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是一个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别突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目前,中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全国70%的人口住在农村,城市化程度仅为30%左右;农村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约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47.4%,而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9%和社会劳动力总数的24.4%。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14.0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15%。20年前的农业体制改革伴随了农民非组织化过程,现在加入各类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比例不到3%。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积累能力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农业现代化,其目标和路线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会有区别。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农业现代化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农业进步的历史过程,由传统的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产业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创造很高的综合生产力,同时关注资源生态保育,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中国人喜欢说“中国特色……”,那末,“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究竟表现在哪里?我们认为,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的农业现代化,顾名思义,其衡量标准——技术先进性、产业关联程度、开放性、信息化、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人口变成少数等等是一样的,以富裕、文明为标志的现代性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中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应当是相同的:①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状况;②保障粮食安全,消除贫困;③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消除二元结构。所谓“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中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和具体道路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有差异,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1.中国是在小农户家庭经营(户均耕地不到半公顷)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人少地多的国家,是在扩大农场土地规模的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首先表现为劳动替代型现代化。这类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实现了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农民变成少数,适合实行专业化大农场经营,在这样的条件下实施农业现代化较为容易。中国人多地少,农民占多数,近期内没有条件普遍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只能在不改变小农户承包经营的前提下,以生物技术和集约经营来进行土地替代,在区域化种植、集约化养殖、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2.中国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实施农业现代化,市场发展不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体制的残留尤其是流通领域的部门垄断还在起作用。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已有很长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它们实施农业现代化时已有充分发育的市场环境,农民普遍参加合作社,各种行业协会相当发达。相比之下,中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伴随工作量很大,难度很大,相关成本可能较高。
3.中国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它和小城镇建设同行。这场产业革命将农业现代化、农业新的技术革命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融为一体,从整体上变革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进步。新的农业技术革命通过(主要是)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明和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成为农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源泉。农业产业化经营则为农业现代化和新的农业技术革命提供了有效的组织载体和微观制度保证,使农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变成内生变量,从而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加速器”。同时,小城镇建设会直接带动和促进农村综合发展、产业集中化、企业化和社会化,为农民离开土地、实现非农化转移提供现实途径。
4.中国农业现代化模式将更具多样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生产类型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各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模式将是多种多样,并且必将经历区域专业化分工的漫长过程。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带(区域)和专业化大农场,为实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较为同一的微观基础和便捷的途径。相比之下,中国实施农业现代化要复杂、艰巨得多,须因地制宜,多种选择。
5.中国农户积累能力低,必然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服务需由政府投资外,农户的农业现代化有赖于农民自己提供积累。但是,中国农户固定资产微薄,积累极为有限,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放慢,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消费差距又重新拉大(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总队:《1998~1999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则城乡居民收入(不考虑物价因素)之比,1978年为2.56∶1;1982年最低,为1.82∶1;1994年最高,为2.86∶1;1999年又回到改革初期的水平,为2.65∶1。农村居民消费占各指标比重,于80年代中期达到一个峰值,以后逐年下降(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总队:《1998~1999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一旦农民增加收入,农民的收入除了用于常年再生产外,消费还会明显增加,尤其是现代消费品和非谷物食品消费。因而,指望农户拿出很多钱来投入农业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农业现代化所需资金主要靠乡镇工业提供积累,也需政府财政支持。
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因素的制约,然而,它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再强调两点:
第一,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很长的非均衡发展过程。在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意味着根本改变农民占多数的局面,逐步把农业人口变成少数,譬如在21世纪50年代以前把农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降低到20%以下,每年需要减少0.5~0.8个百分点,这并非易事。同样,若将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比2.65∶1调整为1∶0.8(即韩国目前的水平),也需要付出很长时期的努力。这个过程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农村工业化及其它非农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其次取决于农业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的速度和规模。有的地方给“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定不切实际的时间表,显然低估了它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非均衡渐进性。而且,规定时间表无异于纳入政绩考核的范围,有可能带来负面后果。
第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产业不断进步的过程。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和水平是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进步而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或者说,不同时期对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同的要求,并不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同样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20世纪70年代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与现在的理解显然不能同日而语。把农业现代化这一动态过程等同于某个时点上的现代化水平,就未免形而上学了。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须分地区分阶段实施
为了正确把握和实施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对我国传统农业改造的程度和改造的内外环境做出基本判断。中国农业经过近几十年来以现代化为取向改革与发展,从总体上看,现在我国的农业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农业,也够不上现代农业,而是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中的过渡性农业。这种过渡性表现为:①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较早探索和开始实施农业现代化,一批县(市)正在进行全县域的农业现代化试验,但广大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或农业中的传统要素比重仍然很大。②现代生产资料如工业性能源、动力机械、新式农具、化肥、农膜、良种良法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同时,农业中的传统要素和传统的组织方式也还继续使用,尤其在中西部地区更是如此。③比较现代化的大型农场和产加销一体化企业为数甚少,农业生产的还是大量的初级产品,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规模过小的农户经营占压倒多数,而且近期没有条件改变。④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业劳动力较早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但从全国看,农业人口仍然过多,三个农民供应一个市民需求的格局仍未改变。这是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种过渡性农业的最大特点是不同类型的地区农业生产现代要素投入和生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其最大弱点是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缺乏竞争力。
从表1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中有些现代要素如机械动力、化肥的投入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水平有明显差异,以全国平均水平为1,沿海县份有6项指标大于1,有3项指数小于1;粮食基地县除棉花单产外,有8项指标大于1,这表明资源配置的粮食生产倾斜;贫困县除粮食播种面积比例外,8项指标都小于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业过渡性特征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业改造程度不同,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同步,只能分地区分阶段实施。因此,中央提出“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和需要才能发生。根据一些农业现代化试验县的实践,这些条件是:①现代工业尤其是支农产业比较发达,不再汲取农业剩余,已经转向“以工支农”,能够为农业提供农民买得起、用得起的现代生产资料,例如农业机械和有效的技术服务。②农村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大量农业劳动力已经转移出去,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农业用工成本攀升,产生了以现代要素替代劳动力的需求(农户承包地有偿转让使土地适当集中成为可能),而且这种替代在经济上是划算的。③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急需靠科技进步改造产品结构和优化品质结构,这种技术替代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出率,增强市场竞争力。④当地多数农户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具有为实施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的能力,干部和农民整体素质比较高,有能力理解和实施农业现代化。⑤具有良好的宏观环境保证,例如:自由购销(不存在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闭)的流通体制;出现了一大批专业户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只有具备了上述条件和需求,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才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的地方设计了一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指标,所谓“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其综合指标评分应当超过75%,而“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其综合指标评分应当达到或超过90%。这里,“基本”和“全面”仅是在某个时点上所达到的现代化水平。此后,还会有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例如普遍应用高新技术设施化、自动化的现代化阶段。
如果按照现在设计的农业现代化标准排序,那末,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将是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有条件的地方;随后是中部地带条件较好的县(市);最后是西部地区县份,在那里,由于禀赋条件所决定,传统农业或农业中的传统要素将长期存在,除非国家和地方具备了根本改造当地条件的综合能力。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战略和技术路线
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我们主张广义地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实施多元拓展、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战略,采行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
(一)实施战略
1.农村综合发展,农业集约经营,广辟就业门路。中国的最大问题和最大劣势是农民太多,耕地太少,农村资金短缺,就业机会难得。据多家研究,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最保守的估计为1.2亿至1.5亿,乡村实有劳动力每年增加约500万左右。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外是加速农村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和加深农业集约经营。
表1
不同类型区要素投入量和种植业生产水平
全国平均 沿海开放县份
商品粮基地县 贫困县份
指标(单位)
────── ──────
────── ──────
1990年 1998年
1990年 1998年
1990年
1998年 1990年 1998年
农业机械总动力
(千瓦特/人)0.32
0.49
0.41 0.57
0.33
0.54
0.19 0.31
万人平均有效灌溉
面积(公顷) 529.11 568. 522.8 494.9 585.3
619.5 345.4
390.5
单位播种面积化肥
用量(公斤/公顷)174.59 262.39257.3 364.5 194.02 291.44110.70 189.93
人均用电量
(千瓦时/人)94.26 222.06 201.43 590.93 106.7
226.23 35.6
73.8
粮食播种面积比重
(%)
76.48 730.8 74.57
70.0178.89
75.74 79.01 76.18
人均粮食产量
(公斤/人) 498.09 557.09479.79 504.95
651.66 760.65
371.71 468.35
粮食单产(吨/公顷) 3.954.5
4.9 5.75 4.645.54
2.823.54
棉花单产(吨/公顷) 0.811.01 0.831.10 0.770.91
0.700.90
油料单产(吨/公顷) 1.484.79
2.14 2.43
1.661.82
1.10 1.30
资料来源:汪三贵博士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等有关数据整理。
大家知道,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国家工业化第一阶段结束(1953~1989年),国家从农村汲取工业化资金约7000多亿元,约占农业新创造价值的1/5,超过当时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学术界公认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工业化步入中期发展阶段,但是城乡资金流动格局并未随之改变。1990~1998年期间,通过财政和金融两个渠道,农村资金净流出多达14021.2亿元。按照同期农村非农产业每个就业岗位所需要资金的标准计算,这么多的资金流出,等于农村被剥夺了很多就业岗位。而农村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综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广辟就业门路,必须改变城乡资金互动偏向。从现在起,开始实行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城乡(工农)关系政策,即城乡资金互动平衡政策,每年通过财政支农和金融渠道返回从农村中抽取的资金数量,做到城乡资金互动大体持平,经济发达地区要实行“以工哺农”政策。从“十五”计划起,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财政、信贷和投资政策应向欠发达的农村区域倾斜。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事业,使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民,不要用于乡镇工业建设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2000年4月,朱镕基总理在江苏视察工作时就此做了很好的说明。与此同时,要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业、饲料工业和部分食品工业转移到农区市镇,其它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尽量放在农村乡镇,使其尽可能接近原料集中产区,以最终制成品供应城市和对外贸易。
农业集约经营,不光是发展高价值种植业和养殖业,而且要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由提供初级产品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增值,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按照这样的政策安排,连同发展小城镇,中国将能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减少农民人数和比重。这应当是21世纪前半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
2.变革农业的组织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组织化。20年前,农业改革建立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以分散的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不过是改造了集体经济的遗产,仍然是以提供初级产品为主的产品农业组织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实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采行产业一体化组织战略,塑造崭新的产业组织结构,由以农户为主的小农组织结构转变为“公司+合作社+专业户”的产业化组织结构。这种产业化组织结构的突出特点是经营管理企业化,各类农业企业如种植场、养殖场、农产品加工、储运和销售企业,将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运作的中枢、营运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各种行业协会和产加销联席会议等行业组织相当发达,商品生产专业户普遍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类市场主体高度组织化的结果是,在农业产业内部和涉农领域形成平衡的组织结构,从而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现在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业产业组织化尤其是农民组织化的专门政策,国家颁布有关的法律法规。这种决策行为滞后影响农业产业组织化和农民组织化。
3.要树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全球化大流通概念,采行开放发展战略。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封锁,取消部门垄断,加速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带),例如,以黑龙江省为主的大豆带,以吉林省为主的玉米带,以中原华北平原为主的冬麦带,以安徽省阜阳地区、河南周口地区、江苏淮阴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吉林省西部为主的肉牛生产基地,等等。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适当压缩粮食生产,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广大农区要加速种子现代化,加强以良种为中心的技术服务工作。在农业劳动力多数已经实现非农转移,务农不再是主要收入和主要生活来源的地方,要创造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民离开(放弃)土地,以发展企业化规模经营。
要突破“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思维定式,把视角转向全球化大流通,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以自己的优势产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进口国外优质廉价产品,促进国际间要素流转,利用包括土地、种质、技术在内的国外优势资源来弥补本国资源之不足,争得尽量多的比较利益。粮食安全乃至整个农业安全,说到底是能力安全,我国应当着重培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我们赞同把粮食安全放在农政之首,但是采行开放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拓展国际交换,要比完全依赖国内自给自足更能分散不安全和风险。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迄今为止,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政策一直是追求农业增长,忽略了资源保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甚至实行过掠夺经营,导致资源危机和生态恶化。中国在实施农业现代化中,切忌急功近利和种种形式主义行为;要反思别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量使用石油产品、化肥、农药等造成的负面影响,要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农业的宝贵遗产,使其与现代要素相结合,赋其以全新的内涵,谋求生态资源存量的非减和永续利用。要扬弃所谓“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哲学观念,学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生态资源和谐发展,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永续关系,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政府正以很大代价拨出补助资金和粮食,支持各地区退耕还草、还林、还湖,治理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试图恢复良性循环。
(二)技术路线
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采行高就业和低成本的技术路线,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土地替代和劳动替代相结合。近期以土地替代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举、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1.高就业。实现高就业要靠两条:一是靠劳动与技术结合,深化农业集约经营,利用给定资源和劳动力,发展高价值种养产业和优势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边际产出率,创造尽量高附加值。二是靠农村综合发展,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扩大就业机会,逐步转移劳动力。在中国,任何排斥劳动力的路线都是不可取的,只能广辟就业门路,逐步减少农业人口。
2.低成本。实现低成本,办法有很多。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其它公共物品提供,要靠政府投资,不应向农民摊派统筹。②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应当作为公益性事业,主要由政府组织和提供公共投资,让农民免费或低偿采用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在这个方面不加区别地推行市场化、商品化,必然会推动农业成本上升,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③对低收入农民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如良种、化肥、农药、机具给予直接补贴,并控制这些投入品的价格,如规定最高限价。④对农民转产、退耕还草、还林、还湖实行扶持政策,给予受损补贴或支持性补助。如此等等。在中国,以高成本的技术路线来推行农业现代化是没有前途的。
高就业、低成本路线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本。资本、技术、贸易和制度创新都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和长期起作用的是人力资本。实施高就业、低成本路线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本,多渠道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和训练,提高农民选择就业机会和掌握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政府一方面应当实行城乡协调发展政策,帮助农民广辟就业门路,同时增加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更新观念、增进知识和技能的投入。唯有那些富有开放、开拓、创新奋进精神和现代知识、技能的劳动力,方能有效地掌握运用先进技术和先进高效率的营运,创造新的生产力,实现新的价值增殖。我们的思维要突破“资源有限”的束缚,下大功夫开发人力资本。这是中国成功地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四、实施农业现代化,政府应当做什么
近来,我国在加入WTO的讨论中举出了中国农业存在诸多方面的不适应,但其中最大和根本性的不适应是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业管理体制。为了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高效率地实施农业现代化,很需要政府的观念和行为现代化,涉农企业家的观念和行为现代化,界定政府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
(一)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农业服务
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市场,也没有万能的政府。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互补,各自在其适宜领域内发挥作用,方能保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必须明确,各类公司企业、乡镇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农场等是市场主体,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器不是市场主体,而是立法执法主体、行政管理主体、宏观调控者主体和服务者主体,不能错位。在市场经济环境里,政府主要通过政策和法律法规及其它公共资源,对农业要做好五件事:①在国民经济全局中为农业准确定位;②调控市场,保证主要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③提供农业所需的公共物品,包括基础设施和科技等公益性服务;④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⑤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与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商品和要素交易领域,主要靠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凡是市场能够完成的职能,政府都不必介入(注:厉为民:《中外政府农业行政管理模式比较研究》,见牛若峰(主编):《中国农业的变革与发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政府要学会运用市场、合作经济组织、公司、企业及其它产业组织去调节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要直接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是为农业、农民提供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物品,着力做好市场信息和购销服务,科技和教育服务。当前特别要做好农产品购销服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开拓市场、找销路。
(二)构建全国统一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要加快流通体制深化改革和规范化国内统一市场建设。①建设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产地市场和销售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以及各类直销市场网络成型,各种产品和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正常有效地流通,没有部门垄断,没有地区封锁,并与国际市场接轨。②形成健全的市场法律法规,全国有统一的母法,地方和各类市场在统一母法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细法,并有统一的商品分级检验标准,统一的商品销售规程,统一的市场管理制度,保证一切区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无阻地进行公平交易,使交易行为依法有序进行。③建成健全的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国家和地方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统一的税制和以市场为取向的价格形成机制。④建成发达高效的信息网络,保证市场信息通达、真实、传递快速和发布及时。⑤大力发展农民联合自助组织,如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给予名副其实的法人资格,要给有能力的合作企业和其它民营农业企业以直接出口权,使它们都能按市场规范参与市场交易,合理分享市场利益。对此,国家要给予相应的法律保障。
(三)改革农业宏观管理体制,构建国内农业保护和支持系统
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我国长期对农业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多部门分割管理体制,农业部基本上是初级产品生产技术部门,只管生产,不管流通,中间环节多,办事效率低,交往成本高,农民利益流失多,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尽快加以改革。其方向是对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环节的管理,进行资产、职能、机构精简重组,变成农业食品经济部,对农业产业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管理,包括对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收购的管理,粮食储备和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等等。山东省一些县(市)和广东省顺德市等行政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符合农业发展新战略的要求,也便于与国际接轨,将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充分利用WTO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有利条款和绿箱政策,构建农业保护和支持系统,对本国农业实施行得通的保护和有力支持,将可能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争得尽量多的比较利益。
(四)增加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公共投资,振兴农业科技事业
“科教兴农”必先兴科技。有资料表明,外国政府对农业科学研究投资相当于其农业GDP的比例,早在80年代中期就达到1.5%~2.0%,中国现在不过占0.2%,大大低于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据黄季焜最新研究测算,1985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呈下降趋势,且进入90年代以来的降幅较大。1996年,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数(2.37%)的1/10,也不到30个最低收入国家简单平均数(0.65%)的1/3。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必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科技事业的投入。从“十五”计划起,应将政府对农业科研的公共投资逐步增加到占农业GDP的0.7%至1.5%,另外,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要逐步达到相当于对农业科研投资的2~2.5倍。
近些年来不恰当地宣扬扩大市场化、商品化的范围,不加区别地提倡面向市场,将农业科研院所许多人引向创收挣钱,以求生存,因而现存的科学研究多有短期行为,重当前,轻长远,急功近利,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被削弱。缺乏技术储备,尤其是农民急需的专用优质品种更为缺乏。品质育种事业急待加强。由于农业的特点所决定,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中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绝大部分是自然科学研究,也有少量的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从总体上说,大部分属于社会公益性科学研究,大多不能直接面向市场,也没有能力面向市场,应当区别对待。农业科研体制要以市场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例如农作物、畜牧业和水产业领域宜按产业或产品为主体进行力量重组,建立若干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构建“科教企”技术创新体系。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宜按自然区域类型设置,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重点。
(五)推进农村综合发展,改变二元结构
众所周知,中国是在没有完成常规的产业革命的情况下步入农村现代化,融入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这无论对于中国农民还是企业和政府都是艰难的跳跃。这样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单靠农业是承担不了的,而要靠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与发展将农村融入现代发展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要全面落实“十五”计划任务,实施农村综合发展计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从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由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四个现代化论文; 三农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