教师和学生指明了方向。

2 对高三总复习的几点建议

根据高考数学试题的方向和特点,笔者认为高考数学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 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复习计划

认真学习研究《数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真正理解大纲的指导思想、思考方法和教学要求。教师应当根据绝大多数考生的现有水平制定相应的复习方针和计划,力求使大多数考生都能通过复习,巩固已有知识、补充遗漏内容、消化不懂的东西,尽可能融汇贯通。对于少数拔尖学生和较差考生,主要是加强个别辅导,解决“吃不饱”和“吃不消”的两个极端,从而使全体考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和档次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挥、考生应当首先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应考能力,自己在教学大纲要求的那一档次,然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切不可盲目地、脱离实际地随大流复习,否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不仅浪费时间、事倍功半,甚至会陷入“该你得到的没得到,你得不到的却在瞎忙乎”的一种无效劳动状态。这其实就是许多考生年年苦读,一无所获的根本原因。

2.2 复习中必须以教材为本

在基础复习阶段,要以现行统一高中教材为主,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基本训练也要以课本习题为主要素材,这是因为数学课本具有思想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是最高水平的教科书。在高考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中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其用意是要引导师生重视基础,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近年来部分考生做错高考题中的选择填空题,自以为是粗心大意,解答题答不全得分少,认为是时间不够,总分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这实际上是个极大的误区,其真正原因在于轻视统编教材。考生不愿意下苦工夫进行课本知识的复习和训练,眼睛总盯住高水平,希望老师讲难题。好高骛远必须眼高手低,选择填空题答错并非粗心大意,实质上是似懂非懂甚至根本不懂,是对课本中的概念、原理、性质、法则、定理、公式等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从谈起。高考题的难易比例为:容易题30%,中等题50%,难题20%,只要能学会前面的80%即可得120分,再争取20 %的难题还能提高,何乐而不为呢?与此相关的是有些老师不贯彻教学大纲、不研究考试说明,偏离课本、另起炉灶,从其他不正当渠道引进五花八门的所谓高考复习资料,追求新、奇、特、高、难、偏的东西,搞题海战术,大运动量重复训练,迎合学生爱听难题的思想。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神乎其神,这样的复习,就老师而言是误人子弟;就学生而言是浪费青春。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国家统编教材是国内最科学、最先进、最准确的复习资料,任何其他单位另编的东西,都不可能超过教育部审定的统编教材。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坚决克服轻视教材,另找资料的高考顽症,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误区,恢复正常科学的复习道路。

2.3 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综合训练阶段注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由于在基础复习阶段,数学知识在考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条理、有顺序、有联系、支干分明的网络系统,综合训练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网络系统中找出有关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提高四大能力、笔者认为教师讲解例题或者学生作习题时,应按照如下四个步骤训练:(1 )解题时会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中获得确切信息;(2)从记忆系统中提取与题目有关的信息;(3)对双方提取的信息进行分检、组合、加工、转化,寻找知识的“衔接点”,确定解题方向;(4)在解题过程中,顺利完成推理与运算, 追求解题的快速、简捷、优美。长此以往,不断完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就会得到广泛应用,学生的数学能力、创新意识就会不断提高,数学复习就会走向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高考试题的特点,把握正确方向、打好数学基础、培养数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我们高考数学复习的着眼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失误、提高效率、获得成功。

标签:;  ;  ;  ;  

从200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看数学概观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