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不断的出现,建筑物的安全性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相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各类建筑物建设面积均大幅提升,建筑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全性是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基本保证,从设计到施工阶段都应作为工作的重点来看待。由于目前建筑的施工方法与手段较为成熟,因此,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考量决定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基调。本文从建筑结构在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考量出发,分析了安全性设计的必要性,同时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诸多手段。
一、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生活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美观性、实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其在建筑设计方案中的体现比重也越来越大。然而建筑物的安全性设计仍然是建筑物设计的首要因素。首先,建筑物的安全性是建筑物能否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建筑物中伴随着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建筑物的安全性也是人们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其次,建筑物设计中注重安全性是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有益导向,在当今各行业过分追求华丽和外观的氛围下,考虑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这类本质问题,有利于建筑设计外观与质量的双重保证。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当中也凸显出了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1.不重视抗震设计
我国对于结构抗震的真正重视应当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才正式开始,在那之前的结构设计对结构抗震的重视远不如其他因素。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视越来越高,国家对于结构抗震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抗震规范中对各个与抗震有关的因素都有明确的要求,总体上应当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然而从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上看来,不少建筑结构都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对于结构抗震的性能和相应的提高抗震能力措施的重视依然不够。
2.设计人员技能素质不高
设计人员的技能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设计人员从业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或设计人员的技能水平仍有待磨练。建筑行业虽然是老牌行业,但近年来也发展较快,各种新的技术和理念层出不穷,不少从业人员对新理念和技术的思想重视不足,接受度较低,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由于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不少设计人员工作时间不足,设计经验不够,容易在设计过程中犯错误,出现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且不少设计人员过分注重建筑外观,而对建筑的安全性等质量因素重视程度不够,这都给建筑物结构设计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3.抗震设计考虑不足
抗震性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着严格的规定。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地震,如汶川、玉树等地的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建筑物损毁,说明我国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水平仍有很大欠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考虑严重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设计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其作为建筑设计指标仅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落实。同时,设计时没有因地制宜,未考虑建筑地点的地震频率和地震强度,造成设计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偷工减料的现象日益严重,这是主要是由于建筑商为了使利益获取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压缩建筑成本,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偷工减料,例如,将建筑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钢筋选用直径较细的替代品、混凝土用次品代替、地基深度不够等。上述现象也反映了现今消费者在消费时只注重外观,而对内里质量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这种设计中的偷工减料会对建筑的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是一种主观的、十分恶劣的欺骗行为。
5.设计过程中过分抠钢材含量
建工工程总体上还是一个投资的项目,很多开发商为了能够节省成本而对建筑材料过分节省,对结构配筋率的要求太低,甚至在施工过程中还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建筑安全和抗震的要求,这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方法
1.严格遵守设计规范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行业的规范都有明确的界定,各建筑商和从业人员需要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部门应该强制各单位执行,并对违反者进行严厉地处罚。相关部门应对报请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地评估,对不合格者勒令修改;同时加大查处力度,对已经建成的不合格建筑限期整改甚至拆除;对于违反设计规范的建筑商进行处罚或取消其建筑资格,对于违反的设计人员则让其重新学习设计规范。
2.提高设计人员技能水平
在遵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设计人员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对于建筑行业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和理念,要积极地学习和探索,不能固步自封,走自己的老路。同时,建筑单位应该做好设计人员的培养工作,应该定期组织设计人员学习成熟的、新颖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应用实例,及时提供行业前沿信息。
3.加强质量意识
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将自己的技能水平、设计理念和实际需求融会贯通。设计理念是建造出高艺术价值建筑的基础,也是建造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筑的基石。设计人员要时刻不忘建筑设计安全,加强质量意识,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抗震性、安全性等质量指标,严把建筑设计质量关。
4、强化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设计人员是建筑设计活动的主题,从业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和对建筑安全的责任意识。在设计工作中,应当从建筑结构的实际要求出发,仔细分析建筑规范的要求,每一个建筑构件和整体的建筑性能都应当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工作时,要善于分析和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对于不清楚的方面要积极向有经验的设计师请教,不要肆意而为,应当对工作负责。同时,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还应当大胆创新,将新的技术材料应用到设计工作中去,用技术和材料的进步来推动建筑安全的发展。很多新材料的应用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低工程造价,提高建筑结构的性能。
5、提高结构设计的安全储备
由于国家对于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视不断加强,很多相关规范都在不断更新,相关要求也在不断健全。这些规范是应当与时俱进的,要对建筑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提高有更好地指导和促进作用,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范中与建筑结构安全关系比较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标准值和材料的强度系数与荷载分项系数。其中,材料的强度系数的作用是用来降低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由此得到构件的承载力水平。而荷载的分项系数是用于放大结构荷载的标准值的,由此得到荷载对构件的作用力的大小。在标准荷载不变的前提下,这两个参数直接表明了构件的安全性能。在使用可靠度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时,这两项指标可用来判定其可靠指标的大小,从而得到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在设计时,应当重视这些参数,将建筑结构的安全储备保证在满足规范要求的范围。
四、结语
安全性问题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随着设计人员自身水平的提升、社会对建筑安全问题关注的增多、相关部门对建筑设计方案安全性评估的加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将会大幅提升。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的涌现,将会造就一批批外观与安全性并重的建筑,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美观与质量的双赢,这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223.
[2]刘胜.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64-65.
[3]马树然,主宝皆.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具体方法研究[J].科技传播,2014(4):68-70.
论文作者:陈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性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